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机器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文学评论集,全书以跨学科视角探讨文学创作机制,结合科学、哲学及社会学维度解析文本生成逻辑。收录的四十余篇随笔涵盖小说结构分析、语言实验、文学与政治关系等议题,提出“文学机器”概念,隐喻文学创作如同整合美学、哲学等学科零件的动态系统。书中《控制论与幽灵》借技术逻辑解构叙事机制,《谈傅立叶》三部曲以乌托邦理论重构社会欲望书写,同时批判性梳理意大利文学流派,界定奇幻、色情等体裁边界。作者通过切换读者、作者、评论家等多重身份视角,构建关于文学可能性的生态系统模型,强调文学在技术迭代中持续演化的生命力。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狮子的骨髓 小说中的自然与历史 物质世界的海洋 当今意大利小说的三个流派 帕韦塞:存在与创作 两位身处危机的作家之间的对话 意想不到的“美好年代” “垮掉的一代”与“体制” 挑战迷宫 作为对立面的工人阶级 不再讲废话 意大利语,各种语言之一 反语言 维托里尼:计划与文学 哲学与文学 领域的界定:滑稽 为谁创作?(假想的书架) 控制论与幽灵(关于作为组合式过程的叙事文学的笔记) 与月亮的关系 两个关于科学和文学的采访 作为欲望表现的文学(针对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 痉挛的机器 颠倒的世界 领域的界定:色情(性与笑) 领域的界定:奇幻 如表演一样的小说 谈傅立叶(其一):爱的社会 谈傅立叶(其二):愿望的整理者 谈傅立叶(其三):告别词,乌托邦的尘埃 极端主义 考古学家的目光 《约婚夫妇》:力量关系的小说 一个创建读者群的计划 城市里的神祇 政治对文学的正确和错误应用 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笔(论索尔·斯坦伯格[126]的绘画作品) 格劳乔的雪茄 粗口 关于政治语言的注解 文学中现实的层次 作者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