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麟驗方
徐果亭先生試驗神方
松子 柏子 韭菜子 牛蒡子 蛇床子 女貞子 菟絲子 棗仁子 大附子(用童便浸三日
,
刮去皮
,
曬乾
,
銅刀切) 棉花子
以上等味各四兩
,
研為細末
,
用大麥一石
,
洗淨
,
搗去皮殼
,
將藥分作十份
,
每麥一斗用藥一分
,
拌勻
,
將小母雞十隻
,
雄雞一隻作一籠罩住
,
不令閒走
,
將藥末所拌麥略濕餵養
,
待其生蛋
,
每服三枚
,
用藥酒送下
,
服之兩月
,
必然有孕(雞用一月外者)
。
送蛋藥酒方
(男人服)
麥冬 天冬 當歸 人參 生地 茯神
以上六味各五錢
,
用陳黃酒十斤
,
將藥用絹袋包入壇內
,
重湯煮三炷香為度
。
父時母地種子法(專以父年為例)
:
男女俱雙月生者
,
雙月入房
;
單月生者
,
單月入房
。
男單女雙者
,
用單月
;
男雙女單者
,
用雙月妙
。
種子紅藥連城丸
罌粟花(二兩
,
米泔水浸) 排草(五錢) 桔梗(六錢) 枸杞子(五錢) 吳茱萸(八錢) 廣木香(五錢) 甘松(五錢) 三奈(八錢) 川椒(一兩三錢) 干桂(五錢) 鴉片(四錢)
浸少許
,
拌勻
,
浸蟾酥二錢
,
研末
,
人乳泡
、
母丁香五錢
,
打碎另包
,
同藥浸一宿
,
取起
。
蛤蚧一對
,
剪碎
,
研末
,
火酒四兩浸透
。
以上各藥先用甜水浸一宿
,
次早將藥併入銅鍋內
,
煎熬滾透
,
不時取起
,
必候川椒白色為度
,
然後將藥渣用絹濾去淨
。
其藥水再入鍋內
,
熬至成膏
,
即入鴉片
、
蛤蚧
、
原浸之火酒共入熬
,
少片時納成膏
,
再入酥
,
不可久熬
,
將煎過濾出蛤蚧
、
丁香渣焙乾
,
研極細末
,
入膏藥內
,
丸如綠豆大
,
硃砂為衣
。
此丸能種子堅固
,
久戰不泄
。
用時將燒酒或吐津化開
,
先一
、
二時搽龜莖行事
,
溫水洗去
。
入爐妙難盡述
。
老奴丸
(一名蒼龍丸)
此方服起止可用五
、
六分
。
此方成都府崔磨玉無子
,
欲服此藥修合
,
未服而死
。
有老奴七十以上
,
腰腳疼痛
,
曲脊而行
,
褚氏與此藥服之
,
其老奴語褚氏曰
:
自服此藥深有靈驗
,
諸疾悉痊
,
房事如少壯之人
。
於是與褚氏通焉
,
後有孕
。
一日褚氏事露
,
其家母親視之
,
切究其由
,
得其實道
,
打死此老奴
。
因折其腿骨
,
髓漏皆如金色
,
多試有驗
,
是名老奴丸
。
此藥專助陽事
,
如欲解者
,
飲涼水三口
。
年高氣衰虛耗
,
風濕腰腳疼痛
,
並宜服之
,
最為靈驗
。
添精補腎虛
,
去冷除風濕
,
扶衰更起陽
,
虔誠好修合
。
秘密莫傳揚
。
假之保元氣
,
延壽得安康(一方無桑螵蛸
、
當歸
、
沉香)
。
木香(五錢) 燈草(二錢) 大蜘蛛(七個) 胡桃肉(另研) 蓽澄茄 車前子(炒) 馬蘭花(酒浸) 牡蠣(大鍛) 萆薢 韭子 木通(以上各一兩) 山萸肉(去核) 補骨脂(酒浸) 桑螵蛸(酒浸) 全蠍(去毒) 龍骨(以上各一兩) 母丁香 紫霄花 肉蓯蓉(酒浸) 菟絲子(酒蒸) 蛇床子 白茯苓(去皮) 仙靈脾 八角茴香 巴戟(去心) 遠志肉(去心) 當歸(以上各二兩) 沉香(七錢) 乾漆(炒去煙
,
三兩) 熟地黃(五兩)
上藥煉蜜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空心溫酒送下
,
七日見效
。
如無婦人者勿服(一方有五味子
,
無燈草)
。
又種子奇方
須擇壬子吉日
,
在於山中修合
,
忌婦人
、
雞
、
犬見
,
兼帶春意
。
如不欲子
,
不必擇日
,
亦不必忌
。
此方乃福建福州府陳尚書
,
七十無子
,
罄將萬金家財濟貧救危
。
一日悶坐檐下
,
思無兒繼後
,
不覺淚流
,
忽見一老者
,
皓首童顏
,
從中門而進
,
告曰
:
愚老特送種子奇方至
。
其宦答之
,
吾陽事久不舉矣
,
總有妙方
,
服之無益
。
老者云
:
此藥專助陽補精
,
名為助陽益母丸
,
用之必添貴子
,
乞請試之
。
其宦忙進取銀十兩相謝
,
一時不見老者
,
以為怪
。
即便照方試用
,
果然連得四子
,
皆為顯官
。
此乃濟貧積德之感報也
。
藥共十一味
,
各等分
,
俱為細末
,
煉蜜為丸
,
如白豆大
。
候婦人經水淨一日
,
將一丸納於陰戶
,
半時辰藥已融化
,
陰精未盡
,
心花已開
。
又將一丸以津塗玉莖上
,
然後交感
,
陽物長大堅硬
,
比向倍戰
,
男婦爽快
,
妙難盡述
,
無有不受孕者也
。
此藥兼治婦人白帶
、
小腹冷痛
,
男子夢遺可止
,
陽萎可興
,
大有功效
。
但得此方非易
,
余刊濟世
,
辛珍重之
。
求子者
,
保養一月
,
倘興期不正
,
另按脈調經
,
經正方效
。
藥味開後
:
菟絲子 蛇床子 番木鱉子 白芨 砂仁 肉桂 杏仁 川椒 吳茱萸 細辛 母丁香
每味三錢可合
,
菟絲子不為末
,
煮爛
,
搗在藥末內
。
種子金丸
此方治婦人血淋
、
白帶
、
陰瘡
、
陰蝕蟲
,
並解楊梅瘡毒
。
每一次用一丸
,
去臘皮
,
納入陰戶
。
如欲種子
,
須候行經將淨後
,
連用一
、
二服
,
即便住手
,
恐已受胎
。
反忌香氣
,
如月經停
,
須防受胎
,
不可再用
,
倘經又至後
,
再如前法
,
如有別用
,
不妨再投
。
樟腦(六兩
,
用瓦三塊
,
分三處放炭火上
,
候煙吐即移下換
,
易成霜
,
用六錢) 蘇合油(一兩) 麝香(三錢) 高良薑(五錢) 官桂(三錢) 水安息(五錢) 蛇床子(不拘多少)
將水安息
、
麝香
、
蘇油三物研爛極細
,
加入諸藥
,
用煉蜜為丸
,
如黃豆大
,
用蠟封之
。
種子金丸
從來艱於生子
,
每服熱藥
,
故不惟身受熱毒
,
且生子多患血熱腸
。
此方參
、
附為君
,
佐以和暖祛毒
,
每日不論感與不感
,
不拘酒
,
水磨少許
,
抹陽上
,
臨事溫水淨去
,
或納些臍中
,
藥性溫暖
,
用必日久月長
,
方使真陽漸旺
。
丹田壯者
、
強痿者
、
起種子
、
祛毒
,
實有神功
。
每錠重五分
,
可用十餘次天
。
兼治蠍蟲
、
蜈蚣咬傷
,
塗患處即愈
。
又治水瀉痢疾神效
,
塗臍內少許
。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
與參合煎濃膏) 蟾酥(一兩) 川附子(一兩) 蘇合油(一兩) 母丁香(一兩) 川烏(五錢) 草烏(五錢) 輕粉(五錢) 山豆根(三錢) 蛇床子(五錢) 真龍骨(二錢
,
色紅者佳)
將藥再篩為細末
,
參歸膏和成錠子
。
如干用白芨末煎膏
,
濕加蛇床子末
,
不拘多少
。
如意線方
川椒(五錢) 白芷(五錢) 罌粟殼(一錢五分) 黃柏(一錢五分) 官桂(錢半) 麝香(二分五釐) 蟾酥(八分
,
用人乳化開)
先將桂
、
芷
、
椒
,
罌用火酒二湯碗煮透
,
以椒無辣味為度
,
將粗白絲線八錢沒藥汁內
,
煮半乾取起
,
照後入麝香
、
黃柏
、
酥和勻
,
覆沒線浸之
,
取起
,
聽其陰乾
,
再浸再幹
,
以汁完為度
。
臨用一
、
二時前
,
或燒酒或津液潤之
,
縛莖上
,
臨行去之
。
一線可用二次
,
解欲婦人津液嗌下即解
。
其線用一尺長
。
房術
:
乳香 沒藥(各五錢) 蟾酥(蔥汁拌) 肉桂 鎖陽(各三錢) 大附子(五錢) 冰片(三分)
