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晨未消作诗记之二首 其二
元朝喜见雪,一室哗少长。新年方下车,故岁已长往。
和诗如奕棋,时时作头撞。知谁径寻我,东墙屐齿响。
正当稳靠蒲,移几就纸帐。宿砚已生冰,呵笔藉和暖。
一片忽飞来,堕我诗卷上。为置石鼎烹,茗饮聊同赏。
龙安送宗上人游东吴
淮水送君春雨馀,刺舟断岸归匡庐。江南别我秋天远,轻囊瘦策游西湖。
君去复来如社燕,我独留滞如贾胡。牵衣觅诗亦不恶,怪君儿戏忘髭须。
平生千偈风雨快,约束万象如驱奴。饥来一字不堪煮,乃知弄笔输耕锄。
不如寻我旧游处,武林清境天下无。耐清不得却来此,作诗送君游上都。
金陵吴思道居都城面城开轩名曰横翠作此赠之
醉隐琴无弦,乃得琴中意。诗髯轩无山,而有看山味。
青山随意有,那复问城市。醉眼看雉堞,便觉是横翠。
因以名吾轩,坐卧增爽气。春花解言语,风松中宫徵。
我来不能辨,夕阴满窗几。颇怪灵鹫峰,颠狂复飞至。
清啸呼白猿,愧我非慧理。戏题五字诗,平淡出奇伟。
君应意挑战,讵敢摩其垒。大胜赋子虚,誇词托亡是。
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
留题三峰壁间
三峰棱层如削玉,一派悬泉泻寒绿。平生山水性贪婪,聊与白云相伴宿。
松风竹露有馀清,夜伴孤月依檐楹。神凝气爽睡无梦,不闻楼上霜钟鸣。
庵头禅翁头雪白,麻衣草履提筇策。谓予久与世缘疏,青眼逢迎喜诗客。
三峰高兮溪水深,造物留之无古今。新生松竹不须剪,四时风露常萧森。
粥罢收盂知我去,殷勤乞与题诗句。山头尘土任茫茫,白云自在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