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次韵曾机宜题石桥
公才受斧斤,鼻端有馀地。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
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
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
好山不知源,胜处藏叠嶂。兴来理清游,意适争勇往。
事异倾同识,顾语山答响。野泉行浅沙,脱屦屡植杖。
相羊木阴下,喘坐清相向。阿祐华林风,媚秀得妍状。
忠禅等鹄清,精神照冰段。住山异比丘,韵出羲皇上。
风度太清癯,吐语极豪放。拨置形骸外,卸裓藉草莽。
独余衰退姿,面色馀烟瘴。胜践偶获陪,兹乐非夙望。
一笑粲妍鄙,散坐推少长。愧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
读之辄自嗟,幸君一拊掌。
赠癞可
可师有奇骨,吐语愕众口。秀如出盆丝,媚若春月柳。
旧咏雪梅词,便觉落渠后。抱痾亦同粲,视身一尘垢。
卧看东溪云,悬瀑激窗牖。庐山久无僧,殿阁空华构。
谁知千岩胜,竟入此郎手。我痴世不要,冷落如弊帚。
但意君可夺,独能容我不。
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
此翁胸次足江山,万象难逃笔端妙。君看壁间耐冻枝,烟雨楂芽出谈笑。
想当却立盘礴时,醉魂但觉千岩晓。恨翁树间不画我,拥衲扶筇送飞鸟。
并作玄沙息影图,禅斋长伴炉烟袅。王郎自是玉堂人,风流合受莺花绕。
何为爱此枯瘦蘖,嗜好果超凡子料。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戏廓然
久不对睿语,便觉牙颊强。独行溪山间,清鹄失群伴。
温软闻吴音,攀翻忽东向。试问识睿否,客曰甚无恙。
但遭吕吴兴,拽手不少放。欲使开笑齿,说法人天上。
掉头掣肘去,不顾西兴浪。登舟翻然行,万众皆目断。
平生勇于道,气韵真迈往。安肯逐儿辈,低首投世网。
但恐吕望之,追法薛廷望。茶盐以加之,趁出白云嶂。
要看呵佛祖,瘦拳捉藜杖。
次韵陈倅二首 其一
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余将北游留海昏而馀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
暮烟重山翠,微风壮松悲。吾为五顶游,税驾脩水湄。
阿馀幽国来,细路盘颠危。裹饭夜兼程,杖笠寒相追。
入门一调笑,如获璧与圭。问来何所欲,雅意在诗词。
念余绿发日,不减子辈痴。是中有何好,迷著不自知。
败煤磨破砚,冻笔时呵之。诗成思掀豁,熟读忘倦疲。
乃知少年病,根蒂老未移。双林古禅宇,檀越多孝慈。
明年东游还,买山缚茅茨。市蔬近易致,红饭熟夜炊。
得饱即甘寝,万事付儿嬉。子辈当从我,林麓相追随。
十年何足道,乐死以为期。
自豫章至南山月下望庐山
扁舟秋晚离南浦,片席摇风望新渚。扬澜大浪晴拍天,南山窈窕开莲宇。
倒樯散策一登临,便拟掩关深处住。吾生饱食随东南,去亦无求住无取。
江山得意且题诗,从游况复皆真侣。青灯灼灼夜窗深,对床卧听风瓯语。
忽惊忧患一笑空,便觉此生真逆旅。隔岸庐山金碧开,月明尚记曾游处。
何当乘兴更一游,兴阑却向钟山去。
廓然送僧之邵武颇叙宗族以自激劝次韵
道人秀杰僧中龙,挥斤八极转苍穹。虽然削弱不胜服,童稚亦可揕其胸。
世人徒见例秃发,安知璞玉混铅铜。顾君自是无营者,千山何事来匆匆。
山衣一披出松际,萧然自有清散风。我狂如君不知耻,驽力亦须追高踪。
作诗颇亦叙宗祖,秀气杰句争豪雄。读之吐舌颈为缩,忠义能尔形于中。
初如迷径失向背,忽得车首分西东。从来惷直失计置,猬头但可衲帔蒙。
饭馀便寝百无事,可以傲视金盖重。乃今得名齐物志,激快如鸟初出笼。
愿君勿复忘此语,他年吾欲观事功。
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