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大吕宋国,在葡萄亚国之北少西,亦明以来住澳之大西洋也。四围皆山,中央平衍。在耶稣未纪年以前,为加达尼晏所据,开采银矿,政多暴横,居民苦之。时意大里亚国势方盛,请兵驱逐。因举国归意大里,心悦诚服,虽后值意大里衰微,犹不忍背。四百十八年
〈(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有完那尔士、曷士二人,聚众雄长,各不相下,血战经年,曷士战胜,遂王吕宋,建都麻特义,设官分治三百载。阿丹国逾海往侵,力不能拒,弃国遁保山林。旋得渣力司马特尔力战三日,阿丹不敢进追,乃割国中部落之半归阿丹,议和。千七百四十年
〈(乾隆五年)〉
,曷士后裔之华里兰王,始破阿丹,日渐强盛。乘势攻击,获北墨利加之审斯果,继得南墨利加之毕卢,皆产金著名之地;并夺得阿细亚洲之蛮尼那岛,名之曰小吕宋;兼并旁近数部落,为海滨巨国。传至菲利王渐弱,身后诸子争立,牟满求助于佛兰西得立,虽不称藩于佛兰西,而感其援立,如小事大。政事旧归马约里衙门,因专权裁汰,别设士特干西尔衙门正副各一,众推公举,分理其事,以防专擅。后复朋党为奸,佛里王欲革不能,借助邻国始得裁废。近又新设戈底司,以备差遣。
大小战船百艘,护行兵二万五千,水陆兵共三十五万五千,水师先号强悍,后攻南弥利坚无功,遂以不竞。陆兵骁勇,旧甲诸国,百年来亦远不如昔。赋税岁征二千九百九十万员,市廛货物,凡易一手,纳税一次,重征叠敛,遂致萧索。国用岁需二百五十二万五千员,王宫中岁支五十四万员,宫禄七十二万五千员,战船费二百万员,水师兵饷七百二十二万五千员,陆路兵饷千三百二十五万员。常年出纳,有盈无绌,惟意外大兵大役不无匮缺,故国中积欠九万万员。俗骄好斗,不甚遵约束,然性灵巧,工丹青,尤喜音乐。节奏之妙,亚于意大里。国中俱遵加特力教,例禁两歧,有犯者治以焚如之刑。
河道五:达俄河、鲁罗河均源伊墨连山,由大吕宋而至布路亚出海。上游在大吕宋地内者大半,下游在葡萄亚地内者甚短,而舟楫云集,倍蓰于吕宋。俄阿里那河,自那满查发源,至葡萄亚出海。伊浚河,由北隅之加逵墨连山发源,历数部落而至东隅出海。俄斯那尔亏威河之源,发自西腊摩里那山,历数部落,至南隅之鲁加尔出海,商舶所汇聚,土产铅、水银、铁、丝、发毡、毛呢、布、琥珀、棉碱、沙纸。所属之密斯果毕卢,产金银,近已减少。今中国所行洋银,俱吕宋所铸,他国银钱罕。由澳门通市之始,先行吕宋货币云。
《贸易通志》曰:是班牙国,与葡萄亚相邻,其国连年混乱,商旅微少。所运出者,水银、铅、铁、橄榄、油果、红花、葡萄酒、蚕丝、羊毛,每年不过数百万员。
〈(此条补入)〉
斯扁,即大吕宋国都,东南界海,西界葡萄亚,北界佛兰西,幅员十八万八千二百方里,户百二十四万八千口。领总部落十有六,大部落八十,小部落四百三十有七。
纽加塞代尔
〈(东界哇领含,西界伊塞那麻鲁,南界唵那鲁社,北界阿尔加色代尔)〉
,领大部落七,小部落六十。
加达罗尼阿
〈(东南界海,西界阿拉顽,北界佛兰西)〉
,领大部落九,小部落三十有三。
阿腊湾
