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补东坡遗

青灯照华发,掩卷成嗟咨。事有世共见,而意复难知。

杀父子受封,殆非人所为。孟津观兵者,非天尚谁欺。

孔子盖周人,而为殷宗枝。欲辨则不敢,亟口称夷齐。

使彼果圣乎,古今无异词。则其罪武王,明甚无可疑。

呶呶与世辨,泛滥惊群儿。惜不经柳子,为一剖击之。

知谁千载下,击节读吾诗。

送元上人还桂阳建转轮藏

赵州饱丛林,懒墯亦惯便。起步作欠伸,藏经终一遍。

投子犹可骇,手足未舒展。但于数字中,演出五千卷。

两翁古禅伯,措置令人羡。安知尘尘中,法轮常自转。

无数妙章句,函匦金碧昡。芥子琉璃瓶,历乱齐发现。

颇怪老龙华,底事别营建。幻出诸鬼物,奇状分百变。

疾驰并推毂,过目等飞电。万众初错愕,熟视生悲恋。

譬如观写照,笔下出眉面。争贵纸上容,活者反弃贱。

乃知像教末,妙理蔽浮浅。要令齿发辈,种性受熏炼。

元禅今南归,酬此夙所愿。我作送行诗,败墨磨破砚。

诗成一大笑,相顾春风软。会看出谈笑,错落照深殿。

想见午梵清,随喜时绕漩。

次韵

我昔度瘴海,夜浪光熳熳。经旬困掀簸,饮食借日旦。

动辄值墙壁,更觉归心懒。平生百念灰,但有身为患。

卧看生与死,两者无可拣。那知故园山,秀色长在眼。

爱此□洌崖,中有山房瞰。会当持老齿,嚼此无沙饭。

赠胡子显八首 其一

小县风光秀句传,太平无象宰君贤。虽非社日长闻鼓,不是炊时亦有烟。

仇彦和佐邑崇仁有白莲双葩并干芝草丛生于县斋之旁作堂名曰瑞应且求诗敬为赋之

宰肉社树阴,岂无天下志。用材朴楔间,已有经纶意。

欲观临大事,必自小者耳。彭侯伟杰姿,要是千乘器。

小邑试牛刀,不满一笑喟。仇亦何所为,睡足时隐几。

原多深夜耕,门有昼眠吏。三年爱等母,百里平如水。

政化不自知,草木发奇瑞。论人或多舛,唯天不容伪。

耿泉岂知忠,元乳岂知义。应之捷影响,物有固然理。

此堂湿青红,宾从时毕至。应为文字饮,砚席生佳气。

□□□□□,□□□□□。□□□□□,□□华裾翠。

吏民起献觞,愿酬太平醉。

会性之山中二首 其二

江山千里笑谈中,暖热寒泉出伏龙。却看秋容能拂掠,夕阳无语敛眉峰。

次韵孙先辈见寄二首 其一

从来佳句出寒饿,太白飘零子美穷。箸下万钱如有意,作诗遣兴不须工。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

红梅真是醉吴姬,浴罢偎风事事宜。吟次纷纷落红雨,小禽飞去动危枝。

送一万回

当年随我出西州,到处云山共胜游。那料秦淮烟雨里,倚筇看子上孤舟。

至邵州示胡强仲三首 其三

卢能岭上容君看,弥勒楼前借汝观。成佛捷途当举足,不须平地致艰难。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四

分身可集呈真伪,宝塔能言透死生。佛眼尚难窥向背,谩烦机巧并头争。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 其三

平生百事耳边风,尽听人嘲诈哑聋。跌著起来还一笑,何须半夜上孤峰。

次韵鲁直寄灵源三首 其二

已作闭门稀识面,千金争购暮年书。空馀脩水连天碧,白鸟时来炯自如。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二

一句全提离死生,如今非住昔非行。若知此老无今古,便解临机透识情。

满院松声霜后好,十分山月夜来清。儿孙要识吾宗旨,只个金刚瞎眼睛。

丛秀轩

幽轩如镜净,峰好亸云鬟。不用称丛秀,为君名照山。

页次:(61/82)
<< < 60 61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