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拿的未婚妻
德国剧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创作的一部仿古命运悲剧。 1801 年春,席勒打算创作一部模仿古希腊悲剧的剧本,因身体原因和其他创作计划的干扰,一直未能动笔。在歌德的催促下,他于 1802 年 8 月底开始创作《墨西拿的未婚妻》,并于 1803 年 2 月 1 日完成。 墨西拿国王梦到即将出生的女儿是不祥之物,会导致两个儿子兄弟阋墙,全家毁灭,于是决定将其杀死,但母亲救下了女儿,将她送到修道院。十八年后,国王的两个儿子唐・曼努埃尔和唐・凯撒性格迥异,矛盾不断。母亲伊萨贝拉试图让他们和好。此时,他们得知还有一个妹妹贝亚特丽丝,而贝亚特丽丝此前已与曼努埃尔相爱,凯撒也对她一见钟情。兄弟俩都把贝亚特丽丝视为未婚妻,凯撒误会曼努埃尔横刀夺爱,刺死了哥哥,得知真相后,凯撒后悔不已,决心自裁。 这是席勒的一次新戏剧试验,他采用韵文写作,并借鉴古希腊悲剧的模式,引入合唱队。合唱队分成两组,分别作为两兄弟的扈从,根据剧情发展发表观点、抒发情感,起到了类似旁白的作用,既对剧情进行评论,又将悲剧与现实世界相隔绝,营造出理想的诗意氛围。 席勒希望通过《墨西拿的未婚妻》与古希腊悲剧诗人展开竞赛,试验古希腊悲剧中合唱队的戏剧效果,他认为这有助于使德国观众接受这种陌生的剧型,推动戏剧艺术达到完美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