〈(东界加达罗尼阿,南界哇领含,西界阿尔加色代尔,北界佛兰西)〉
,领大部落七,小部落四十有三。
那哇腊
〈(东南界阿腊湾,西界弥斯计,北界佛兰西)〉
,领大部落五,小部落八。
洼领含
〈(东南界海,西界纽加色代尔,北界阿腊湾)〉
,领大部落四,小部落二十有四。
毋社
〈(东界哇领含,西界唵那鲁社,南界海,北界钮加色代尔)〉
,领大部落三,小部落二十有二。
唵那鲁社
〈(东界毋社,西界波底牙,南界海,北界钮加色代尔)〉
,领大部落十有五,小部落七十有四。
阿尔加色代尔
〈(东界阿拉湾,西界里稔,南界钮加色代尔,北界海)〉
,领大部落六,小部落三十有七。
弥斯计
〈(东界那哇腊,北界海,西南俱界阿尔加色代尔)〉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十有七。
牙釐社
〈(东界阿色都里斯,西北界海,南界布路亚)〉
,领大部落五,小部落二十有五。
里稔
〈(东界阿加色代尔,西界布路亚,南界伊塞特那麻鲁,北界阿塞都里司)〉
,领大部落七,小部落四十有八。
依塞特那麻鲁
〈(东界钮加色代尔,西界大西洋,南界唵那鲁社,北界里稔)〉
,领大部落七,小部落三十有二。麻育加岛
〈(在国东,与哇领社近)〉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三。
弥那加岛
〈(在国东,与哇领社近)〉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一。
依委沙岛
〈(在国东,与哇领社近)〉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一。
《职方外纪》:欧罗巴之极西,曰以西把尼国
〈(即吕宋国)〉
,南起三十五度,北至四十度;东起七度,西至十八度。周一万二千五百里,疆域遍跨他国。世称天下万国,相连一处者,中国为冠;若分散于他域者,以西把尼亚为冠
〈(案:吕宋在明代甚强,所至攻取各岛,如台湾南之小吕宋,其一也,故分散他域者众)〉
。以西把尼亚,本地三面环海,一面临山。山曰北勒搦阿,产骏马、五金、丝棉、细绒、白糖之属。
国人极好学,有共学在撒辣蔓加,与亚而加辣二所,远近学者聚焉。高人辈出,著作甚富。而陡禄日亚天文之学,尤精。古一名贤曰多斯达笃者,居俾斯玻之位,著书最多,寿仅五旬有二。所著书籍,就始生至卒计之,每一日当得三十六章,每章二千馀言,尽属奥理。后人绘其像,两手各持一笔,彰其勤敏也。又有一王名亚丰肃者,好天文历法,精研诸天之运列宿之躔,撰成历学全书,世传岁差本原,皆其考定制,为一定图像,为今历家大用。又将国典分门定类为七大部,法纪极备。复取天主古今经籍有注疏者,不下千馀卷,遍阅至十有四次,又纂本国自古史书。以身亲国政之人,傍及著述,种种如此,后世称曰贤王宜矣。此国人自古虔奉天主圣教,最忍耐,又刚果,且善远游海外,曾有绕大地一周者。
