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669篇诗词 ► 1381条名句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红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一室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宾至(一作有客)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进艇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寄杜位(位京中宅近西曲江,诗尾有述)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

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重赠郑炼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寄董卿嘉荣十韵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

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诸将五首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摇落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字韵)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登舟将适汉阳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绝句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页次:(59/112)
<< < 58 59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