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君村 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洛中偶作 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春宫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曲江早秋 二年作。

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

独信马蹄行,曲江池四畔。

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方喜炎燠销,复嗟时节换。

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

人寿七十稀,七十新过半。

且当对酒笑,勿起临风叹。

曲江感秋 五年作。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

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

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绿水红莲一朵

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

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

其诗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

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

酬长句

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

三杯嵬峨忘机客,百衲头陀任运僧。

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

漆匣镜明头尽白,铜瓶水冷齿先知。

光阴纵惜留难住,官职虽荣得已迟。

老去相逢无别计,强开笑口展愁眉。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

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

昔征从典午,今出自承明。

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

还乘小

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

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齐梁格。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

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页次:(378/403)
<< < 377 378 3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