国中有二大名城,一曰西未利亚,近地中海,为亚墨利加诸舶所聚,金银如土,奇物无数,又多阿袜利果,有一林长五百里者。一名多勒多城,在山巅无泉,下山取水甚艰。近百年内,有巧者制一水器,能盘水直至山城,不用人力,其器昼夜自能转动也。又有浑天象,其大如屋,人可以身入于其中,见各重天之运动,其度数皆与天合。相传制此象者,注想十七年,造作三年,曾未重作一轮。其境内有河,曰寡第亚纳,伏流地中百馀里,穹窿若桥梁,其上为牧场,畜牛羊无算。有塞恶未亚城,乏甘泉,从远山递水,架一石梁桥,上作水道,擎以石柱,绵亘数十里。又一都城,悉皆火石砌成,故本国有言以西把尼亚有三奇:有一桥万羊牧其上,有一桥水流其上,有一城以火为城池也。
国中天主堂虽多,而最著者有三。一以奉雅歌黔圣人为十二宗徒之一,首传圣教于此国,国人尊为大师大保主。四方万国之人,多至此瞻礼。一在多勒多城,创建极美,中有金宝祭器,不下数千。有一精巧银殿,高丈馀,阔丈许,内有一小金殿,高数尺,其工费又皆多于本殿金银之数,其黄金乃国人初通海外亚墨利加所携来者,贡之于王,王用以供天主耶稣者。近来国主又造一瞻礼大堂,高大奇巧无比,修道之士环居焉。其内可容三国之王,水泉四十馀处。堂前有古王像六位,每位高一丈八尺,乃黑白玉琢成者。堂内有三十六祭台,中台左右有编箫二座,中各有三十二层,每层百管,管各一音,合三千馀管。凡风雨波涛,讴吟战斗与夫百鸟之声,皆可模仿,真奇物也。又有书堂阔三十步,长一百八十五步,周列诸国经典书籍,种种皆备。即海外额勒济亚国之古书,亦以海舶载来贮于此处。其地原系旷野山林,后因造此堂,鸠工住集七年,遂成一城云。
以西把尼亚属国大者二十馀,中下共百馀。其在最西者,曰波尔杜瓦尔,分为五道。向有本王,后因乏嗣,以西把尼亚之君系其伯仲,乃权署其国事焉。其境内大河曰得若,经都城里西波亚入海,故四方商舶皆聚都城,为欧罗巴总会之地也。土产果实丝绵极美,水族亦繁。所出土产,葡萄酒最佳,即过海至中国,毫不损坏。国中共学二所,曰厄物腊,曰哥应拔。其讲学名贤曾经国王所聘,虽已辍讲,亦终身给禄不绝。欧罗巴高士多出此学,近有耶稣会士苏氏,著陡禄日亚书,最精最广,超数百年名贤之上,其德更迈于文。国都又有一地,界两河间,周围仅七百里,为高士聚会修道之所,有一百三十处,又有天主堂一千四百八十所,水泉二万五千,大方石桥二百,通海大市六处,由此可见其地之丰厚也。侯家苑囿有周数十里者,各种禽兽充刃其中,异国名王过其地者,往射猎焉。随处立有仁会,遍恤孤寡茕独,或给衣食,或助赀贿,或保护其家,或葬死者。商舶至或有死而无主者,则为收其行李,访其亲戚还之。种种仁事,他国虽各有会,莫如此中之盛。此外国王随处遣官,专抚恤孤子,理其家产,广其生殖,长则还所有,且增益焉。欧罗巴初通海道,周经利未亚,过大浪山,抵小西洋,而至中国贸迁者,从此国始。详见别纪。
《海录》:大吕宋国,又名意细班尼惹,在布路亚北少西,由布路亚西北行,约八九日可到。海口向西,疆域较布路亚稍宽。民情凶恶,亦奉天主教,风俗与布路亚略同。土产金银铜铁,多罗绒、羽纱、哔叽、蒲桃、酒、琉璃、番碱、钟表。凡中国所用番银,俱吕宋所铸,各国用之。佛朗机国,又名佛兰西,在吕宋北少西,疆域较吕宋尤大,沿海舟行四十馀日方尽。由吕宋陆行,约二十日可到。民情淳厚,心计奇巧,所制钟表,甲于诸国。风俗土产,与布路亚略同,亦奉天主教。所用银钱,或三角,或四方,中有十字文