將蟾酥用蔥汁蒸化為末
,
丸如綠豆大
。
臨用紙包一丸
,
入腰褲內
,
暖氣賴之
,
用津吐化
,
搽龜頭上
,
一
、
二時熱湯淨之
,
入爐
。
長龜方
小茴香(二錢) 桂心(二錢) 柏子仁(三錢) 黑附(二錢) 白朮(二錢)
每一日酒服三次
,
重二錢
,
止服七日
,
不可再服
。
秘傳壯陽固精酒奇妙方
淫羊藿(一斤
,
剪邊去毛) 羯羊尾(大者連肉
,
重一斤)
頭鍋滴花燒酒十斤
,
先將羊油四兩
,
細炙羊藿
,
共入壇內
,
用箬封口
,
紮緊
,
重湯煮一日夜
,
即一周時取出
,
入泥壇內
,
埋七日
,
出火毒
。
每黃昏時飲一杯
,
入房交媾通宵
,
金槍不倒
,
玉莖便如鐵
,
固精不漏如神
,
種子易長
,
真神妙方也
。
滌痿興陽湯
肉蓯蓉(二兩
,
肥大者) 陽起石(研末
,
一兩
,
要雲頭兩腳鷺絲毛者) 仙靈脾(二兩) 三奈子(二兩) 大附子(一個
,
重一兩餘者
,
皮臍俱去) 官桂(二兩
,
肉桂尤妙) 蛇床子(一兩) 大茴香(一兩) 韭菜子(二兩) 木通(五錢) 補骨脂(二兩) 真川椒(去目揀淨
,
一兩)
前藥和勻
,
作粗末
,
分作十帖
,
每帖用水二杓
,
煎十數沸
,
去渣
,
加麝香五釐
,
乘熱浸洗玉莖良久
。
每日洗三
、
四次
,
十日後自然奇妙異常
。
安息香聞香起馬方
真鴉片(一錢) 檀香(二錢) 毛香(二錢) 麝香(五分) 風仙子(一錢) 白頸蚯蚓(七條) 螻蛄(七個) 榆樹皮(末一兩)
上用黃雄狗腎拌勻
,
做成安息香點之
,
聞者皆舉
。
治腰痛神方
當歸身(一錢
,
酒洗) 川芎(一錢) 白芍藥(一錢) 懷熟地(一錢) 金櫻子(一錢) 淫羊藿(一錢
,
去邊) 大石斛(一錢四分) 杜仲(薑汁炒斷絲
,
一錢) 牛膝(一錢一分) 人參(不拘) 枸杞子(一錢八分) 川仙茅(一錢
,
制) 遠志肉(一錢) 杏仁(一錢) 炙甘草(一錢) 白茯苓(一錢)
如腰痛岔氣
,
倍加杜仲
;
腿疼加牛膝
。
一連服十劑
,
間一日又服一劑
,
以後每月服六劑
,
五日一服
。
補腰益腎壯元陽補血氣聖方
菟絲子(酒浸
,
蒸曬
,
一兩五錢) 枸杞子(酒洗
,
一兩五錢) 白芍藥(酒炒
,
二兩) 懷熟地(一兩) 懷生地(一兩) 當歸身(一兩
,
酒洗) 軟黃耆(一兩
,
生用) 黃柏(八分) 韭子(一兩) 白茯神(一兩
,
去骨
,
焙) 遠志肉(一兩
,
去心
,
甘草煮) 山萸肉(一兩) 廣陳皮(一兩
,
去白)
上為末
,
酒打麥糊為丸
,
如桐子大
,
空心每服一錢五分
,
淡鹽湯送下
。
治男子諸虛百損
,
五勞七傷
。
暖丹田
,
添精髓
,
壯元陽
,
滋腎水
,
種子之仙方也
。
用菟絲子不拘多少
,
酒浸蒸一晝夜
,
用好酒時時灑
,
蒸爛
,
取出搗成膏
,
為餅焙乾
,
為細末
,
用雀卵清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日七十丸
,
空心好酒送下
。
年至五十及痿者
,
每菟絲子末一斛加天雄四兩
,
以麥裹
,
火鍛熟
,
削去皮臍
,
切成四片
,
童便浸透
,
慢火焙乾
,
入菟絲子末
,
同服之
,
尤效
。
補腎種子丸
(兼治中脘疼虛弱)
生地(八兩
,
研砂仁入酒
,
九蒸九曬) 丹皮(三兩
,
酒蒸) 五味子(三兩) 歸身(三兩
,
酒洗) 淮山藥(四兩
,
乳拌多次) 蓮蕊(五兩) 枸杞子(四兩) 茯苓(三兩
,
去皮
,
乳拌) 肉蓯蓉(四兩
,
酒洗
,
竹刀刮去毛甲) 魚鰾(六兩
,
蛤粉炒) 菟絲餅(四兩
,
酒蒸) 鹿膠(五兩
,
酒化入蜜) 山萸肉(四兩)
煉蜜丸
,
桐子大
,
每晨服三
、
四錢
。
製藥勿用紹酒
,
用三白豆酒
、
花露酒
。
九靈丹
此藥滋陰固腎
,
理脾清金
,
種子益壽
。
虛勞者至寶
,
藥性和平
,
常宜服之
。
一治靈龜不振
,
二治振而不實
,
三治實而不勇
,
四治勇而不威
,
五治威而不堅
,
六治堅而不久
,
七治久而精寒
,
八治寒而無子
,
九治有子不齊
。
白茯苓(要極堅厚者為末
,
水飛二次
,
去筋膜
,
用人乳浸曬
,
夜露七次焦乾
,
二斛足) 懷生地(肥大者
,
酒浸
,
蒸如黑漆
,
人乳浸
,
曬九次
,
曬乾
,
一斛足) 天門冬(肥大透明者
,
去心淨
,
酒浸九次
,
曬乾
,
一斛足)
用黑鉛十斛
,
煉至一斛
,
入桐油半斛
,
又煉至半斤
,
入雄黃一兩
,
川椒五錢
,
附子一兩
,
共為細末
,
同煉淨
,
鉛傾成圈子
,
用上好燒酒十斛
,
土茯苓
、
淫羊藿
、
雄黃
、
硫黃各二兩
,
母丁香五錢
,
鴉片五錢
,
蓯蓉
、
附子各二兩
,
共為細末
,
同酒煮圈子
,
酒干為度
,
用麝香一匕用之
。
梅香春意足
鴉片(三分) 蛇床子(五分) 赤肉桂(三分) 陽起石(五分) 胡椒(三粒) 麝香(半分)
以上六味
,
研極細末
,
津調搽莖處
,
每次用一分
。
壯精丸
此方不舉者能舉
,
不堅者能堅
,
不大者能大
,
不固者能固
。
初服只可一
、
二錢
,
乃養龜之法
。
如欲行房
,
先一
、
二時以火酒送下三錢
,
即堅大無比
,
如忌火酒
,
即老酒亦可
。
懷熟地三兩(人乳
、
酒蒸) 懷生地一兩(酒煮) 懷山藥(三兩
,
人乳拌) 枸杞子(三兩) 杜仲(三兩
,
酒
、
醋
、
鹽炒) 覆盆子三兩(酒炒) 淫羊藿三兩(羊酥炒) 川巴戟二兩(酒蒸) 厚赤肉桂(二兩) 蛇床子(二兩) 北五味(一兩) 砂仁(一兩五錢) 鎖陽(二兩) 芡實(二兩五錢) 蓮鬚(二兩五錢) 山萸肉(三兩) 陽起石(二兩) 蓯蓉(四兩
,
酒洗
,
去鱗甲
,
酒煮) 川附(一個
,
重一兩二錢
,
先將甘草水煮熟
,
後用童便煮至肉無白星
,
方可入藥)
上將諸藥俱焙乾
,
研極細末
,
用蜜三斛
,
煉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服空心送下
,
其效如神
。
七制補骨脂不老方
制時用三伏龍陽氣
,
曬時用米篩
,
安絹
,
下放水缸
,
取坎離交養之義
,
非泛泛房術比也
。
補骨脂一斤
,
插去薄衣
,
曬七日
。
一次用糯米一升
,
浸泔
,
平浸一宿
,
漉起曬七日乾
;
二次用黃柏二兩
,
煎濃汁
,
去渣存汁
,
浸一宿
,
漉七日乾
,
三次用杜仲四兩
,
或用半斤
,
煎濃汁
,
浸一宿
,
曬七日乾
,
四次用青鹽二兩
,
研碎
,
將骨脂搗成細末
,
和曬七日乾
;
五次用胡桃肉半斛搗爛
,
將故紙拌勻
,
曬七日乾
;
六次用上白魚膠半斛
,
切寸
,
用蛤粉一兩
,
拌炒成珠
,
播淨
,
和前藥
,
曬七日
;
七次用白蜜二斛
,
將前藥和勻
,
搗千杵
,
丸如桐子大
,
清晨每用淡鹽湯
。
初用二錢
,
後漸三錢
,
如覺燥
,
用鱉
、
雄雞湯潤之
,
七日見效
。
陽氣發生
,
須保養百日
,
則先天正氣接續不窮
,
固精壯陽
,
種子不老
,
功效無比
,
不可輕傳
。
丸後須用瓷瓶貯放濕地七日可服
。
搖鞭丸
治陽物久倒不起
,
或思慮過度
,
或因血氣不足不起
。
此方驗過
。
用馬戶物一根(一尺一寸者佳)
,
分為十一寸
,
瓦上焙乾為末
,
放在床上
,
挨身之下
,
放十一日外
,
此末有二兩
,
加沉香一錢
、
威靈仙一兩
、
覆盆子一兩
,
共為末
,
