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赠别不愚首座

道人貂蝉后,骨面远瞻视。少年憎俗子,竟以须发毁。

形骸已变尽,终不没豪气。君看谈笑时,时复出奇伟。

湘西松下见,班草问行李。问侬归何许,披须开笑齿。

名山皆吾家,况复生如寄。意行吾车驰,身止吾驾税。

吾生天地间,大仓一稊米。只今相会面,宁知非寄耳。

思归固偶然,吾诗聊一戏。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九

诗狂欲发言,因此难韵阻。君看短后儿,掉臂搏怒虎。

送净心大师住温州江心寺

万锻炉中百怨门,哲人虽往典刑存。扫除临济实头谤,称赏黄龙的骨孙。

梦泽于菟三口视,丹山雏凤九苞文。还乡妙曲谁能听,一笛波心两岸闻。

书资国寺壁

行藏独许青山见,议论犹容乱石闻。勿谓衲盲贫胜我,溪分明月谷量云。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一

李侯端自重,不肯下南璧。君看英特气,自可凌太白。

小邑试牛刀,乃有政和色。

大风雪中迪吉老寻余钟山二首 其一

风声卷地奔万马,雪花连空若推下。道人轩渠何所来,笑里丹砂不知价。

宝月偶值报慈坐中走笔

十年尘土中,厥状浸成俗。坐令眠云衣,化作征人服。

此行欲买舟,寻我旧山谷。识君御水傍,笑齿璨明玉。

肃静鹙子仪,脩拔孝基目。殷勤抚道义,祖道欲倾覆。

赖子今妙年,真风跬可续。闻之厚自愧,所趣在幽独。

君言如不欺,是亦含生福。须臾读君诗,气韵丽可掬。

心胸何玲珑,多能吾所伏。春流日夜急,归心难管束。

良会故已述,妙谈何日复。吴山嘉有馀,为君置茅屋。

头白早归来,暮云无使瞩。

谒灵源塔

高帆驾浪过南溟,那料归来扫此亭。桃李成阴春老大,溪山好在鬓凋零。

瓦灯已照宫商石,卵塔分藏服匿瓶。春雪尚能知客意,荡除毛孔瘴烟腥。

三月二十三日心禅饷余新面白蜜作二首 其二

老俨年来百不忺,最嫌苦淡不嫌甜。蜜中有味中边绝,莫笑山居世味添。

次韵自清修过大沩乱山间作

行尽湘南尽处山,爱公高韵不容攀。会当拭目瞻双阙,应笑寻幽到百蛮。

甚欲解鞍休荦确,更能揎手弄潺颜。定知醉看千岩晓,大字题名石壁间。

赠尼昩上人

不著包头绢,能披坏墨衣。愧无灌溪辩,敢对末山机。

未肯题红叶,终期老翠微。余今倦行役,投杖梦烟扉。

初至海南呈张子修安抚

南来稍复召惊魂,知有留侯异代孙。未即解衣甘九死,试令骑马赋千言。

琼山有月光相射,玉海无风浪自翻。戏下应传获罗什,秃头争看戴华轩。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五

举世誇君笔语,雾豹渠知一斑。莫问人间非是,且看醉里江山。

又次韵答之十首 其十

一笑相看万事休,公无荣辱我无忧。挂名入社非难事,圆寂光中不厌游。

示观上人

观公短小精悍色,试手来参五味禅。挂起北窗都会取,湘江云水自连天。

页次:(22/82)
<< < 21 22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