〈(案“意细班尼惹”,即“以西把尼亚”,音同字异)〉
。
《万国地理全图集》曰:是班牙国,东连佛兰西国,西交葡萄地,南北及海而有海峡,隔绝亚非海滨。北极出自三十六度,至四十二度四十分,偏西九度十七分,至偏西三度十七分。方圆五十三万九千方里,居民千三百七十三万丁。其地之山成三带,自东而西通行,其最北者至长,分全国为三方。其北地崇山峻岭,夹以溪涧,无处可耕;其中央乃国都,天气燥暴,雨水罕得,草木不登,惟牧羊而已;其南方晴和,所产瓜果及所畜羊马驴骡,甲于他国。国民骄豪敢战,在家好逸惮劳,饮食节用。其五爵形容清俊,视庶民如草芥,但多贫乏,徒恃世爵之威,有名无实。男女并好弹琴歌舞,又好斗牛。古时国属罗马,后被东方回回突来攻夺,勒百姓改奉回教,于是回军操权,立国历七百年,占据南方。然天主教人不服,后世兴兵复仇获胜,剿灭回回,靡有孑遗,独留其岩堡及殿廷瓦砾而已。明孝宗四年国王遣船寻新地,赴到亚墨利加国,得其地金银之山,自开矿治,每年所出之财无数。彼时是班牙国之富强,几为欧罗巴洲之冠。特其上下恃富而骄,内不勤生,外不修武,于是佛兰西国兴兵争之,英吉利又兴兵争之。吕宋屡战不胜,其战舰或被英夺,或沉于水,尽驱是班牙军,夺其产金银之地。所存者,东惟吕宋,西惟古巴而已。于嘉庆十二年佛兵侵国,居民同仇,英兵来助,协力击退,其民久经战斗,常有变国家之意,又择五爵绅士以办国政,现嗣位者乃国王之女。国饷银每年千八百万两,其兵八十万丁,陆军每年七百九十五万两,水师四百三十二万两,理刑名官各员,四十万五千两,文武三十二万四千两,王宫百五十一万五千两,国家欠项四万八千万两。前此恃外来之财,今金银产地皆失,故国用甚窘。国事惟僧是从,以僧为议士,各处建高大之殿庙,而设天后与各圣人之偶像,群会赛神拜像。其亩田屋宇,亦多为僧所据。随时施济,以市人心。其教主众民敬仰如帝君,为天主教最盛之邦。昔修道避世之男女几千万,此时异端渐废,国家籍其产业入官。其国分二十五部,国都马特,乃新城,内建大殿,有如城邑,费金无算。但其地沙野,草木不登,内地所有巴牙突、撒接曼加、瓦剌多勒等城,昔人户甚繁,今废衰。北海边威我、北破亚等城,有嘉海口,经理通商,在地中海边,巴耳所罗那以及加特等埠头,运出南果、酒油等货甚丰。加那他,昔乃回回之都,多古迹。多勒多与西味里,城广大,居民不少。国南两大岛,南果所产。
《地球图说》:大吕宋国,东南并界地中海,西界葡萄牙国,北界大西洋并佛兰西国,百姓约有千三百九十万之数。都城名马特城,内居民二十五万,宗天主教。民之文者弹琴行乐,武者斗牛尚勇,火轮船与火轮车亦少。国之北有崇山峻岭,中央高燥,草木难生。以牧羊马驴骡为业,天时和畅,果实倍繁。惜十馀年来,君民不睦,不时叛逆,现今国君是女主。又其南与亚非利加相近之处,有高山,上有炮台,现属英吉利管辖。再南方有地名义人答答,亦被英吉利占据。有江五:一伊伯罗江,一加大怪法江,一卦地亚那江,一太古江,一杜以罗江。虽大而浅,舟难深入。东南有三岛:一马实耳加岛,一米诺耳加岛,一伊非加岛。外此又有西印度之二岛与亚非利加之加拿利岛,并中国之小吕宋岛,均是国所属也。产葡萄酒、蒲提、子羊、毛布、绸缎、百果。