燒酒打糯米糊丸
,
如棗核大
,
空心六
、
七丸
,
滾水下
。
延壽獲嗣仙方
鹿茸為君
,
味甘酸
。
又云
:
苦辛
,
氣溫
,
無毒
,
活血散淋
,
治癰腫骨疽
,
療虛勞羸瘦
,
四肢腰脊痠疼
,
腳膝無力
,
小便利
,
男子泄精
,
女子崩中
,
赤白帶下
。
角
,
味鹹
,
氣溫
,
主惡瘡癰腫
,
留血在陰中
,
小腹急痛
,
腰脊痛
,
折傷
,
惡血
,
尿血
,
婦人夢與鬼交
。
取末
,
和酒服
,
即出鬼精
。
鹿角膠
,
和骨髓
,
蜜煮壯陽
,
令有子
。
肉
,
氣溫
,
補中益氣
。
腎
,
補中壯陽
。
用鹿角二十斤(新鮮嫩色者佳)
,
鋸廿段
,
劈開
,
以水泡三
、
四日
,
刷盡黑泥
,
盛錫瓶內
,
扎口懸胎
,
重湯煮三日夜
,
取起
,
泡取淨汁
,
入銅鍋內
,
緩火久熬
,
即成膏矣
,
熬膏開後
:
真川仙茅一斤
,
粟米水浸一宿
,
木甑蒸一炷香
。
如此三次
,
以黑為度
。
味辛
,
氣溫
,
有毒
,
米泔水浸去汁用
,
忌鐵器及牛乳
、
黑牛肉
。
主腳腰風冷
,
攣痹不能行
,
丈夫虛勞
,
老人失溺
。
益陽道
,
助筋骨
。
人參(一斤
,
去蘆
,
切碎)
,
君
,
味甘
,
氣溫微寒
,
無毒
,
反藜蘆
。
安神定魄
,
止驚悸
,
生津
,
通血脈
。
治五勞七傷
,
虛損
,
肺脾陽氣不足
,
虛喘乏力
。
肺寒宜用之
,
肺受火邪咳嗽者禁用
。
天門冬(一斤
,
去心)
,
君
,
味甘苦
,
氣平大寒
,
無毒
。
凡用去皮
、
心
,
治肺氣咳逆喘急
,
消痰
,
通腎氣
,
止渴
,
療肺痿
,
生癰
,
吐膿血
,
熱侵肺
,
吐衄妄行
,
瀉肺火
,
利小便
,
冷而能補
。
枸杞子(一斤
,
去蒂)
,
味甘
,
氣微溫
,
無毒
。
主熱中消渴
,
堅筋骨
,
強陰
,
益精血
,
明目
,
療皮膚骨節間風
,
及風眼赤痛
。
麥門冬(一斤
,
去心)君
,
味甘微苦
,
氣平微寒
,
無毒
。
治口乾渴
,
心肺熱
,
虛勞客熱
,
通脈
,
保神
,
補心氣
,
治血妄行
,
瀉肺中伏火
,
療肺痿吐膿
。
真黃精一斤
,
竹刀切片
,
蜜水洗淨
,
木甑蒸一柱香
,
忌鐵器
。
味甘
,
氣平
,
無毒
。
益脾胃
,
潤心肺
,
除風濕
,
補勞傷
。
上六味共一處
,
均作四分
,
每分藥二十四兩
,
次用水十二斤
,
煎熬約有一半時
,
將渣撈起
,
再用水六斤
,
煎熬一半
,
候汁取完
,
將渣搗爛
,
入滾水內泡
,
扭去渣
,
方將三合汁
,
銅鍋內文火漫浸成膏
,
瓷器盛之
,
聽用
。
為丸末藥開後
:
大生地十二兩
,
酒浸一宿
,
用益智仁二兩
,
拌勻
,
砂鍋
、
木甑蒸一柱香
,
去益智仁
,
君味甘苦
,
氣寒
,
無毒
,
忌鐵器
、
萊菔
。
地黃微溫
,
大補血衰
,
滋腎陰
,
益氣力
。
主血虛勞熱
,
產後臍腹痛
。
生地大寒
,
涼血生血
,
補腎水
、
真陰不足
,
主婦人崩中不止
,
及產後血上薄心
,
胎動下血
,
瘀血
、
衄血
、
吐血
。
胃寒者斟酌用
,
痰膈不利者
,
薑汁炒用
。
制淨
,
只用八兩
。
懷山藥(四兩
,
炒)
,
臣
,
味甘
,
氣溫平
,
無毒
。
長肌肉
,
止腰痛
,
滋陰
,
補心肺不足
,
療煩熱
,
澀精
,
治健忘
。
生芡實(四兩
,
撿淨
,
炒)
,
味甘
,
氣平
,
無毒
。
主溫痹
,
腰脊膝痛
,
補中益精氣
,
強志
。
覆盆子四兩(去蒂
,
酒蒸)臣
,
味甘
,
氣平微熱
,
無毒
。
主男子腎虛
,
精竭陰痿
,
又能令發不白
,
女子食之有子
。
真沙苑蒺藜(四兩
,
酒蒸)
,
君
,
味苦辛
,
氣溫微寒
,
無毒
。
治風明目
,
破惡血
,
療喉痹
、
乳難
、
身體風癢
、
肺痿
、
小兒頭瘡
,
止遺瀝
、
泄精
、
溺血
。
菟絲子(淘淨
,
四兩)
,
酒蒸搗
。
君
,
味辛甘
,
氣平溫
,
無毒
。
療虛寒
、
腰痛膝冷
,
補精強陰
,
堅筋骨
,
治莖中寒
,
精泄尿血
。
以上六味
,
滋養真陰
,
益腎生精
。
白茯苓(四兩
,
去木)
,
臣
,
味甘淡
,
氣平
,
無毒
。
柏子仁(紙包
,
壓去油)四兩
,
君
,
味甘辛
,
氣平
,
無毒
。
用扁葉者
,
名側柏
。
主驚悸
,
益氣血
,
治恍惚
、
虛損
、
腰重痛
,
潤腎燥
,
去頭風
,
興陽道
。
山萸肉(五兩
,
酒洗
,
微焙)
,
味酸澀
,
氣平微溫
,
無毒
。
凡用去核
,
能澀精補腎
,
興陽堅莖
,
添精
,
止小便
,
暖腰膝
,
療耳鳴
,
止女人月水不定
,
老人尿不節
。
以上三味
,
培心經不足之血瘕
,
山萸榮肝而心血始生
。
肉蓯蓉(嫩肥大者
,
酒洗去鱗甲及內白滷
,
新瓦焙乾
,
取末)三兩
,
味甘酸
,
氣微溫
,
無毒
。
強陰益腎
,
暖腰膝
,
續筋髓
,
補命門相火
。
治男子絕陽不興
、
泄精
、
尿血
、
遺瀝
,
女子絕陰不產
、
血崩
、
帶下
、
陰痛
。
補骨脂(鹽水浸一宿
,
黑芝麻同炒
,
去麻)三兩
,
主四肢疼痛
,
骨髓傷敗
,
陽衰
,
腎冷精流
,
腰膝痛
、
囊濕及婦人血氣
。
按二味假鹿膠
、
仙茅之力
,
益命門真陽之精
。
牡丹皮四兩(酒拌炒)
,
主虛勞骨蒸
,
瀉陰火
,
除癥堅
、
瘀血留腸胃不散
,
衄血吐血
,
女子經脈不通
,
血瀝
,
腰疼
,
產後一切冷熱血氣
,
療癰瘡
,
排膿止痛
。
浮小麥(取淨末)四兩
,
炒
,
除熱
,
止燥渴
,
利小便
,
養肝氣
,
治暴淋
,
止盜汗
,
治骨蒸肌熱
,
女人勞熱
。
以上二味
,
清醒胃氣
,
毋令一毫混雜
,
邪氣存蓄於中
,
使補血
、
生精
、
益氣等藥
,
盡復於本源矣
。
何首烏(竹刀刮去皮
,
切片
,
黑豆煮汁拌
,
蒸焙乾)四兩
,
忌鐵器
。
雄者赤
,
雌者白
,
須雌雄並用
。
主瘰癧
,
消癰腫
,
療頭面風及腰膝痛
,
益血氣
,
黑鬚發
,
長筋骨
,
補精
,
令人有子
。
女貞實(去皮
,
酒拌
,
蒸焙乾)四兩
,
補中養精神
,
蜜酒拌
,
九蒸九曬
,
服之黑鬚發
。
以上二味
,
滋養真陰
,
烏須烏髮
。
以上共為細末
,
用前鹿角膠十兩
,
藥膠十八兩
,
頓開
,
攪勻
,
和蜜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早百丸
,
用太極膏調湯送下
。
服此丸以補先天之不足
,
晚服資生丸健脾消導
。
熬太極膏方開後
:
人參(一斤) 枸杞子(一斤) 天冬(一斤) 麥冬(一斤) 生地(一斤) 金釵 石斛(一斤)
酒洗
,
另熬汁三次
,
去渣
,
入藥汁同熬成膏
。
能壯筋骨
,
療腳膝軟弱
,
強陰益精
,
長肌肉
,
治胃中虛熱
、
皮膚邪熱
。
前五味共一處
,
均作四分
,
熬汁三次
,
存汁於甕
,
渣搗爛
,
入滾水內
,
鈕汁候完
,
入鍋內緩火慢熬成膏
,
收入瓷罐內
,
每早任意用一
、
二匙
,
黃酒化開
,
或滾水亦可
,
服前丸藥
。
丸藥內加川斷三兩
,
酒浸用
。
調血脈
,
療金瘡
、
癰腫
,
止痛生肌
,
續筋骨
。
治婦人乳難產
,
及崩中漏血
、
腰痛
、
小便縮
、
泄精
,
溫小宮
。
張真人祈子法
:
蘇老泉曰
