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石霜普照珂禅师赞

漆瞳照座,骨相巉岩。横拈麈拂,寒拥云衫。五住名刹,道振湘南。

是谁之子,亲见云庵。

云庵塔有双桐作此寄因侄

十年不扫先师塔,闻有双桐护石根。多宝佛应分半座,主林神对现前身。

诗成坐对南州祖,写寄山中玉涧因。他日就阴当缚屋,岁时香火愿为邻。

寄李大卿

瓶盂又复寄西州,弥勒同龛古寺幽。睡起忽残三月夏,朝来拾得一帘秋。

浮云世事慵料理,断梗闲踪任去留。投老山林多胜槩,杖藜何日复同游。

送僧游南岳

古寺閒关聊作招,夏秋归思谩迢迢。枕中柔橹惊乡梦,门外秦淮涨夜潮。

想见旧房生薜荔,不堪疏雨在芭蕉。何时却理缘云策,峰顶同谁看石桥。

送端上人入黄龙

一个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髑髅里面都不言,听渠外边争捏怪。

日用经行坐卧中,一段光明没遮盖。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

如见灵源瞌睡翁,石火光中著精彩。

次韵周达道运句

大泽深壑间,难藏舟与山。此身唾雾中,安得长朱颜。

讲公如夙昔,娄永尝追攀。定作瓮中画,磨衲映青纶。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 渔村落照

碧苇萧萧风淅沥,村巷沙光泼残日。隔篱炊黍香浮浮,对门登网银戢戢。

刺舟渐近桃花店,破鼻香来觉醇酽。举篮就侬博一醉,卧看江山红绿眩。

次韵连鳌亭

危亭为谁小,临此一泓碧。晴天戏投饵,戢戢见尾脊。

而以鳌名之,相顾愕坐客。昔人醉鱼海,六鳌曾偶得。

归来眉目间,津津有矜色。安知华藏界,持取等戏剧。

纳之芥子中,不见有迫窄。巨细何足较,未出是非域。

夫子忻然笑,请以书屋壁。

重阳后同邹天锡登滕王阁

闲中过却重阳节,江城风雨吹黄叶。与君来游亦偶然,聚立西偏读丰碣。

凭栏眼界得天多,雨脚明边飞鸟灭。西山向人亦倾倒,犯云争来献层叠。

未归负负无可言,相视心知惭在颊。会当却立云生处,纵望晴江生雉堞。

尚喜清游不属人,故作此诗相暖热。

谢李商老伯仲见过

破屋如马厩,楚囚亦王尼。名士连璧来,下马气吐霓。

论高玉屑锯,意妙鸡骇犀。君看八尺姿,一尾抹万蹄。

弟昆清净妍,俱当籍金闺。胡为披白帢,作队趋尘泥。

漏风驼止卧,跨海鹘方栖。何时对陛下,道与稷卨齐。

功成归脩水,春风雨一犁。嗟余世不要,所至值涧溪。

愿从诸郎游,日涉长灌畦。

听道人谙公琴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

幽人修水上,春涨冒陂田。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

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庐山自高寒,青碧开晴天。

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我思从之游,子亦当勉旃。

诗成聊假寐,归梦历层颠。

送英老兼简钝夫

灵源道价压四海,骨相正似陈睦州。去年龙山同坐夏,时君亦来从我游。

闹传诗胆抵身大,时吐佳句凌汤休。故山归去恰千里,茧足过我不肯留。

行看海上荔子熟,落枝丹颗无人收。应共钝夫行树下,未输分柿独风流。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其四 妙观庵

闲来禅室倚蒲团,幻影浮花入正观。江月松风藏不得,大千俱在一毫端。

次韵巽中见寄四首 其一

君才俊却海东青,鼻笑生华笔有灵。寄我小诗足风味,展开如对镜中形。

页次:(67/82)
<< < 66 67 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