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寄南昌黄次山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
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
大达国师无业公画像赞
以如是观,觉知见闻。性等太虚,卓然而存。示其身世,如空忽云。
应缘上洛,寄名李氏。在龆龀中,俨大乘器。坐必跏趺,行必直视。
十二落发,二十受具。能于诸佛,放身命处。解衣盘礴,从容笑语。
江西指佛,即心最的。初亦不然,回首乃识。如眼照物,了證无惑。
燕坐并汾,声动天壤。有所问诘,戒莫妄想。两朝致敬,累召不往。
终不得已,别道以行。盖视死生,洞若户庭。出入去来,物莫能撄。
众生拘囚,如蝇唾污。公如香象,卓立回顾。摆坏缰锁,自在而去。
公之所养,一至于兹。人英僧杰,龙章凤姿。谥曰大达,宪穆之师。
和游南台
笋舆翩追随,顿撼杂摇兀。蒙腾穿聚落,超放上巉绝。
山腰转巇崄,部曲失行列。身世逐云轻,眼力与天阔。
撞钟千指集,楼殿寄林末。同来久倦局,相向怀抱豁。
市朝昏利欲,走鹿不忘渴。公独蜕尘埃,风蝉妙脱骨。
盘桓拊孤松,松粉落金屑。谁卷青帝云,推出银蟾阙。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二首 其一
大千微尘偈,章句妙难求。公为疏通之,如海决江流。
堂堂须垂膺,漆点横清秋。十虚圆当念,三世集毛头。
平生说禅口,想见光迸浮。世间眼久灭,法宝空海洲。
年年春欲暮,禅室清香留。迷途指南车,戴恩负山邱。
愿从清凉山,威光作依投。行当方山见,跬步披衣裘。
圭粹中与超然游旧超然数言其俊雅除夕见于西兴喜而赠之
蜀客快剧谈,风味出讥诮。众中闻巴音,必往就一笑。
道人西蜀来,风度又高妙。吾家长头郎,高蹈万物表。
平生少推可,说子不知了。吾初意魁梧,一见殊短小。
篝灯款夜语,每每犯吾料。貌和华林风,气爽霜天晓。
坐令岑寂中,绝尘追騕袅。君看显与讷,出蜀亦同调。
竟如众星月,声光泼云峤。子亦当加鞭,岁月一过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