:
洵嘗於天聖庚午年重九日
,
至玉局觀無礙子卦
,
肆中見一畫像
,
筆法清奇
,
云
:
乃張仙也
,
凡人乏嗣者
,
求之
,
有感必應
。
因解玉環易之
,
洵此時尚無子嗣
,
每日露香以告
,
求之四年
,
乃生軾
。
又二年生轍
,
性皆嗜書
,
乃知真人急於接物而無礙子
,
言不妄矣
。
故識其本末
,
使後之祈子者
,
於此加敬
。
云眉山蘇洵謹識
。
一祭品用細糯米粉
,
團如彈子大
,
煮熟
,
染五者
:
青
、
黃
、
赤
、
白
、
黑五般
,
棗湯三盞
,
茶湯三盞
,
果三品
,
酒三盞
,
鹿脯一方
,
香一爐
,
燭二炬
。
如無鹿脯
,
以羊代之
。
祭文一通
,
紅紙書之
,
黏板上
,
置於香案
,
祭畢
,
揭焚之
。
祭期用春秋上旬吉日
,
或祭丁日亦可
。
一祭儀擺列齊整
,
須夫婦列拜
,
先行四拜
,
禮詣香案前
,
三上香
,
三進酒
,
禮拜真人寶誥七遍
,
志心皈命禮
。
文昌示化嗣錄典官伏羲
,
升錢感老人之鐵彈
,
西湖垂釣
,
得度世之仙方
,
邪魔見彈以藏蹤
,
疫癘聞風而遠殄
,
咸池無犯天狗
,
何傷禱
。
應眉山兆三蘇之靈裔
,
法傳雷杼周四目之神君
,
嗣求永賴以綿長
,
宗派因之而不絕
,
有求必應
,
無顧不從
。
大慈大悲
,
大仁大孝
,
靈應祖師
,
廣恩錫嗣
,
白鶴得道真人
。
拜完取告文
,
跪讀訖
,
置於香案
,
再拜四禮
,
揭告文
,
於香爐內焚之
,
俯伏叩三首起
,
作揖而退
。
一告文式
:
維
,
某年歲次
,
某甲某月某日
,
某人
,
敢昭告於
:
真人曰
:
惟神好生
,
化行四海
,
某
,
忝居末品
,
艱於嗣息
,
謹依遺教
,
瞻奉尊顏
,
仰望
。
神慈曲從愚顧
,
謹依品儀
,
用申告祭
,
尚響
,
若得子而祭
,
則改仰望為仰賴
,
曲從為曲
,
遂告祭為報祭
。
真人惟尚淡
,
不用錢馬
。
補腎仙方
菟絲子(一斤) 山藥(四兩) 枸杞子(四兩)
煉蜜為丸
。
神效種子丸
遵方修合
,
服之必有孕
。
吳茱萸 白芨 白蘞 白茯苓(各一兩) 牛膝 細辛(各五錢) 菖蒲 白附子 當歸(三錢) 厚朴 桂心 人參(各四兩) 乳香(三兩
,
去油) 沒藥(四兩)
上擇壬子日修合
,
煉蜜為丸
,
如紅豆大
,
每服十丸
,
空心好酒送下
。
男子服之
,
補精益氣
;
孕婦服之
,
即生雙胎
,
無夫者
,
不可服
。
禿雞丸
四川太守七十無子
,
服之連舉三子
,
其妻陰痛
,
憎藥之功
,
撇撒於地
,
公雞食之
,
每日狎雌雞數十次
,
頭毛皆禿故名
。
肉蓯蓉(酒浸) 蛇床子 五味子 遠志肉 蓮蕊 木香 山藥 沉香 益智(各一兩)
蜜丸如桐子大
,
空心酒下三十丸
。
降珠丸
黃天官妾
,
年廿七歲
,
服藥二十七天有孕
。
余藥送同僚秋侍郎妻
,
年三十四歲
,
服之一月有孕
。
魏檢討妻
,
年四十
,
服之四十日有孕
。
秦艽 桂心 杜仲 防風 厚朴(各三分) 牛膝 沙參 乾薑 製半夏 白蘞(各五錢) 附子 白茯苓(各一兩五錢) 人參(一兩) 細辛(一兩一分)
蜜丸 綠豆大
,
每服三十丸
,
空心米湯下
,
有孕勿服
。
陰賊方
母丁香 麝香 乳香(去油) 沉香
等分為末
,
上藥津吐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用一丸入陰戶
,
一丸入馬口
,
進爐少住一
、
二刻
,
行事如意
。
又方
:
五倍子 遠志(各二錢) 蛇床子(三錢)
各為末
,
以二
、
三釐
,
津塗玉莖
,
入戶而行
,
不必解
。
金玉連環
遠志 蛇床子 紫霄花 鴉片 肉桂 細辛 起陽石(各二錢) 麝香(五分) 川附(制) 鎖陽(鵝油炙) 母丁香(各三錢
,
蔥汁浸蒸) 川蛤蚧(一對
,
頭尾俱全) 蟾蜍酥(人乳制過
,
一錢) 海狗腎(一個) 雲南蟲(兩對)
上各研極細末
,
煉蜜丸
,
如梧子大
,
石青為衣
。
用法
:
申時吐津調化
,
搽在龜頭玉莖上
,
待乾方可行走
,
臨時溫水洗去藥末
,
入爐暫停一會而行
,
每用半丸
,
不用解
。
如意丹
官桂 木鱉子(去油) 白礬(七分)
上藥各一錢
,
水五碗
,
煎三碗
,
男女俱洗莖
、
戶而後舉動
。
又方
:
母丁香 子丁香(俱曬乾為末
,
各一錢) 鴉片(藏腰邊待乾) 蟾酥(切片
,
火酒半鍾
,
浸三日
,
各五錢) 冰片 淫羊藿(一錢
,
酥制羊油亦可) 麝香(五分
,
為末) 蔥 姜(各汁三匙)
上將蟾酥研爛
,
夾水煮一炷香
,
次下母子丁香
、
淫羊藿
,
再夾水煮三滾
,
然後下鴉片
、
麝香
,
再煮一滾
,
將干方下蔥
、
薑汁
,
待滾下冰片
,
離火
,
攤油紙上曬乾
,
入瓷瓶內封固
,
不可出氣
,
每用一釐
。
同時日中以火酒一匙研化
,
搽上
,
待乾而行走
,
臨干時必須以溫水洗淨莖上之藥
,
然後入爐
。
一方加金櫻子三錢
,
一方加龍骨二錢在內
。
又方
:
海螵蛸 赤石脂 遠志肉(炒
,
各一錢) 沙苑蒺藜(炒
,
二錢) 草烏(九分
。
麵包裹煨) 蛇床子(炒
,
二錢
,
以上俱先下) 石燕 蛤蚧(各一對
,
火酒煅五次) 紫霄花(炒) 木鱉子(去殼) 龍骨(火酒煅) 蓮蕊(各三錢) 陽起石(火酒煅一次) 鎖陽(炒) 牡蠣(鍛
,
各二錢) (以上第二次下) 桂心(一錢) 蚯蚓(瓦上焙燥) 鴉片(各二錢) 晚蠶蛾(四對
,
焙) 母丁香(曬乾為末) 淫羊藿(酥油制
,
各三錢
,
以上第三次下) 蟾酥(五錢
,
燒酒一鍾浸三日
,
研碎) 雄狗膽(一個
,
入麝二錢
,
攪勻
,
懸風中七日為度) 冰片(二錢)
以上各藥俱為極細末
,
先將蟾酥傾入白飯碗內
,
夾水煮一滾
,
將各藥依次而下
,
煮數滾
,
再加蔥
、
薑
、
蒜汁各三匙
,
待滾放
,
方離火
,
攤油紙上
,
如香茶搽
,
陰乾
,
收瓷瓶內
,
不可出氣
,
每用一釐
,
悉照前方之法
。
暖臍膏
陽起石 蛇床子 香附子 韭菜子 硫黃 麝香 大楓子肉(各五分) 土狗(七個
,
去翅羽
,
炒)
蜜丸豆大
,
油紙封臍內
,
欲泄則去之
。
種子金丹
地龍(即蚯蚓
,
要白頸者
,
為雄三條
,
去泥曬乾) 細辛(一錢
,
研炒) 紫霄花(一錢
,
研
,
曬乾) 母丁香(五分
,
曬乾研) 訶子肉(一錢) 龍骨(一錢) 雄二蠶蛾(七個去翅
、
足
,
尾尖者為雄) 肉桂(一錢) 蟾酥(一錢
,
酒浸曬) 蛇床子(一錢) 仙茅(曬乾
,
一錢) 胡椒(十粒) 淫羊藿(一錢) 生附子(一錢
,
曬乾)
為末
,
燒酒為丸
,
黃蠟為衣
,
申時用燒酒調化
,
擦陽物莖上
,
晚熱水洗去
,
一粒可用二次
,
不用解
。
忌燒酒
,
吃則痿而不泄也
。
固陽丹
荊芥 乾薑 艾葉 柏子仁 棗仁 甘草 益智仁 枸杞
各等分
,
研極細末
,
每服三錢
,
只服七日
。
又方
:
紫霄花 官桂 母丁香
研細末
,
各二分
,
津塗莖上
,
甚久長
。
又方
:
白枯礬 乾薑 蛇床子 狗骨灰 胡椒(各二分)
研末
,
津調塗莖上
。
又方
:
以六
、
七年種韭菜地上掘出蚯蚓
,
以新瓷碗底用竹片圈之
,
將蚯蚓入內
,
上用麻布蓋之
,
又以輕粉篩在上面
,
則蚯蚓出汗而自死
,
即以蚯蚓曬乾為末
,
搽龜頭上
,
久而自泄
。
又方
:
一粒丁香八粒椒
,
細辛龍骨海螵蛸
,
蟾酥豆大一粒兒
