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曾逢原待制真赞
冠冕道德,被服文武。所临有声,最宜荆楚。果于去恶,发奸破柱。
为国金汤,折冲尊俎。广平南海,乖崖西蜀。如雪中春,和而严肃。
名闻乳儿,威被草木。能作丰年,茂我百谷。笔下烟云,胸次丘壑。
风流馀韵,与世酬酢。至于谈禅,气压诸衲。戏以法界,玩于掌握。
补衮之线,调鼎之手。笑而不言,置之怀袖。咨尔邦民,再拜稽首。
潭非久留,归相明后。
次韵太学茂千之
君诗清绝若冰壶,读之六月失烦暑。我虽好吟无逸才,空有千篇俗于土。
料君肺肠饱清秋,驭风骑气无何游。投毫欲和先噪吻,诗源悭涩劳披搜。
吾庐题者遍今古,今古当以君为优。我今即死且无愧,先生未识真吾羞。
页次:(82/82)
< 上一页
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