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次韵五首 其三

怀中但自除衣垢,面上从教有唾痕。负日风檐成坐睡,梦随鸥鹭落江村。

次韵游水帘洞

清夜读君诗,思豁神亦倾。岂惟折幔幢,要已倒降旌。

重哦水帘句,纤秾开画屏。想见落笔时,绕纸走风霆。

次韵郴江有作

持节南来喜欲狂,弄舟时得棹清湘。然膏独宿牵牛洞,枕玉曾眠锦瑟傍。

未可便寻闲作伴,不须先以醉为乡。金城驰至陈方略,要指先锋一破羌。

复次元韵

君家庐岳苍崖颠,睡足茗盌浮轻圜。十年不归空蕙帐,夜鹤哀怨惊晓猿。

朅来湘尾寄城寺,夏簟清凉便昼眠。扣门剥啄谁过我,上腾火色仍鸢肩。

轩然辩论杂今古,不觉前席心旌悬。以身徇国爱子布,塞门以土推孙权。

□云诗穷少陵老,饥寒正坐拜杜鹃。遥知铃斋宾谒□,□□紫砚浮松烟。

作诗寄我对岑寂,为散顽麻双脚挛。弟兄高才当济世,会看笑揖人主前。

嗟余百念已灰冷,倦易敛翼为虚弦。粥鱼斋鼓日课办,仰屋卧看三条椽。

管宁木床五十载,好事空传膝处穿。何如敛目十□□,□树身同金石坚。

次韵真觉大师瑞香花

浅色闹花堂,清寒熏夜香。应持燕尾剪,破此麝脐囊。

有恨成春睡,无人见洗妆。故山烟雨里,寂寞为谁芳。

游龙山断际院潜庵常居之有小僧乞赞戏书其上

赵州只有一个齿,潜庵一个恐不趐。虽然下下都咬著,咸酸自分盐醋味。

龙兴古寺曾闭门,断际云孙第十世。劝人莫信马大师,一口吸尽西江水。

酬潜上人

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

沾衣菊露情□□,□□松声梦不成。我与道人缘分熟,可能朝夕厌逢迎。

南岳弥陀和尚赞

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无衣衣木叶,无食食土泥。

为人汲樵牧,仅存骨与皮。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黄幼安适过予所居题诗草圣甚妙

怀袖功名手未探,乱头睡美厌朝参。笔端五色藻万象,胸次大千供剧谈。

山寺寻僧宿风雨,水轩见月出东南。题诗满壁龙蛇动,盛事他年说草庵。

寂音自赞四首 其四

随缘放旷,索尔虚闲。未埋白骨,且看青山。

寄题行林寺照堂

闻说行林寺,杳然丛秀间。堂清开水镜,山好理烟鬟。

有雾窗呵暗,无尘扉自关。人牛今不见,蓑苙两俱闲。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十

单衣试嫩寒,花下爱清晨。不恨簿书恶,何妨閒岸巾。

定应悬睿想,忧乐自同民。

上元后候季长不至作此寄之

和风冻雨上元后,断岸橘洲春水生。村寺独归江路熟,竹篱谁系小舟横。

偶成诗句长哦罢,谩折梅花一嗅清。想见连床成夜语,此篇先慰远来情。

信师相别

子昔送我日,出岫云无心。今我舍子行,穷猿瞑投林。

勿歌行路难,勿效儿女泣。处处得逢渠,千江共一月。

页次:(31/82)
<< < 30 31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