,
二八佳人擺折了腰
。
一次用三釐
,
各等分
,
津吐塗莖上
,
出爐自解
。
固堅散
附子(三錢) 母丁香 蟾酥(各二分) 麝香(一分) 鴉片(一分) 紅頭頸蚯蚓(五條
,
瓦上焙乾)
上為末
,
津調搽莖上二
、
三分
。
強壯丸
母丁香(三分) 樟腦(一錢) 土狗三個(去足
、
羽
,
炒) 獨蔥(一個
,
去皮) 麝香(一錢) 金絲木鱉(一個
,
去皮油) 硫黃(一錢)
共為末
,
入芋艿內
,
同蕎麥麵裹之於糯米飯上
,
蒸熟取出
,
搗爛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用一丸
,
入臍內
,
以膏貼之
,
待藥行自舉而後戰
,
戰久煩厭
,
去藥則泄矣
。
第一妙錠
真川附(焙乾) 川烏(炒
,
各一兩) 草烏 明雄 蘇合油(各五錢) 紫霄花 五倍子 山茨菇 大厚肉桂 蛇床子 金絲木鱉(去油
,
各三錢) 母丁香 蟾酥 水安息(各八錢)
共為細末
,
以白芨熬膏
,
和藥入臼內
,
搗千杵為度
,
印為錠子
。
每用時先於午刻
,
酒磨二
、
三釐
,
搽頭莖內
,
待其自干
,
不得走擦
。
至晚將欲行事
,
必須洗去
。
此第一妙藥
,
非比尋常
,
臨陣自知其妙
,
不可形容
。
楊妃不寐方
蓽茇(五分) 北細辛(六分) 黃丹(三分) 川椒(四分) 麝(五釐) 飛礬(一分) 蛇床子(一錢)
七味研極細末
,
蜜丸
,
如黃豆大
,
嵌入馬口
,
送入陰戶
,
然後行事
,
不惟耐久
,
更能種子
。
益腎丸
沉香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菟絲子(各五錢) 小茴香(一錢) 破故紙(五錢
,
酒浸) 核桃(四十個
,
去殼)
共為末
,
煉蜜為丸
,
如桐子大
,
空心酒下三錢
,
久服其效不泄
。
真人保命丹
酸棗仁 人參 白茯苓 天門冬(酒浸
,
瓦上焙燥)
以上各三錢為末
,
臨臥酒下三錢
,
力可通霄
。
鐵鉤丸
熟地 肉蓯蓉 樟腦 冰片(各三錢) 滑石(二錢) 海馬(一對
,
炙) 雄麻雀肉(一個
,
去嘴
、
爪
,
止取淨肉
,
不可見水
,
用鹽
、
酒浸過
,
焙乾為末)
以上各為末
,
蜜丸
,
桐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乳香湯送下
,
略飲酒少許
,
服至九日
,
玉莖漸長
,
九日後則不衰矣
。
許大師種子方
歸身(四兩) 鹿茸(三兩) 淫羊藿(八兩) 甘枸杞(四兩) 仙茅(八兩)
共為粗塊
,
入絹袋內
,
懸壇中
,
入無灰酒二十斤
,
用面封口
,
重湯煮三炷香為度
,
將藥取出
,
曬乾為末
,
煉蜜丸如桐子大
,
酒埋地中七日退火氣
,
每早晚空心飲酒數杯
,
吞藥數十丸
,
初服藥酒時戒房事二十一日
,
至廿一日之後隨飲
,
行一月一泄
,
探囊種子
,
其效如神
,
晚上必須服藥後方吃晚飯
。
聚精丸
黃魚膠(白淨者
,
一斤
,
切碎
,
用蛤粉炒成珠) 當歸身(四兩
,
白色者佳) 沙苑蒺藜(八兩
,
馬乳浸二宿
,
隔酒蒸一炷香
,
取起焙乾)
上為細末
,
煉蜜丸如桐子大
,
空心服
,
每服八
、
九丸
,
溫酒
、
滾水俱可下
,
忌食魚並牛肉
。
一方加蒺黎三兩
。
舌底藏春
好人參切作豆大
,
用生雞蛋一枚
,
搗孔出黃
,
只留蛋清在內
,
入參於中
,
仍封固
,
同放在哺小雞蛋筐中
,
令母雞伏之
,
俟小雞出時陰乾
,
臨行事時將一片藏舌底下
,
春意勃然
,
不可名狀
。
又方
:
以一枝大參放入蛋中
,
哺之三次
,
以參含口內
,
採戰不泄更妙
。
千金一釐散
人參
、
歸身各四兩
,
川椒二兩(用水熬膏)
,
再加蟾酥四錢(人乳拌浸四
、
五次)
,
麝香一錢
。
上藥攪勻
,
收貯瓷器內
,
封固不泄氣
,
臨事用一釐
,
搽頭上一個時辰
,
方以溫水洗去
,
然後行事
,
其效不可殫述
。
黑驢丸
黑驢內外腎一副(俱全
,
用竹刀切薄片
,
酒洗淨血水
,
曬乾
,
用桑葉或柳葉鋪
,
蒸一炷香
,
取起曬乾
,
用陳壁土炒
,
再埋地內一炷香
,
取出研末) 大黃豆芽(一斤
,
童便煮熟
,
曬乾) 京黃米(八合
,
炒黃) 黑芝麻(八合
,
炒) 石蓮肉(六兩
,
去心) 山藥(八兩) 白茯苓(四兩) 乳香(三錢
,
去油) 硃砂(三錢)
上為細末
,
用雄豬肚一個
,
去油淨
,
將前末藥裝在肚內
,
蒸五炷香
,
搗爛如泥
,
丸如龍眼大
,
曬乾
,
臨晚酒下一丸
。
如藥散難丸
,
加蜜少許亦可
。
暖爐解癢丸
以吳茱萸裝滿牛膽內
,
陰乾
,
去膽皮
,
將茱萸研末
,
煉蜜為丸
,
如龍眼小核大
,
納陰戶可以解癢
,
其暖如火
。
補元起潛秘製神丸
人參 魚膠(赤石脂拌炒) 枸杞子(各八兩) 鹿茸(酥炙透) 山萸肉(炒) 杜仲(炒
,
斷絲為度) 韭子(炒)淫羊藿(去邊
,
羊油炙) 雄蠶蛾(焙乾
,
去頭
、
足
、
翅) 沙苑蒺藜 鹿角膠(各四兩) 赤何首烏(各十兩
,
切片
,
此二者俱要大而鮮者
,
黑豆九蒸九曬) 五加皮 蔥子(炒) 巴戟天肉 野薔薇子 淮生地 肉蓯蓉(酒洗鱗甲淨) 覆盆子(各三兩) 大茴香(一兩
,
炒) 羚羊角(四兩
,
鏟末用) 破故紙(六兩
,
炒) 川牛膝(酒洗焙乾) 益智(炒) 遠志肉(甘草水浸
,
炒) 當歸身(酒洗焙乾) 桑螵蛸(焙乾
,
各二兩) 黑驢(內外腎一具全副
,
用水洗淨
,
黃酒煮熟
,
切片
,
新瓦焙乾為末
,
不可爛) 黃狗內外腎(五具全副
,
用水洗淨
,
黃酒煮熟
,
切片
,
新瓦焙乾為末
,
不可爛) 鴿蛋(百枚
,
酒煮
,
切片
,
焙乾為末
,
帶殼用) 大鱉頭(一個
,
連頸至甲邊切下
,
微用酒煮乾
,
為末) 哺退雞蛋(七枚
,
帶殼酒煮
,
焙乾為末)
上三十七味
,
各依法制為末
,
煉蜜
,
和鹿角膠為丸
,
如梧子大
,
每服三錢
,
每早晚二服
,
以酒送下
。
至一月有奇驗
,
若能久服
,
弱體變強
,
筋骨精壯
,
服四十日即止
,
故早晚二服也
。
如得常服
,
則晚不必服
。
此係太內秘方
,
外加海狗腎一具
、
附子(制好)二兩
,
其效更速
。
又用人云
:
鹿角膠一味
,
換石斛四兩
,
酒浸一宿
,
蒸
,
曬乾為末
,
桑螵蛸當用四兩
,
用桑葉煎湯
,
拌濕過宿
,
上下用桑葉鋪蓋
,
蒸一炷香
,
焙乾為末
,
瘦長者方真
。
種子宮神方
生附子 紫蘇 甘草 甘遂 薄荷 樟腦 陽起石
上七味各一錢
,
共研細末
,
用新瓦杯入藥末在內
,
又蓋一新瓦杯
,
上下合緊
,
旋轉無縫
,
用米醋調面封固其口
,
入炭火內
,
先試微火
,
後加旺火
,
煉一炷香
,
其丹升於杯上
,
去火存性
,
即行取下
。
外加麝香一分
、
冰片一分
、
蟾酥一分
,
共研細末
,
搗大蔥白取汁
,
同蜜為丸
,
如綠豆大
,
以鉛粉為衣
,
收干
,
入錫瓶內
,
黃蠟封口
,
每於未申之時用一丸
,
加津唾
,
將丸於龜頭上擂丸為度
,
不可入於馬口
,
臨行時用溫水洗去
,
然後行事
,
出爐片刻
,
復入即解
,
此經久種子之良方也
。
雙美丹
母丁香(二錢) 紫霄花(三錢) 桃毛(一錢) 麝香(三分) 紫茄花(鮮
,
一兩
,
曬乾) 真鴉片(一錢) 白龍骨(二錢
,
火鍛) 石榴皮(乾燥
,