《地理备考》曰:大吕宋国,古名“意卑里亚”,今称“义斯巴尼亚”。在欧罗巴州西南,其国土在北极出地三十六度起,至四十四度止,经线自东一度起,至西十二度止。东南至地中海,西连葡萄亚国暨亚德兰的海,北接加斯哥尼海湾。西南距东北约二千四百五十里,东南距西北约二千零八十里,地面积方约二十一万八千七百六十里,烟户一京三兆九亿口。崇山峻岭,络绎不绝。河十二,注于亚德兰的海者七,注于地中海者五。湖三,一名亚尔不非辣,一名伯乍尔,一名加罗于达。平原山谷,靡弗膏腴,谷果丰登,禽兽蕃衍。地气冷,中热南暑。土产金银、铜、铁、锡、铅、水银、窝宅、煤矾、硝磺、硵砂、石膏、花石、砺石、青石、火石、蓝绿宝石、钻石、红玉、碧玉、玛瑙、琥珀、水晶、紫石、英石、榴珠等。王位男女皆得临御,惟以长幼为序。奉罗马天主公教,严禁旁门。工作技艺,较欧罗巴州各国稍拙,然工肆亦不少。通商贸易,陆少水多。在昔为加尔达厄国人所得,汉初归于罗马国。罗马衰弱,遂为北狄侵占。隋开皇末,为维西哥多人所取。唐睿宗时,又被回人侵据。彼时本国将军伯拉约者,乘回人不睦,遂激励遗民奋起驱逐,获大胜,众立为王,是为本国开基之王。后世渐扩邦土,分建数国,协力逐寇。明宪宗成化十五年,亚拉冈之君,既娶加斯德辣后,遂将列国归于一统。迨亚拉冈薨后,奥斯的里亚国大臣加尔罗斯者,以王婚嗣君位。康熙三十九年,加尔罗斯王薨,无嗣,遗命传国与佛兰西国王之孙非里卑。是以佛兰西与奥斯的里亚二国举兵互争,究为非里卑所得。嘉庆十三年,被佛兰西国王那波良者占据,立其弟为君。自后布路亚、大吕宋、英吉利三国,合军挫敌救之,复立前王之子非尔难多为君。迨道光十三年薨后,其女即位,乃大吕宋国现在之女王也。大吕宋国昔分十二国二部,今则连国外海岛,四十九部。
其国通商冲繁之地,内地大埠十,海边大马头八。除四十九部外,尚有数地归其统属,一搜达,一北嫩德威勒,一亚虑塞纳,一美里黎,一加拿里。以上各处,皆在亚非里加州。一固巴,一伯尔多黎海岛,皆在亚美里加州。一名小吕宋,一马黎纳海岛,皆在南洋阿塞亚尼州。
又有大吕宋属国曰“安多勒”,在其国之加达鲁尼部极边,山坡小谷之中,为塞哥勒河分派,巴利拉小河所穿者。其地长宽皆不及七十里,佛兰西国王与大吕宋国王,互相覆庇,其官除国人自立会议官一员外,尚有佛兰西国王与大吕宋国王派委理事官二员。其人民以土产材木及制造铁器,易谷果与日用所需各物。会城建于巴利拉河边,烟户约二千口。
《外国史略》曰:西班亚国,自古由海滨开垦,渐通贸易,后在北亚非利加州之甲他哥国设新埠,既而为罗马军所据,土人随其风俗语音者四百年。东晋恭帝时,有夷人自东至西,战胜据其全地。唐睿宗年间,回回人侵取南方与北方,崇天主教之民,力战七百年,不分胜负,回回之焰稍衰,而西班亚之势正旺。明弘治间,遂尽逐回回兼并列国,独称雄焉。维时各国各寻新地以通商,西班亚有驶西海之船,初抵亚墨利加州立新国,每年收银不下千万,亦时并旁国,名扬海外。其国专务天主新教,其僧及其教司,皆统管庶民,有不信者,重罚。于是荷兰、英吉利两国,崇老教,与西班亚军力战八十年。荷兰获胜,然是时西班亚权在亚墨利加南北,地愈广,财日裕,又据吕宋群岛,传天主新教。