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郤子中赞

师黄叔度以筑太平之基,追韩退之以策翰墨之勋。

故语妙如其浑厚,论高如其精神。超然挺特,华裾逸群。

富贵之气已如透花之春色,功名之志又如欲雨之层云。

秃巾折角,置之岩石亦不以为屈。长剑拄颐,图之凌烟亦不以为伸。

盖虚以阅世,不可得而疏亲也耶。

追和帛道猷一首

永怀山阴老,漱流味馀津。幽寻见兰丛,苍然出荆榛。

便欲即之语,忘其千岁人。归休正吾志,理顺如析薪。

夜舂博饭吃,犹胜海南民。

宿宣妙

冲虎困顿归,投枕眠烂熳。夜晴霜月苦,睡美不知旦。

日高披晓绿,万事付衰懒。百年炊黍久,强半得忧患。

起临清浅流,白发不可拣。此生终一壑,形胜已入眼。

明年定来归,茅屋并崖瞰。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

明白庵六首 其二

形与佛祖等,道致人天护。戒净福人天,心空同佛祖。

光上人送墨梅来求诗还乡

南岳有云留不住,东归结伴过湘湄。解将疏影横斜句,不换垂珠的皪诗。

癯甚鸢肩寒入画,清哉鹤骨老难医。定知入岭风烟暮,正及追胥馈岁时。

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 其一

露叶朝阳沃枣桑,暑风吹鬓荡莲香。已欣点水蜻蜓款,更觉营巢燕子忙。

翠浪舞翻争涨垄,黄云割尽想登场。小楼楯瓦谁庭院,弱柳多情故掩藏。

次韵达臣知县祈雪游岳麓寺分韵得游字

丛祠香火罢,山寺偶同游。炉拨红金涌,窗空碧缕浮。

旋敷白氎布,暖甚紫茸裘。试作吉祥卧,梦清如素秋。

题此君轩

解知无竹令人俗,日报平安候起居。所以此君揖冰雪,长吟馀翠满衣裾。

瘦行清坐搜诗处,雨叶风枝解箨初。试作小轩聊寄傲,爱君生计未为疏。

出檀衣赞二首 其二

此出檀衣,慈母授我。不敢手扑,矧敢覆卧。五十馀年,俨临清众。

寒暑不易,尽形受用。师后当知,商那和老。于母腹中,披九枝草。

次韵寄傲轩

道夫飞鸟倦知还,一钵安巢又故山。无累自然增逸兴,有名终恐废长闲。

背时生计风烟上,随意园林指顾间。应笑市朝争夺者,暗惊清镜失朱颜。

代夏均甫宴人致语一首

九龄风度照峿台,宴寝香凝画戟开。归国已倾天下耳,驻轩宜举故人杯。

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鳞志未摧。累足待公成相业,更随风驭看蓬莱。

次韵题南明山凌云阁

独上凌云百尺楼,栏干一曲一迟留。丁丁樵斧空山里,泛泛渔舟古渡头。

蔽日绿阴鸣好鸟,际天芳草牧青牛。回头城市分尘土,堪笑王孙取次游。

诗一首

独倚阑干玩野塘,俄惊节物老春光。绿杨阴密莺将懒,红杏枝空蝶不忙。

诗思漫沿芳草远,茶瓯微带落花香。那堪风雨频催促,公子王孙亦断肠。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一

辩如玄沙有边幅,韵如睦州出风骨。默然而说心自昭,八荒光明寄毛粟。

独立南荣山岳峻,临济欲倾不敢覆。笑横玉麈气如春,一堂严冷天魔哭。

寂音自赞四首 其一

窜朱崖军而生,还遭黄茆瘴而复活。陷于采石而不死,囚于并门而自脱。

夜行有披袖神光,露卧醉压糟醇浊。魔外熟视之无如之何,佛祖不得已与之酬酢。

两眼入鬓头髼松,手中木蛇毒如药。

页次:(19/82)
<< <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