三錢) 鎖陽(一兩
,
酒浸三日
,
曬乾)
上九味為末
,
用白蜜為丸
,
如芡實子大
,
以右手中指入爐中少停
,
交戰用九淺一深之法
,
不用解
,
即名美人一錠金也
。
雀兒餅
專治男子諸虛百損
,
五勞七傷
。
暖丹田
,
添精髓
,
壯元陽
,
滋腎水
,
種子之仙方也
。
菟絲子不拘多少
,
酒淨
,
蒸一晝夜
,
用好酒時時曬蒸爛
,
取出搗成膏
,
為餅
,
焙乾為細末
,
用雀卵清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日七十丸
,
空心送下
,
年至五十及痿者
,
每菟絲子末一斤
,
加天雄四兩(附子制之得法則可
,
若雲天雄則斷不可也)
,
以麵裹
,
火煅熟
,
削去皮臍
,
切成四片
,
童便浸透
,
慢火焙乾
,
入菟絲子末同服之尤妙
。
神效洗方
(程梓園驗方)
鎖陽(一錢) 陽起石(二錢) 蓽茇(一錢五分) 石榴皮(五錢) 淫羊藿(一錢) 紫霄花(一錢五分) 蛇床子(一錢) 生附子(一錢)
長流水七碗
,
煎三碗
,
早晚洗
,
如冷再熱
,
再洗每日洗三
、
五次
,
陽事大起
,
妙難盡述
。
又洗陽方
蛇床子 地骨皮 紫荊皮 紫霄花 防風
甘松
、
烏梅肉
、
藿香
、
川椒(李相傳仇方)
,
痿加丁香三錢
,
鴉片三錢
。
九種藥等分各一兩
,
研細末
,
每一次將藥末一兩投入夜壺滾湯內
,
用小竹籤攪勻
,
浸陽物放入壺中二
、
三刻
,
候湯溫冷方止
。
次晚將壺於銅鍋上溫熱
,
如前浸洗
,
七日後另換
,
浸時洗更好
。
制環方
照前方
,
用黑鉛三斤溶化
,
投入前藥一種
,
藥過取出冷定
,
埋土一宿
;
再溶化
,
又入藥一種
,
取出冷定
,
埋土一宿
。
如此九次
,
九藥俱盡
,
每種藥三兩
,
足一圈
,
次打成鉛條制環
,
合前藥九種
,
同煮鍋內
,
定三炷香取出
,
埋地一宿
,
安在瓶內封固
,
用時取出
。
十精丸
枸杞子(天之精) 地黃(地之精) 甘菊花(日之精) 茯苓(月之精
,
人乳浸一宿) 天冬(星之精) 菟絲子(金之精) 肉蓯蓉(水之精
,
酒浸一宿) 川椒(去子
,
火之精) 山萸肉(土之精) 官桂(木之精)
各等分兩為末
,
麵粉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服二十丸
,
空心淡鹽湯送下
。
此藥平淡
,
無忌又無毒
,
不問老少
,
服之大有精神
。
又 緊乾妙方
用綠皮生柿子
,
剝皮來用
,
不拘多少
。
用好南酒浸透
,
掛在無日色處風乾
,
每一兩用五味子十粒
,
生白礬四錢
。
共研極細末
,
以吐津為丸
,
如圓眼大
,
先一
、
二時入爐內
,
緊妙難言(少加麝香)
。
杏花天方
菟絲子 蛇床子 五味子 陽名子
各一兩為末
,
酒糊丸
,
綠豆大
,
無有不效
。
能治老人陽痿不堅
,
功力最大
。
引動春
百花蕊(曬乾
,
一兩) 柳絮花(三錢) 鬧羊花(三錢) 紫霄花(三錢) 麝香(一分)
共研細末
,
用一錢於酒
、
茶內或飯內
,
則其情自動矣
。
玉燕投懷膏
用真川附子一個
,
重二兩外者
,
用竹籤鑽眼孔
,
四周上下鑽遍
,
以黃酒半斤
,
統貯瓷罐內
,
煮一炷香
,
不可多煮
。
虎脛骨二錢(酥炙)
、
真沉香二錢
、
真紫霄花一錢
、
龍骨一錢
、
麝香三錢
、
海螵蛸二錢
。
先將此六味研極細末後
,
和附子搗如泥
,
分作四十丸
,
不可增減
,
每常可用一丸塞在臍中
,
外用膏藥圈封固
,
免其泄氣
,
如欲泄
,
須三日前先去此丸
。
陰陽大造丸
用初已連蠶蛾一對
,
將地下肥蔥一枝不可拔起
,
去尖
,
將蛾不可拆開
,
塞入蔥管內
,
以線扎固蔥尖
,
俟蔥略有黃色取起
,
掛透風被蔭處
,
不可見日
,
等蔥乾透酥脆取下
,
碾為細面
,
加當門子等分裝好
,
不令出氣
。
用時將少許津塗龜弦上
,
片刻即起
。
欲解
,
用朝松羅茶葉嚼爛
,
以唾嚥下即解
,
二人俱要吃
。
暖臍膏
母丁香不拘幾個
、
川附子一兩
,
煎數次
,
研末
,
入麝香少許
,
如豌豆大
,
置平常膏藥內
,
貼之臍上行事妙
。
助陽丹
黑芝麻(一斤
,
要皮肉俱黑者) 淫羊藿(一斤
,
羊油酥炙
,
銅刀去邊毛
、
梗)
共為末
,
搗爛
,
蜜丸如彈子大
,
每日清晨服一丸
,
鹽湯下
,
久戰不泄
。
十三太保
龍骨(一錢
,
酥炙) 柏子仁(一錢
,
去油) 母丁香(一對) 當歸(一錢) 熟地(一錢) 虎骨(一錢
,
酥炙) 肉桂(一錢) 鎖陽(一錢) 附子(一錢
,
蔥煮) 茯神(一錢) 鹿茸(六分) 仙茅(一錢) 全體肥短人參一枝
上十二味藥
,
水一碗
,
煎八分
,
渣煎六分
,
用布將渣絞乾
,
共合一處
,
微火熬至四分
,
入茶鍾內
,
用人參浸藥汁內
,
重湯煮之
,
汁干為度
,
取參風乾
,
用第一次新下熱雞蛋一個
,
穿一小孔
,
去內黃白
,
放參在內
,
以桑皮紙封固
,
與母雞抱
,
俟蛋裂為度
,
大約抱雞須六
、
七隻為妙
,
喂母雞用黑芝麻
,
黑料豆炒熟
,
打碎拌以硫黃喂之
。
吃參一分
,
可當一兩
。
服此參分余
,
助陽堅久
,
久戰不泄
。
還元固本蛋
用小母鵝七隻
,
長大頭生雞蛋七個
,
第一日用三斗白米煮
,
蛋熟成飯取起
;
第二日再用三斗米
,
添蛋一個同煮
,
共二蛋
;
第三日再用三斗米
,
添一蛋同煮
,
共三蛋
。
以至七日
,
共煮過七蛋
。
第八日吃第一蛋
,
第九日吃第二蛋
,
以至十四日
,
吃盡七蛋
,
陽物堅久
,
長大一倍
,
有三倍之功
,
添精長髓
,
久戰不泄
。
久戰方
(試驗)
番木鱉子(三十個
,
用麵裹
,
茅草里燒灰存性) 炒黑山梔(三錢) 蟾酥(三錢)
共為末
,
銀盒裝好
,
貼身溫帶
,
不可冷放出氣
,
每用三釐搽龜莖上
。
生髮
:
側柏葉不拘多少
,
陰乾
,
和油塗之
,
其發驟生且黑
。
滑陽
:
榆白皮曬乾為末
,
凡行事艱澀
,
以津調少許抹玉莖上易入
。
玉容散
白殭蠶(三錢) 白附子(二錢) 豬牙皂角(四兩) 藿香(三錢) 陀僧(五錢) 三奈(五錢) 白芷(五錢) 麝香(少許)
共為末
,
每日酒調
,
洗面如玉
。
香玉散
白檀 排草
各一兩為末
,
暑月汗出常用
,
傳身遍體生香
。
壯陽
:
用天蘿子
、
韭子
、
蒜子
、
蔥子
、
蘿蔔子
,
以韭菜地白頸蚯蚓一條
,
照蚯蚓所重分量
,
即與前五子等分
,
煎湯
,
俟水溫時
,
將陽浸在湯內
,
一鍾熱茶時候取出
,
次日紅腫不妨
,
三日消好則壯大矣
,
不可再泡
,
恐長大不止
。
紅粉妝
杏仁(去皮
,
二錢) 滑石(二錢) 輕粉(二錢)
共蒸過為末
,
入冰片五分
,
胭脂調勻
,
曬乾
,
洗面畢
,
雞子清調搽臉
,
紅膩動人
。
生光散
密陀僧(如金色者
,
一兩)
研極細
,
用乳或蜜調和如薄糊
,
每夜略蒸熟
,
搽面
,
次早洗之
,
半月後面如玉鏡
,
兼治鼻渣
,
宮中第一妙方
。
洗面如童
:
大棗(七個) 黃柏(三錢) 木瓜(二錢)
各炒勻
,
煎湯洗面
,
旬日後容面如童
。
容面
:
好水粉(五錢) 白果(十個)
共搗爛
,
搽面如桃花色
。
桃花粉
宮粉(十兩) 密陀僧(二兩) 銀硃(五錢) 白芨(一兩) 寒水石(二兩) 麝香(一錢)
共為末
,
雞子清調瓷罐
,
