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籍
  2. 孟子全图
  3. 孟子全图

孟子全图

孟子

全图序

孟夫子之道,星炳日悬,岂待图而后传之?所行于世全图自嬉戏礼容之福,以至齐梁时事。之间,具考徧载,一披啚,始终可得而悉。至若吾不遇兽侯,天之一言,可似断夫子一生之遭遇。还辙之日,闻乐正子为政,喜句不寐,记此事,稍似慰我道之湮沦。修道之士,时披此卷,则仰英气于万世,庶几 。

孟子总赞

忠信岩岩,泰山巨镇。学本宜思,道宗尧舜。

仁义七篇,以承三圣。排斥异端,扩𭛁善性。

存理遏欲,拨乱反正。扶植弘毅,功与禹称。

配食庙庭,千载垂训。

孟谱云:孟子生三岁,丧父激公,宜母氏有贤德,始舍墓,次舍市,三迁学官之傍,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母喜,遂居之。

贤哉孟母,教子 方。三迁择里,学官之傍。

嬉𭟼礼仪,乃役俎豆。退逊雍容,异乎群流。

孟子少长就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曰:自若也。贯以刀断绩,勉厉其学。孟子惧,动学不息,遂成大儒。

爱子之心,天地同德。视学无成,以刀断绩。

勉之至矣,励之以严。学勤不息,遂成大贤。

孟子问:

子思

牧民之道何先?曰:先利之。后对惠王言仁义而不言利,仁 正所以利之也。推本言之,传自尧、舜,至

孔子

、曾思、孟子而止焉。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曾思

孟轲

,道传一统。

以利牧民,推行仁 。言固殊运,理实一致。

梁惠王以礼聘孟子而问利国,故孟子告以行行义以救其弊。

惠王招贤,卑礼厚币。富国强兵,其心在利。

孟子见之,对曰仁义。拔本塞源,以救其弊。

梁惠王立沼上,顾鸿雁麋鹿,问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一言之间,理欲判矣。

游观之乐,当同乎民。鸿雁麋鹿,独善其身。

沼上之对,贤者后乐。一言之微,人欲以遏。

齐宣王欲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既卑之而告以王道,复指以羊易牛之心,可以保民,欲其扩充以行王道也。

舍牛易羊,以小易大。百姓之言,宜乎我爱。

不忍之仁,好生恶死。能推是心,可以王矣。

齐宣王因孟子止毁明堂而问王玫,孟子举文王治政与大王之好,虽天理人情所有,但能公同乎民,为尽善也。

明堂之设,巡狩所止。欲行王政,何必议毁。

王歧之施,同行异情。从民所好,天理昭明。

鲁乎公先淂乐正子,欲见孟子,后沮于臧仓而不果见。及孟子闻之,但诿之于夭,而不责于人也。

乐于见贤,乐正所使。上于不行,臧仓所沮。

行或不行,关乎时运。遇或不遇,皆天所命。

当时功利说盛,不知圣贤功用之大,彭更见国君尊养之至,故有车从泰多为问,孟子答以事合乎道,不为过也。

道尊列国,徒御众多。诸侯传食,礼不为过。

贤才用世,其功不少。继往开来,有光吾道。

公孙丑疑孟子加齐卿相,得位行道以动心,孟子极言养气、

知言

之功。盖孔子之圣,不假乎养气、知言,孟子必学乎此而至圣。

心之不动,养气知言。功交培养,天若泰然。

孔子之圣,不假言气。孟子之心,学而可至。

孟子为卿,出吊于𬛍王,使大夫王𬴐辅行,往返齐滕,禾尝与言行事。公孙丑疑问,孟子答:人事既以治,交何言哉?

予使他邦,有正有辅。正举宏纲,副承制数。

既泩而旋,无失吾言。待小人礼,不恶而严。

滕文公为世子,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但众人蔽于欲而不充,尧、舜则无欲而充其性耳。

人性之善,原出于天,尧舜不夫,理淂其全。

众人之愚,私欲所累。扩而充之,至同一理。

孟子自齐葬。鲁反齐,止𫲓充 治棺至此,问曰:木若以美?孟子答曰:非持观美,在乎得为自尽,以快人子之心而已。

葬母反齐,过𫲓而止。充 问棺,木若以美。

送终之礼,棺椁衣衾。得为自尽,方快人心。

孟十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留意诚矣。又言养弟子以万锺,为国人矜式,以利诱之,故拒不受。

致臣而去,为道不行。

王来

就见,留之以诚。

养以禹钟,为国矜式。以利诱之,于义何淂。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天子若有不豫色然,尝闻君子能不怨尢。孟子答以时之不同,兴王之期巳过,子治之具在我,又何不豫哉?

