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湓江宿舟中

琵琶亭下孤舟宿,夜静风清水四围。蝴蝶梦中江月白,芦花鸣笛钓船归。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 其四

觑逻牛儿亦久如,于今正好抚怜渠。但能收放知时节,吒吒常教旁屋庐。

两僧相继而化有感二首 其一

丛席凋零空敛眉,争锋唇吻斗轻肥。叹无老宿提纲要,时有亡僧为发机。

无尽居士以峡州天宁见邀作此辞免六首 其五

亦欲便随流水出,重惟我法付王臣。回看坐睡横眠处,折脚铛儿解笑人。

游南禅

智光广大精进力,化作人间释梵宫。我亦生涯无一钵,伴公他日听楼钟。

无尽居士以峡州天宁见邀作此辞免六首 其四

五达衢头梵刹新,著书来唤住山人。折松惯扫和云石,披衲难随没马尘。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二

笑笑解衣处,酒后耳先热。笔端走精神,叶叶无差别。

报慈宣秘禅师赞

二百员衲子领袖,三十年丛林耆旧。所至楼阁森然,自然眷属成就。

诸方度脚买鞋,报慈就身剪裁。莫嫌此老无巴鼻,曾见西堂古佛来。

永明禅师真赞二首 其二

以公风神,为我律度。交神见之,是真保护。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释迦佛

指以心运,茸以针通。针针是佛,佛佛皆茸。十分月满,万国春同。

稽首真慈,生女巧中。

六世祖师画像赞 五祖

观前后身,两镜一面。左右对之,三者顿现。今非昔是,增金以黄。

昔非今是,谤沉无香。已绝死生,岂缠老少。全机现前,常明而妙。

夜江佐舟,吾今渡汝。句中之眼,如水有乳。

偈二首 其二

前朝诏住栖贤寺,雪夜逃居岩石间。想见煮茶延客处,直缘生死不相关。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

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

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

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

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次韵思晦弟双清轩

门前无俗驾,篱外有青山。不出已成趣,懒惰心所安。

鸣鸠惊午梦,意消风物闲。可怜脩竹林,遮我茅三间。

兄每缘诗来,有时忘巾冠。永愧隔壁呼,束带酬问端。

此诗可三复,句挟风霜寒。令人想见之,恨身无羽翰。

寿子一杯水,世隘轩独宽。

送能上人参源禅师

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页次:(76/82)
<< < 75 76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