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次韵纵目亭
高情与客凭栏处,便觉身藏语笑中。已许此生当乐死,不辞老去坐诗穷。
遥知兵卫戎衣盛,只欠花轮小袖红。绝境天藏今日献,千峰登睫岂人工。
次韵拉空印游芙蓉
翰墨平生气吐霓,诗成先喜示筠溪。山中见客应偏好,笔力知公不肯低。
夜寂据梧饥鼠出,岩空同听怪禽啼。上方闻说非人世,更陟缘云第几梯。
陈大夫见和春日三首用韵酬之 其一
咏君好句欲消魂,想见朱轓画戟门。解组正当强健日,载书归老水云村。
虚堂风撼牙签响,密室岚蒸画牒昏。偶在湘山最佳处,旧游闲与野僧论。
书承天寺西斋壁
半年客食毗陵寺,颇厌尘埃污衲裙。虽有一身犹外物,且将万事付浮云。
忽思放浪佳山水,要与顽麻散骨筋。凉夜满庭风露重,竹梢微月欲纷纷。
无为山十生观音赞
死生二法,了无实相。世骇异之,堕颠倒想。公独不然,十生一念。
化缘之迹,皆可考验。一切声音,当以眼听。俱不相参,以本寂静。
要如菩萨,色相对现。何以必之,我有大愿。
偈四首 其三
凉温远近转增疑,不答当渠痛处锥。当逐小儿争未已,仲尼何独古难知。
偈三首 其三
不知即问,不见即讨。圆满现前,何须更道。维坚密身,生死病老。
面前塔子,不可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