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次韵游高台
苍杉三十里,不复逢川原。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
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是时春正深,风威犹折绵。
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
山空破岑寂,笑语答云烟。鲁僧作鹰顾,惊此佳少年。
何以比人品,白鸥春水前。既非山泽儒,亦非地行仙。
谐峰□□□,千叶开青莲。景净若有得,兹游良偶然。
部曲亦欣□,諠哗下层颠。归来念清境,依约闻啼猿。
送逸禅者归荆南见无尽居士
长沙大虫方肉醉,倚树痾痒威见尾。逸禅来展寂子机,举足欲促适其睡。
后身荆州张曲江,解锻佛祖如老庞。如闻去作丹霞问,正当一口吸西江。
西江一口吸得尽,是汝法身应有剩。要令川客读此诗,都作蒋山吞栗硬。
运禅人求偈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翛然无事僧,来此时枕臂。
无求即无忧,有身还有累。永怀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天子不得臣,公卿不敢致。高风不可攀,百世犹兴起。
运禅佳少年,杖锡成戾止。偶从城郭来,衣裓满空翠。
觅归如子规,掉头须去耳。山林与聚落,蜜无中边味。
子心有分别,动息若差异。录以赠其行,不语开笑齿。
和游福严
云开见楼阁,峰顶知有寺。众峰让高寒,盖是出其类。
娲山下僧谭,笑走魔外戏。忽于一毫端,集此大千界。
曹溪正脉深,不断盖如带。流而至衡霍,百川蓄汇浍。
乃知般若台,自昔分灯地。清游亦不恶,俯仰忆前事。
宝构出灰烬,人逝时亦异。永怀韩潮州,夜与千峰对。
仙去三百年,音容浮如在。妙语落人间,断碑卧榛桧。
公亦潮州□,□势翩已似。低摧夙昔心,惨憺经游意。
林高句天成,□□鄙组绘。刻之苍崖阴,与山增胜槩。
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
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
宣律师赞
此毗尼藏,三世完坚。愿王手封,款识具全。死生之烈,不能变迁。
何以至之,正知则然。何人逸想,以笔墨传。跏趺俯视,颓然深渊。
天神护持,弟子敬虔。我拜稽首,泪滴九泉。法道凌夷,障云盖缠。
乃于是时,瞻此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