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巴川衲子求诗

水西南台底气象,绿疏青琐湘江上。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

食菜羹示何道士

穷冬海道绝,瘴雨晴墟里。何以知岁丰,未卯炊烟起。

先生清梦回,科髻方隐几。獠奴拾堕薪,发爨羹藷米。

饱霜阔叶菘,近水繁花荠。都卢深注汤,米烂菜自美。

椎门醉道士,一笑欲染指。诫勿加酸咸,云恐坏至味。

分尝果超绝,玉糁那可比。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

毕生啜此羹,自可老儋耳。录以寄徐闻,阿同应笑喜。

京师上元观驾二首 其一

及时膏雨已阑珊,黄道新泥晓未乾。白面郎敲金镫过,红妆人揭绣帘看。

管弦叫月宣和气,灯火烧空夺暮寒。咫尺凤楼开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 远浦归帆

东风忽作羊角转,坐看波面纤罗卷。日脚明边白岛横,江势吞空客帆远。

倚栏心绪风丝乱,苍茫初见疑凫雁。渐觉危樯隐映来,此时增损凭诗眼。

大风雪中迪吉老寻余钟山二首 其二

万事信缘安乐法,一身随分实头禅。不知影草声前句,何似和衣粥后眠。

四偈 其一

妒忌之火,焚烧善根。增恶果报,坏好名闻。以著我故,见慢增胜。

瞋所盖缠,心不清净。大则坏国,小则杀身。从古至今,数如沙尘。

既会爱憎,当衣慈忍。如是进者,名真随顺。

怀李道夫

半篙晚涨绿杨湾,接翅鸥归雾雨残。数叠吴山围楚梦,一番花信酿春寒。

别时小语依然在,隔岁来书展复看。补衮胸中五色线,只今应作怒蜺蟠。

陈尊宿赞

云门临济,一龙一夔。嗣存参运,皆公使之。丛林米岭,众不满百。

佥一典客,觉有难色。即袖手去,古寺閒房。织屦养母,自含其光。

钦其遗风,秋满须发。唯不少贬,是真宏法。

晚归自西崦复得再和二首 其一

人归西崦步翠麓,月出东峰涌玉盆。诗如琥珀妙藏蚊,摩头长咏笑自语。

划席冥搜卧复蹲,笔端三昧撼乾坤。众人俯看旋磨蚁,忠义平生贯日霓。

也知用舍各由时,显处山川非设险。笑中陷阱却藏巇,此时拟议轹中泥。

僧请释金刚经卒轴

杵形中实两头虚,法喻初中后善俱。九类众生同寂静,四重我相顿消除。

人天但仰悬河辩,蚊蚋难藏烈焰殊。悟了更须防老汉,紫罗帐里撒真珠。

表上人久事云庵过余石门

冻折枯杉已死灰,岂宜安著在尘埃。偎衰不入今人眼,精进曾亲古佛来。

爱子渠渠念绨惠,为余得得出岩隈。苍颜华首供衰暮,未死重逢更几回。

璲首座出示巽中诗

左手不仁右手明,怀情亦复弃藜床。不知门外山花发,但觉君来笑语香。

颀绍神情扫秋晚,瘦权诗句挟风霜。两翁杖屦相追逐,此夕因依夜话长。

病中寄山中故旧八首 其八

本色出家儿,机轮盘珠走。须学老华亭,用处无渗漏。

庐山寄都下邦基德祖诸故人

势占江南三百里,烟霏相映出层楼。芒鞋竹杖山兼水,坐看行吟春复秋。

浮世万途成底事,吾生一饱更何求。故人京洛风埃地,能信山中此乐不。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三

数峰横杳霭,空翠疑有无。落日谁同看,啼猿我欲呼。

页次:(25/82)
<< < 24 25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