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次韵周达道运句二首 其二
朱门连大藩,知是故人宅。登门一笑欢,忘其身是客。
丛林断岸西,聚落一水隔。欲知往来数,鸡犬亦相识。
人情改朝夕,世议苦迫窄。公辈月轮高,不涴浊流色。
拨书卧清晓,井汲闻馀滴。职严宾谒少,境静意自适。
嗟余眷闾里,边风马嘶北。公贤义当亲,此外吾何择。
瘴痾苏昼簟,小寝喧鼻息。梦惊哦公诗,清欢洗岑寂。
次韵见赠
已甘老死长松下,赏音乃有如公者。谬当大匠许才能,名器从来岂容假。
但欣一笑说江乡,意气平生要倾泻。先生之诗自豪放,寒陋心知鄙东野。
此篇粹然有精思,百锻良金方出冶。汗颜缩手置袖间,对公谁敢言骚雅。
自怜华发住江村,地偏心远过从寡。茆檐扪虱鸟声寂,故絮悬鹑成磊苴。
右耳已从前月聋,更欲忘言到瘖哑。多生垢习磨未尽,公诗又欲临窗写。
何当看公醉岸帻,约束万象闲挥洒。眼寒独立梁宋郊,一尾追风睇奔马。
读罢新诗发长叹,春色惊回阿练若。浪秃宣毫和不成,自笑才悭真注瓦。
和堪维那移居
世路惊风波,山林知岁寒。君看争夺中,忽觉深渺漫。
归来湘西寺,兀坐依蒲团。摩挲折脚铛,规以稳处安。
湘山亦多态,扶杖时游观。偶逢林下人,班草一笑欢。
霜风水痕落,岁月难遮拦。但觉颔髭白,不复知岁残。
堪公故园旧,义胆见急难。相逢开肺怀,倾倒无馀殚。
所居隔聚落,日喜成媻媻。作诗誇我贤,宁知如玉冠。
遂分湘山翠,茅檐相对看。往事都莫理,有求真祸端。
饭罢口挂壁,□□发长叹。暮寒因有雪,炉暖且檀栾。
永嘉真觉大师真赞
情根无功,意识无作。现量圆成,见闻知觉。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谷风怒号,大地依止。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曹溪挝之,闻者僵仆。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精严之行,清如玉冰。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晚乃觉之,如手安然。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云门匡真禅师画像赞二首
见流滔天,公峙如山。壁立万仞,捍其狂澜。可望而却,不可览攀。
犀颅虎眸,美髯绕颊。云辞电机,霹雳为舌。邪宗堕倾,魔胆破裂。
须臾清明,光风霁月。丛林驴骡,蹴踏龙象。不可系羁,逸气迈往。
我不得济,大地是浪。忽然现前,清机历掌。阿罗汉有,三毒捺落。
迦没把柄,咄哉黄面。浙子一生,吃著不尽。
次韵彭子长刘园见花
我昔海山度寒食,虽有花看非故园。今年寒食花又见,已在故园疑梦魂。
虚弦丧气念前痛,瘴面敢辞增唾痕。此生流落坐旷达,晚悔坦率加辛勤。
觉城老子天乞我,人品秀拔高摩云。定应分身在绛阙,想见佩珰裙褶纁。
君看翰墨吐秀句,绿杨春重含朝暾。袖中功名未暇探,且复行乐追幽欣。
陋邦忽见洛阳面,为谁扶头清露翻。残春风日太醇酽,发妆初罢争迎门。
丰肌忍调獭髓医,笑涡尚初红朝温。谪仙点笔风雨疾,少陵眼寒烟雾昏。
公独寓之一戏耳,宁用解语方佐尊。夜深秉烛花不睡,饮到落月窥金盆。
情钟耳热意一折,赋诗绕纸风雷奔。诗成我读辄起舞,自忘首秃衣绁袢。
泠然驭风欲仙去,引手便觉天可扪。归来僵卧数屋角,万象困顿天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