蜜封蒸熟
,
取出曬乾
,
再研細極
,
水調搽面
,
顏色如桃花
。
梨花妝
宮粉(十兩) 密陀僧(二兩) 輕粉(五錢) 蛤粉(五錢) 白檀(二兩) 麝香(一錢)
共為細末
,
每日雞蛋清
,
和水調搽
,
面色如梨花
。
香油
油(二斤) 白芷 甘松 三奈 細辛 藁本 紫草(各五錢) 排草(一兩) 威靈仙(四十條) 鹿角菜(二兩) 合油(二錢) 丁香(二錢) 廣零(五錢)
共入油內
,
隔湯煮四炷香
,
再曬七日
,
加冰片一錢
。
香茶餅
孩兒茶(四兩) 桂花(一兩) 薄荷葉(一兩) 硼砂(五錢)
甘草膏做餅
,
口含嚥下
,
美味香甜
。
遍春宮
母丁香(八粒) 鴉片 蟾酥(各二錢) 麝香 白芨(各五錢)
共為細末
,
燒酒調
,
丸如桐子大
,
行房事化開擦玉莖上
,
久戰不泄
,
不必解
。
百聲嬌
遠志肉 蛇床子 五倍子(各三錢)
共為細末
,
每用五釐
,
津調肚臍上
,
可久戰
。
玉容肥皂丸
白芷 白附子(各五錢) 白芨 白蘞 白檀香 茺蔚子(各一兩) 排草(三兩) 白丁香 冰片(各一錢) 丁香(五錢) 麝香(七分 蘇合油(二兩) 肥皂(二斤)
共為丸
,
鹽
、
酒蒸爛
,
加蜜大丸用
。
固精丸
小茴香(二錢) 柏仁 白朮 黑附 桂心(各三錢)
共為丸
,
空心溫酒下
,
每日三服
。
雙美丹
細辛 螵蛸(各三錢) 母丁香(二個) 川椒(十四粒) 龍骨(三分) 大附子(三分)
上共蜜丸
,
如豆大
,
燒酒調塗龜頭上二三
。
永春果
白果(一斤
,
去殼) 母丁香(打碎
,
一錢) 麝香(一錢)
以乾燒酒二斤
,
用瓷瓶將藥放入袋內
,
入燒油瓶內
,
再將燒酒灌入
,
封固瓶口
,
文武火隔湯煮
,
以酒干為度
,
用時一更一枚
。
暖爐丹
青木香(五分) 麝香(三分) 木鱉子(九個)
為末
,
煉蜜為丸
,
入陰戶內
,
彼此甜美不泄
。
倒提金
吳茱萸 青木香 硫黃 麝香
各為末
,
津調入陰
,
女必戀戀
。
悄悄緊
石榴皮 菊花葉 柿子蒂 海棠樹皮 白礬
各等分
,
水一碗
,
煎八分
,
溫洗陰戶
,
如童女物
。
雙美丹
蛇床子 龍骨 丁香 沉香 云香(各一錢二分) 廣木香 輕粉(各一錢) 桂心 細辛 枯礬 麝香(各三分)
為末
,
蜜丸如黃豆大
,
金箔為衣
,
晚飯前用一丸
,
入陰戶妙甚
。
揭被香
沉香(三錢) 木香(三錢) 檀香 速香 蛇床子(去衣微炒) 丁香 龍骨 紫霄花(酒洗) 遠志肉(甘草水煮
,
去心) 蓽茇(去蘆
,
去心) 川椒(去子) 排草(去排) 桂心(去蒂) 白芷(各三錢) 麝香 蘇合油 安息香 吳茱萸(去蘆) 蟾酥(乳汁化
,
上各一分) 枯礬(少許)
共為末
,
煉蜜為丸
,
如蠶豆大
,
焙乾
,
用黃蠟收好
,
臨時入戶一丸
,
衣香七日不散
。
香盡春歸
用韭菜地上的蚯蚓四十九條
,
盛瓷碗內
,
以鉛粉五錢研末
,
篩蚯蚓身上
,
候粉黃色
,
取起蚯蚓放之
,
和麝香五分
,
唵叭香
、
上好真水安息各二錢
,
以火酒研為泥
,
內用上好香料候乾點之
。
男人聞之
,
其物即起
,
女人聞之
,
其心則思
,
香盡則止
。
通宵樂
用活耗子七葉
,
肝取出
,
裝豬膽內
,
帶膽水煮
,
煮熟取出
,
陰陽瓦焙酥
,
捶碎
,
用前膽水為丸
,
不可出氣
,
棉花包
,
塞耳內
,
陽物即起
,
萬戰不泄
,
取肝丸出則泄
。
外洋進陰上閨中鐵柱杖
(珍藏不可輕傳)
紫霄花(五錢) 木通(五錢) 陽起石(三錢) 透明雄黃(五錢) 吳茱萸(二錢) 桑螵蛸(一對) 黃狗腎(一對) 晚蠶蛾(十二個
,
生子者佳)
上藥共為細末
,
化蠟為丸
,
如芡實子大
,
欲交合早一時辰
,
握於掌中則陽堅久
。
雙羊腎
生羊腎(一具) 沙苑蒺藜(四兩
,
隔紙微炒) 淫羊藿(四兩
,
銅刀去邊毛) 穿山甲(四兩
,
要真) 桂圓肉(四兩) 薏苡仁(四兩)
用滴花燒酒二十斤
,
浸三
、
七日
,
隨量時時飲之
,
種子延年
。
醉仙蝦
附子(五錢
,
甘草湯煮) 肉桂(五錢)
煎濃湯一杯
,
摻以滴花燒酒一斤
,
將活大蝦浸透
,
曬乾
,
屢浸屢曬
,
展盡酒汁
,
收好
,
服二
、
三枚
,
久戰不泄
。
暢春丹
大附子(一個
,
重一兩五錢) 母丁香 蟾酥(火酒浸化
,
或人乳煅化亦可) 淫羊藿 蛇床子 紫霄花 甘草 破故紙 (以上各四錢) 肉桂(二錢) 人參(五錢) 鎖陽(五錢) 麝香(一分)
研極細末用
,
鹿角膠三錢(溶化)
、
白芨末三錢
,
合前藥和勻
,
杵成粗條
,
用瓷瓶收
,
須用午時吐津
,
磨藥二分
,
搽龜莖上
。
再余藥塗臍內
,
臨睡時用溫水俱要洗去
。
益春丹
鴉片 蟾酥(各一錢) 冰片 麝香 肉桂(各五分) 母丁香(一個) 五倍子(五分)
共為細末
,
用雞子清為丸
,
如綠豆大
,
用時火酒化開
,
敷龜頭
,
臨行時用溫水洗去
,
用甘草水解
。
春趣宜人膏藥
川附(一個
,
重一兩六錢
,
切片) 巴戟天(二錢) 肉桂(二錢) 母丁香(一錢) 鎖陽(二錢) 肉蓯蓉(二錢
,
將米泔水浸去鹽味) 蓽茇(一錢五分) 吳茱萸(一錢五分) 仙茅(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生地(三錢)
將麻油一斤
,
入十一味油內浸二日
,
煎枯
,
去渣後
,
入鉛粉八兩收成
。
後加鴉片
、
蟾酥
、
麝香
、
牛黃
、
龍骨
,
離火加各二錢
,
將大紅緞攤貼臍上
。
萃仙丸
沙苑蒺藜(出同州紅黃色好
,
瘦薄者不用
,
四兩為末
,
四兩煎成膏) 芡實(四兩) 白蓮蕊(四兩
,
金色者好
,
赤白者不用) 覆盆子(二兩
,
酒浸蒸曬) 菟絲子餅(二兩
,
新肥者好) 山萸肉(四兩
,
淨酒浸
,
九蒸九曬) 川續斷(二兩
,
打斷
,
有煙者好
,
酒浸一宿
,
曬乾) 枸杞子(二兩
,
甘州鮮潤者好) 真龍骨(五錢
,
五色者佳
,
以童便淬七次
,
若欲種子
,
以金櫻子膏二兩代之)
外用蜜十兩煉熟
,
共為末
,
淡鹽湯下三錢
,
忌行房事四十九日
。
還少丹
熟地黃(二兩
,
九蒸九曬
,
不見鐵器) 甘枸杞(二兩
,
紅小鮮明者好
,
去枝梗
,
酒潤搗爛) 山藥(一兩五錢
,
白色者) 牛膝(二兩五錢
,
去蘆
,
酒拌蒸熟) 遠志肉(一兩
,
甘草湯浸一宿
,
去骨曬乾) 山萸肉(一兩
,
酒潤
,
揀去核
,
慢火焙乾) 白茯苓(一兩
,
去皮筋
,
乳拌) 巴戟天(一兩
,
酒浸一宿
,
去心) 石菖蒲(一兩
,
刮去皮毛
,
微炒
,
不見鐵器) 杜仲(一兩
,
削去粗皮
,
鹽
、
酒拌炒
,
去絲) 五味子(一兩
,
蜜水浸蒸) 蓯蓉(二兩
,
酒浸一宿
,
刷去浮甲
,
劈破
,
去心中白膜) 楮實子(一兩
,
水淘去輕浮者
,
酒浸一日
,
焙乾) 或加何首烏(四兩
,
更妙) 大茴香(一兩
,
去子
,
鹽水炒)
上為細末
,
煉蜜同棗肉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溫酒或鹽湯下
。
食前日三服
,
五日覺有力
,
十日精神爽
,
半月氣壯
,
二十日目明
,
一月夜思飲食
,
冬月手足常溫
,
久服令人身體輕健
,
筋骨壯盛
,
光澤不老
。
更看體候加減
:
如熱加山梔仁一兩(微炒)
;
心氣不寧加麥冬一兩(去心)
;
少精神加五味子一兩
;
陽弱加續斷一兩(酒浸一周日