去齐之忧,其道不遇。充虞问之,答时有异。

乱极当治,数则有余,平治之具,舍我其谁。

孟子因公都子问好辨,既言不得已,复以治乱迭兴,自尧至周,世道哀,孔子惧,作

春秋

。扬墨盛,孟子惧,正人心,圣贤救正立法,岂淂巳哉?

辨不得巳,为世哀薄。孔子惧之,春秋是作。

圣王不兴,道乱杨墨。惑世诬民,仁义充塞。

圣贤救世,辞辟之严。异端息灭,王道千平。

公行子有子之丧,盖大夫王𬴐以君命往吊,诸臣皆与𬴐言,孟子独不与𬴐言。王𬴐不悦,孟子以朝廷之礼晓之。

相与往吊,有命自君。不相与言,恐失其身。

我欲行礼,子敖不豫。大节未知,孰识其体。

孟子闻乐正子为政,喜而不寐。公孙丑疑其强,有知虑,多闻识。孟子曰:其为人也,好善言,虽治天下,尚有余力也。

贤才用世,道喜得行。人欲以遏,天理斯明。

时人特疑,多闻强知。好善有余,天下足治。

孟子葬邹四基山,史传不详岁月始终。宋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别访得之县东北三十里,今墓是焉。

四基之山,郁匕佳灭。圣贤葬此,千载文明。

文明之地,秀气所钟。子孙百世,跻跻雍雍。

万历戊戍岁仲秋月,安正堂刘双松氏梓。

尾张名古屋书肆

东壁堂制本略目录记

画谱绘手本之部

北斋漫画十五,北溪漫画一,北云漫画一,珖林漫画一,蕙斋廉画五,文凤希画二,神事行灯五,富岳百景三,北斋画谱三,金氏画谱一,英勇画谱一,浮世画谱三,英泉画谱一,一笔画谱一,福善斋画谱五,浮也画乎本二,初学画子本一,武勇魁图会二,狂画苑二。

白人一首之部

艳玉百人一,永乐百人一,花蝶百人一,栖凤百人一,蓬莱百人一,今样百人一,吾妻百人一,锦叶百人一,同寸珍本一,丽玉百人一,同寸珍本一。

和书之部

本居宣长翁像一,地名字音转用例一,源氏物语手枕一,天祖都城辨一,御迁幸长哥一,历朝绍词解六,古今集远镜六,美浓乃家苞八,

古事记

传四十五,同目录三,神代正语三,新古今集抄五,词劾 合镜二,八日引日记一,花の  美一,内  の镜二,万我の比礼一,尾张乃家苞九,江户职人哥合二,冠位通考一,消息案文一,热田缘起一,伊势物语一。

将綦之部

将棋

道标

一,同指南车一,同名家友一,同金袄一,同阶梯二,同鹫抓一,同自在二。

棋经之部

棋经奕范二,棋经奕筌二,棋立手谈一,神寿后释二,玉胜间十五,直毗灵一,葛花二,万叶集略解三十,同目录二,后撰集新抄十五,同别记一,三代调类题六,  草二,三大考一,狂哥作者部类一。

