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 其一

射圃闲亭酒半醺,手柔弓燥气超群。已惊百步穿杨綵,会看双雕落塞云。

且集旌旗森画戟,未输文字饮金樽。治朝文武须兼用,万寿称觞祝至尊。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 其一

深观诸佛刹那际,三世十方无遁形。已尽凡情不颠倒,如除目翳自光明。

意俱大地山河丧,心与空花梦幻生。垂手遇缘携法界,美髯跣足散衣行。

次韵游南岳

天迥游丝百尺轻,水寒时觉縠纹生。琢磨佳句输吾弟,文点春眠付老兄。

山寺独来无一事,竹轩相对有馀清。永怀东院成千古,寂子难忘叔侄情。

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 其二

与公灵鹫曾听法,游戏人间知几生。夏口瓮中藏画像,孤山月下认歌声。

翳消已觉华无蒂,矿尽今知珠自明。远壑夕阳残雨后,一番飞絮满江城。

元正一日示阿慈

季真少俨三十岁,俨入新年五十三。疑我满怀揣佛法,解腰抖擞破裙衫。

大瞻终老同香火,小朗平生共石岩。深炷垆香待清旦,偶闻残雪落高杉。

送英长老住石溪

三玄三要沈埋久,正令重烦振此宗。陷虎机关须毒手,活人眼目贵藏锋。

真诚莫负丛林志,大愿当追佛祖风。覆顶把茅休取相,同安曾著老黄龙。

次韵题高台

午梵知藏释梵宫,危台遥喜石桥通。下无俗驾攀缘至,中有高人笑语同。

解执易为摩诘语,经行难续德云风。千岩万壑吹松雨,替说侬家胜义空。

次韵题西林廓然亭

堂堂叶脱露遥天,自炷临轩一穗烟。贵客独游聊尔耳,道人相见亦欣然。

是身已悟浮沤久,万象中观宝镜圆。寄语横机莫相试,刻舟甘作小乘禅。

灵隐山次超然韵时超然归南岳住庵劝之

君亦工诗苦入神,冥搜物象故应贫。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寄超然弟

深掩圜扉夜向阑,梦惊清境慰辛酸。卧闻瓦垄集微霰,起觉衾裯压薄寒。

忧患饱经心老大,云泉归晚鬓凋残。书空偶尔成诗句,寄与西林阿永看。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 其二

叻气秋腴雪,秀目椹口。其骨临济,其髓雪窦。袖手俨然,不落渗漏。

一千龙象之冠,七世云门之后。君看一句当机,笑中脱略窠臼。

传衣阁赞

达磨信衣,转相传付。四传至今,今以付汝。受授惟艰,命如悬絮。

法遍沙界,此衣乃住。想见峰前,父子相语。唯僧行月,以阁其处。

坐令朱栏,环绕云雨。

空生真赞

以空寂身,无所倚依。而捉杖藜,以灵知心。不在散摄,而玩贝叶。

不舍声色,而證真空。与我日用,能所心同。于一切处,寂入法海。

如风行空,无所妨碍。但离二执,圆成普会。当慎以修,入此三昧。

醉僧赞

我爱龙眠老居士,笔端谈笑了万事。君看一时拈破笔,画作醉僧醒时意。

此是沙门绝妙门,不妨随处有乾坤。瞢腾流涎枕臂卧,破柱疾雷殊不闻。

赤眼禅师画像赞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遗风至今,秋霜烈日。

我初瞻像,再拜稽首。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冀公一吒,脑破胆陨。

呜呼公乎,再见无由。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页次:(53/82)
<< < 52 53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