,
焙乾)
。
大補心脾腎胃
,
一切虛損
,
神氣俱耗
,
筋力頓衰
,
腰腳沉重
,
肢體倦怠
,
血氣羸乏
,
小便滯濁
。
常服固齒
,
無瘴瘧
,
婦人服之
,
容顏光澤
,
暖子宮
,
去一切病
。
此方緩補心腎脾胃
,
正合
《
內經
》「
勞者溫之
,
損者溫之
」
之義
。
前劉無方
桑椹(一斤) 沙苑蒺藜(一斤) 甘枸杞(一斤) 魚鰾(一斤) 肉蓯蓉(半斤) 菟絲子餅(一斤) 何首烏(一斤) 黑豆汁(一斤)
保元鎖真至寶錠丹
紅山梔仁(用好火酒浸一炷香
,
曬乾
,
如此三次為度
,
三錢) 真鴉片(三錢) 上揀人參(二錢) 真蟾酥(二錢) 真麝香(五分)
以上五味為細末
,
再加真川椒(三錢) 川吳茱萸(三錢)
,
熬膏成
,
將藥和為小錠
,
金箔為衣
。
固精不泄膏
胡椒(二錢) 川椒(三錢) 麝香(一錢) 蟾酥(一錢) 鴉片(一錢) 大附子(五錢
,
不見火) 風茄子(五錢) 石燕一對(火酒煉過
,
再用火酒煮透) 蛤蚧(一對
,
火酒煮乾為末)
共為細末
,
和勻
,
以白芨打糊
,
調末藥三錢為膏
,
臨用以絹縛左手寸口
,
少時即泄
。
此藥用瓷罐封貯
,
不可令氣泄
,
一料可用數次
。
又方
:
用雌雄狗膽各一枚
,
傾出和勻
,
加川椒
、
肉蓯蓉各三錢
,
研極細末
,
和勻
,
仍入膽內縫固
,
掛風前陰乾
,
臨用時以津化一
、
二釐於龜頭上
,
欲止
,
扯出稍冷
,
復入即泄
。
又方
:
用雄狗膽一個
,
入鱉頭末一個
,
陰乾
,
如前方用法
,
入爐脹滿
,
冷水解
。
養龜方
硫黃一兩溶化
,
以上好硃砂一兩
,
研極細末
,
攪勻
,
藏綾帶內
,
束根上
,
妙不可言
。
煮鉛圈法
人參 附子 乾薑 肉桂 丁香 川椒(各二錢) 蛇床子(一錢) 硫黃(一錢五分)
以火酒二碗
,
煮乾為度
。
封臍膏
甘草 甘遂 麝香 蔥汁
丸為皂子大
,
納臍內
,
用膏藥封之
。
揭被香
零零香 甘松 三奈 木香 沉香 白芷 木通 蛇床子(各一錢) 紫霄花 枯礬 海螵蛸(各五錢) 丁香 麝香 冰片(各一分)
蜜丸如黃豆大
,
每用一丸納戶內
。
白綾帶
大附子 淫羊藿 蛤蚧 陽起石(提七次) 蟾酥(一兩) 上各等分 麝香(二錢)
共為細末
,
入綾帶內
,
束根上
。
白果方
用白果浸燒酒
,
加麝香少許
,
每服一
、
二枚則堅
。
煮線方
白蓮鬚汁 安息香(五錢) 附子(三錢) 猴姜(一兩)
同煮
。
合歡酒
男用磁石(即引針石也)三分
,
以糯米細粉一撮
,
入銀鍋內炒
;
女用針沙(沙在針店買)三分
,
以細麩皮一撮
,
亦入銀鍋內炒
。
臨晚各用滾酒沖在碗內
,
澱清
,
服酒去渣
。
春心動奇方
蟾酥 胡椒(各二錢) 官桂(五分) 麝香(三錢)
共為末
,
用時取一
、
二釐吐津調敷龜頭上
,
臨行房用水洗去
,
大妙也
。
用米湯一碗即解
。
又方
:
蟾酥(一錢) 乳香(五分
,
焙去油) 甘草末(三分)
用人乳為丸
,
如黍米大
,
照前方用法
,
亦用米湯解
。
又方 蛤蚧 海馬(各一對) 石燕(一對
,
要三錢重者) 丁香 大附子 川椒 胡椒(各三錢)
共為末
,
以好酒一斤
,
子蝦一百對(去頭
、
尾
、
腳)入藥
,
並酒內煮蝦
,
酒煮乾加麝香末
、
沉香末各三分
,
拌蝦陰乾
。
臨用時飲酒一盞
,
食蝦一隻
。
如欲解
,
食南棗一枚即解
。
解春心動泄藥
南棗(二百個) 芒硝(二兩)
俱入水煮乾
,
曬過
,
每次食一個必泄也
。
緊陰物
石榴皮 飛礬 五倍子
等分
,
每次放二錢
,
於湯內洗
,
又取一錢於指甲
,
入牝中
。
種子奇方
照原單開出
,
能服二料
,
其功無窮
,
至所云神咒亦不甚解
,
姑存其說
。
大棗(一斤) 蓮肉(四兩) 芡實(四兩) 甘草(三錢) 小紅棗(二斤) 薏苡仁(四兩) 大茴香(五錢) 白洋糖(斤半) 白菊花(四兩) 黑芝麻(半升) 小茴香(五錢)
煉蜜為丸
,
如龍眼大
,
每日空心服一丸
,
滾白湯下
,
忌生冷
,
先虔誦文殊菩薩神咒一遍後
,
服此丸
,
男女俱服
。
神咒
:
噓
,
靜不可思議
,
境了無容存發機
,
斷一性希
,
無分無合
,
不即不離
。
咄
、
咄
、
咄(音篤)
,
咦
、
咦
、
咦(音移)
,
無住大定沒那移
,
清淨本然絕變易
,
恆無染著自恬如
。
常泯終始
,
頓徹端倪
,
般若(音缽惹)
,
妙悟永如如
,
咄噓
。
金鎖玉連環
當歸(二兩) 熟地黃(二兩) 川牛膝(二兩) 鎖陽(一兩五錢) 厚杜仲(二兩
,
薑汁炒去絲) 枸杞子(二兩) 白茯苓(二兩) 山茱肉(二兩) 懷山藥(二兩) 石斛(一兩五錢) 天門冬(一兩五錢) 麥門冬(一兩五錢
,
去心) 防風(一兩五錢) 真羌活(一兩五錢) 陳皮(一兩五錢
,
去白) 知母(一兩五錢
,
酒炒) 白朮(朝東壁土炒
,
一兩五錢) 龍骨(火煅
,
一兩五錢) 紫霄花(一兩五錢) 黃耆(一兩五錢
,
蜜炒) 淫羊藿(剪去邊
,
羊油炒
,
一兩五錢) 甘草(五錢
,
蜜水炒) 上好肉桂(一兩五錢) 厚黃柏(五錢
,
酒浸炒) 五味子(揀去梗
,
五錢) 巴戟(去骨
,
二兩五錢) 牡蠣(酒煅
,
一兩) 破故紙(五錢) 紫桑椹(二斤) 圓眼肉(八兩) 肉蓯蓉(二兩五錢
,
酒洗去甲)
上藥制過
,
絹袋盛之
,
裝入壇內
,
放上好燒酒五十斤浸之
,
夏浸七日
、
冬浸二十一日
、
春秋浸半月方用
,
可早
、
午
、
晚三次量飲
,
藥渣濾出
,
曬乾為末
,
煉蜜為丸
,
如桐子大
,
每早空心服三錢
,
淡鹽湯送下
,
忌食牛
、
犬
,
延年育子
,
不可限量其功
。
周王百子丹
黃金切莫傳
,
白玉休輕換
,
名為無價寶
,
方號養生丹
,
識者同觀覽
,
有價難回換
,
功成萬萬般
。
添腎水
、
助元陽
,
用一味破故紙
,
肉蓯蓉
、
人參為伴
,
乾山藥
。
蓽澄茄
、
巴戟同鑑
,
何首烏蒸曬二
、
三遍
,
川椒去白
,
金墨除煙炒去煙
,
山茱萸取肉
,
須用川續斷
、
當歸
,
酒浸
,
須用心茯苓
、
蒸遠志
,
浸益智
,
同然
,
共細辛
,
泡陳皮
,
入青鹽
,
各味平稱
,
細研
,
煉蜜為丸
,
如獨蒜
、
鹽
、
酒
,
清晨服一丸
,
常服二七身康健
,
保養身全
,
此方名喚一枝花
,
養得靈龜粗大堅
,
夜三女能周戰
。
破故紙 肉蓯蓉 人參 山藥 蓽澄茄 巴戟 何首烏 川椒 金墨 山萸肉 川續斷 當歸身 茯苓 遠志肉 益智仁 細辛 陳皮 青鹽
以上各一兩
。
暖腰神方
淫羊藿(四兩) 破故紙 花椒 蘄艾(各二兩)
俱為粗末
,
或絹或緞
,
照暖腰式做成行藥
,
兼絲綿橫直行之
,
毋使走移
,
縛腰中
。
四十以前
,
半月見功
;
五十以後
,
一月見效
。
長龜方
小茴香(八錢) 柏子仁(一兩二錢) 白朮 黑附 桂心 炮姜(各八錢)
共為末
,
空心溫服二錢
,
日三服
,
七日不能容
。
移心至寶丹
用天王補心丹一丸
,
入房時
,
左手緊緊捏著
,
須去指甲
,
方能捏得嚴密
,
若泄氣則不驗矣
。
須護以銀盒
,
鄭重其事
,
則心有所注
,
火不易泄
,
自然堅固長久
,
妙極
。
內服補中益氣湯
,
加肉蓯蓉
、
枸杞子更妙
。
如不用移心至寶丹
,
即單服益氣湯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