训书之部

俳谐雀芝集一,同五七集五,枇杷园发句集二。同后编二,同七部集十,同类题发句集二。

诗集之部

曰本

咏物诗

三,畅园咏物诗一,

蒙求

标题咏一,金城白汤集一,三野风雅五,先友诗抄二,寒林删余一,晞发偶咏一,日下新咏一,畸人咏一,金山稿二。

经书之部

群书治要

四十七,

孝经

郑注一,同指解一,

刘向

说苑

五,同纂注十,同

列仙传

一,服膺孝语一,世说音释五,

左传

蒙求二,物数称谓一,律数杨榷二,

今世说

一,

傅子

一,六谕衍义大意抄一。

正面折之部

王由敢寸珍孝经一,

李邕

沙罗树碑一,羲之周府君碑一,信海三十六哥仙一,道风草书帖一,汉魏隶书帖一,渤海藏真帖一。

石刻法帖之部

子昂要鹤帖一,同羊公帖一,徂来大历帖一,广泽乐得帖一,夫子庙堂碑一,朱子风雪帖一,宋七君子法帖一,

欧阳询

九成宫一,早见道中记一,神术极秘卷一,双翁茶史二,

大学

参解一,

论语

参解五,

四书

片假名附四,

文选

李善

注十,星渚堂对问一,

毛诗

国字辨十,牧民忠告解一,

千字文

约说一,女  久一常语薮一,韩

文起

十。东坡自我帖一,同大江帖一,同归去来诗帖一,

董其昌

天马赋一,同众鸟帖一,同秣陵帖一,九疑山碑一,郭有道碑一,陋室铭一,敬之字一,十体千字文一。

筭法之部

玉积通考三,黜窜指南录十五。开运尘劫记一,新选尘劫记一,永乐尘劫记一,筭法工夫之锦三,周髀筭经图解五,同国字解二,万宝大通考一,早引相塲帐一。

医书之部

伤寒论

持解五,同正文一,医圣堂杂话一,医家千字文一,妙药手引草一,本朝水种方一,延寿养生谈一,养生要论一,内外要方十二,医事

古言

一,方书摘要五。

手本物之部

大桥遗帖一,同改年帖一,同池冻帖一,同今川帖一,同书用集一,同当用集一,同书札集一,同新消息一,同初学手本一,同假名手本一,同风月往来一,援山千字文一,同书通案文一,同书札法帖一,同四季文集一,同嵯峨名所一,同江户川用文一,同四季假名文一,同年中帖一,同清风帖一,同乞巧帖一,同诗哥帖一,同私用集一,物品识名二,同拾遗二,吐方撮要一,兰药镜原三,医家日记一,的治疗方一,经穴秘授一,药品考一,提

耳谈

五,

温疫论

一,同明衡往来一,同商愤往来二,同江户往来一,同江户名所一,长松贵札帖一,长雄书札集一,荒木今川状一,同赤壁赋一,行成朗咏二,空洞书翰一,尊圆亲

王古

今集序一,同笔用集一,同尺一集一,御家书札文海一,同早速千字文一,同当时用文章一,同永乐用文章一,同自在用文章一,同永代用文章一,妇女用文章吾妻锦一,同上纸一,二节诗哥撷英一。

佛书之部

圆光大师御传略赞二,菩萨戒童蒙谈抄一,釈迦应化略谚解一,

永平道元

行状图二,观音施无畏图一,现生护念之图一,宗门略列祖传四,圆戒琢磨訳一,稽古御和赞一,白隐施行哥一,釜斯几□。

字引节用之部

满字节用锦字选一,早字节用集一,同小本一,同真字附一,同大全一,手纸早引集一,天攵中星风雨考一,天攵候鉴一,晴两管规一,晴雨考(年出板)。

袋入赤本之部

松绿高砂话一,天竺德瓶谭一,今昔小町谭一,昔语丹前风吕一,先读三国小女郎一,朝茶汤一寸口切一,却说浮世之助话一,恋女房雠讨双六一,一对男时花哥川一,同后编一,西国三十三所观音图一,同顺礼哥,同略缘起二,闲居忘草二,唐士谈语一,十善戒法语一。

御经之部

心经和训钞一,高

王观

音经一,因位和赞一,菩提和赞一,因果经一,年中历谓译一,永乐古状揃一,同假名附一,初学古状揃一,同假名附一,永乐庭训往来一,同假名附一,易道早合点一,人相早合点一,滨历真砂石川草纸二,其写绘戏俤二,躾草娘庭训二,中臣被正义一,教训伊吕波哥一,小谣断金集一,道戏缘起一,永乐大杂书一,古钱价录一,煎茶早指南一,木石居头茶诀二,女今川贞操鉴一,绘本女今川一,同庭训往来三,同笑分勇者二,同曾我物语二,同大江山二,同义经记一,同忠臣藏一,同失的心一,同狐嫁入一,同名古屋于妃一,同公时一代记一,万宝年代记一,年代调法记一,松月堂百瓶三,立花当用集一,诸礼大学一,四季献立集,通俗西湖佳话四,烧物出所一,秉穗录四,彼此合符二,大日本国郡全图二,三河国全图,美浓国全图。

尾州名古屋本町通七丁月,水乐屋东四郎藏板

发行书肆

京都御幸町通姊小路上,同三条通御幸町角,同寺町通三条下,同四条通御旅町,东京日本桥通一丁目,同日本桥通二丁目,同芝神明前,同两国横山町三丁目,大坂心斋桥通北久太郎町,同心斋桥通安土町,同心斋桥通博劳町,同心斋桥通安堂寺町,尾州名古屋本町通七丁目

菱屋孙兵卫,吉野屋仁兵卫,蓍屋宗八,田中屋治兵卫,须原屋茂兵卫,山城屋佐兵卫,冈田屋嘉七,和泉屋金右卫门,河内屋喜兵卫,河内屋和助,河内屋茂兵卫,秋田屋太右卫门,永乐屋东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