可斋杂稿
宋代诗文别集。54卷。李曾伯著。该集《自序》称其《杂稿》编于淳祐十二年(1252),《续稿》前编成于宝祐二年(1254),《续稿》后编成于宝祐二年至景定二年(1261)。其子杓尝汇刻三稿。荆州湖北仓使刘籈重刻。今传《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续稿》后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称“集中多奏疏表状之文,大抵深明时势,究悉物情,多可以见诸施用,惟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人牙慧”。诗歌颇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丁亥记蜀百韵》叙蜀地抗外侮史事,气魄宏伟,言词恳切,充满爱国热情。《登河山万里楼》以“收揽河山入此楼,几年蚡冒古荆州。目穷夕照西沉坠,心到寒江东尽头。历历雄图史南北,纷纷遗恨晋春秋”的诗句,抒写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寄慨遥深。有《避暑赋》一篇,述炎暑的酷热,比喻酷吏的可畏,最后以“存乎我之夜气兮,听夫物之秋声”作结,表现了反对苛政的愿望。词多长调,不作绮艳语,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颇受辛弃疾的影响。
目录
可斋杂稿
提要 原序 可斋杂稿卷一 可斋杂稿卷二 可斋杂稿卷三 可斋杂稿卷四 可斋杂稿卷五 可斋杂稿卷六 可斋杂稿卷七 可斋杂稿卷八 可斋杂稿卷九 可斋杂稿卷十 可斋杂稿卷十一 可斋杂稿卷十二 可斋杂稿卷十三 可斋杂稿卷十四 可斋杂稿卷十五 可斋杂稿卷十六 可斋杂稿卷十七 可斋杂稿卷十八 可斋杂稿卷十九 可斋杂稿卷二十 可斋杂稿卷二十一 可斋杂稿卷二十二 可斋杂稿卷二十三 可斋杂稿卷二十四 可斋杂稿卷二十五 可斋杂稿卷二十六 可斋杂稿卷二十七 可斋杂稿卷二十八 可斋杂稿卷二十九 可斋杂稿卷三十 可斋杂稿卷三十一 可斋杂稿卷三十二 可斋杂稿卷三十三 可斋杂稿卷三十四
可斋续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