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
心花发明照十方,死生窟宅无隐藏。此老唾笑生馨香,法中骨髓僧中王。
平生一子传馀芳,譬如少林有神光。只今孤愤昭默堂,天魔外道走且僵。
梦寐想见犹清凉,况子径归侍其傍。明日扁舟浮渺茫,我不得俱空叹伤。
但馀一句烦寄将,幕阜山前为举扬。仰山久不见临济,瘦损法身三尺长。
送一上人
子从大梁来,会我秦淮道。十年三度别,此别吾甘老。
学道如牧羊,败群者则鞭。一切但仍旧,自然常现前。
子初不衣绵,而今便故絮。山舟日夜逃,美貌岂长住。
时至不相待,勿恃骨肉间。要当自努力,譬如人上山。
次韵经蔡道夫书堂
书堂山崦西,微路经桑柘。婉婉绿阴中,伛偻牵羸马。
须臾将平川,时过幽溪泻。源深人家稀,落日耕钓罢。
过墙傍修竹,深处开茅舍。池塘远轩窗,秀露风清夜。
杯盘灯火里,笑语茆檐下。白酒泻新糟,醇酽如压蔗。
酒酣面发赤,箕坐谈王霸。排斥出忌讳,怪语令人怕。
野僧旧不欢,痴坐相嘲骂。但作鹤脑侧,思欢殆无暇。
夜阑乞新诗,自愧非作者。张灯扫西壁,把笔强驱驾。
万景每骚纵,此夕偶相借。遂令诸子欢,一一如图画。
次韵读韩柳文
颍皋韵秀彻,如春在杨柳。清游每见删,题诗□□□。
□篇如用兵,曹瞒破张绣。神远付一快,奇变愕众口。
□□含至美,醇酽兵厨酒。柳文马顿尘,骄嘶不忘骤。
置□□文中,珷玞杂琼玖。同时公与侯,富贵可炙手。
人惊风云会,自矜时命偶。一欢难把玩,忽焉成老丑。
居然成□□,累累增培塿。两公独如在,并驱让先后。
文章有耿□,□语置坐右。我老坐诗穷,奔走营升斗。
时能吐佳句,英华出枯朽。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
林光泼流泉,天大微云卷。阿崇具纸笔,橘亦磨破砚。
诗成月华清,幼妇与黄绢。
又得先字
青山随处有,见之辄欣然。独于湘上山,欲买归休田。
此邦多君子,故欲吾终焉。先生人品高,白鸥春水前。
弟子亦秀发,玉树相明鲜。颇怪翰墨场,亦著白发禅。
分题得难韵,下笔风雷旋。诗成愕众口,不复较后先。
闲中有此乐,安用食万钱。紫芝爱陆浑,遂为好事传。
悠然见眉宇,宁复羡遗编。
题王路分容膝轩
诗眼爱云泉,玉骨含富贵。精神画牒开,怒威亦和气。
材宜侍至尊,广殿俨剑履。胡为檐隙间,仅止容膝耳。
譬如横海鳣,蛣屈见脊尾。卷而为一发,寓此涔蹄水。
何当黑月夕,戏逐风霆起。悬知王氏轩,又补湘中记。
寄彭景醇奉议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
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稚世。小儿探井臼,大儿了租税。
我独生事拙,饘粥每不继。君如李大夫,时时容乞米。
永怀湖山堂,风物自闲美。楞严初读罢,篆冷空窗几。
微风拾残红,幽鸟妨春睡。苍苔满门巷,榆柳阴覆砌。
杖策亦窥园,悠然望层翠。岁时无营为,祭奠修家礼。
自觉去幼安,正复不远耳。遥知读此诗,忻然开笑齿。
次韵游方广
万峰缠烟霏,一线盘空路。丹楹出翔舞,半在生云处。
海人猿臂上,哀湍不堪溯。夫子英特人,自是干国具。
醉耳厌丝竹,来此良有故。临高赋新诗,妙语发奇趣。
便欲抱琴书,亦作东家住。山灵应拊掌,笑公入窘步。
自当眠玉堂,莲烛夜枉顾。偶此爱山尔,戏语亦瓦注。
富贵本缚公,云泉宁可付。置卷发遐想,湘月微云度。
复和答之
君不见功名欲致砚磨铁,桑公人间驹汗血。五季干戈争夺中,低摧几不保臣节。
又不见相如赋工合骚雅,九重偶有赏音者。及见但为上林令,断国反在淄川下。
长笑两事俱外物,自怜不是封侯骨。独爱华亭百袖师,小艇横蓑一竿竹。
久住湘江谙水脉,揭蓬惯看湘西月。闻道公眠画戟丛,相寻长恨城闉隔。
去年卜居城北地,客心每有悲笳碎。惭愧诗筒走老兵,病眼那容见新制。
老来情绪那忍说,夙瘴乘之觉疲薾。此生梦幻姑置之,半掩残经香篆灭。
湘中清境享已饫,湘山多情慰心素。年来更欲学睦州,古寺闭门工织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