康熙三十八年,国衰,君废,改立新君,其国再兴。所通商半属英船,布帛呢羽等货,皆赴西班亚国。其国旧禁银出洋,因此生衅。西班亚结佛兰西军,共击英人,乃佛国之新君波那良,竟诱西班亚之君,至国逐之,而立其弟,以君西班亚国。其民不顺,英国助之,复立前王之子,时嘉庆十三年也。道光十三年,国主卒,其女摄权。固执新教,变乱未定,国帑如洗。其民有财者不肯借,而亚墨利加南北各藩属地,复尽驱其主而自操权,财涸军废,然固执天主新教,终不悔悟也。
西班亚与葡萄亚为半土,东北连佛兰西,西及葡萄亚,南及地中海,与亚非利加州相隔,北及西班亚海。北极出自三十六度,至四十三度四十七分;偏西三度十七分,至九度十七分。地多山,北方山尤崇峻。中高气燥,水少草木不生。南方多晴,产物丰盛。东北界佛兰西,有险阻为保障。南北海港,大船能入。河曰他峨河,长百二十里,西流至葡萄亚国入大洋海。以伯罗河,长百里,西南流入地中海。危亚地那河,长百里。危他其威河,长六十里,皆南流也。国内无运河,货物难通;又无往来之路,故国帑如洗;道途不修,故防范难恃。其民人千二百五十七万,此际渐减。以其君禁不信天主新教,即不准居住。后在藩属地之人,大获利迁徙益众,以故居民益少。
其爵之名,最多,为上下爵。其上爵最古,有产业权势,其下爵与庶民无异。男女入寺,往往遂绝俗不出,在内参禅。立修道院,盛财帛,招贵人入院念经。天主教之院,几占地之大半,甚殷裕,有权势,尊贵者,罔不畏之。自佛兰西侵后,道院之势渐衰,遂籍其产入官,以充公费。然道院中之教师,庶民至今引领焉,屡唆是非,使民不安。地方褊小,财帛不多,然可足食。全地半垦为田,半归五爵,其三分之一,归在城绅士,其六分之一,归道院之僧师。南方出米,并橄榄油、葡萄酒,不甚产木,其山产水银黑铅。民无巧思,少制造。其亚墨利加之生理,前获厚利,今则为各国所分,生意微少。其教师不好文,故儿童多不入学,女鲜识字。国内立大学院十七间,以神道设教。居民大半棕色,眼有光明,好施济,重礼拜,故罢工之日多,暇则以斗牛为戏。南方女多美。西班亚人崇天主新教,祈祷念经,口内长称其名,临危时即恳吁马利亚之名,以为凭信。其民好逸而惮劳。
乾隆五十六年,各口入货银九千万圆,由藩属国运入者,八千三百万圆,其中金银四千四百万圆;外国所运出者,银四千九百万圆,藩国所运出者五千三百万圆,其岁收藩属金银之贡,三千五百万圆,杂货价值银二千万圆。然国帑犹时时缺乏,所立通商之公班衙久歇,于道光十八年外国所运入者,六千万员,运出者银二千六百万圆。铅山每年出五十万石,水银二十四万石。嘉庆三年,谷果计三千万圆,牲畜价银四千六百万圆,所出之矿四千三百万圆,杂货银千四百万圆。
国内设教主、教师、副教师、教先生、小教师、副师、修道、男女僧并教师等,一年所收之田共六千万圆,礼拜堂庙寺,共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间,修道之男女居焉。教师财日盛,权日重,屡与国抗,或反为所败。
国都在中地,曰“马特城”。居民十九万五千,地皆平坦,高于海二百二十七丈。内建礼拜堂七十七间,修道院六十二间。国君并朝臣居此,设大学院各术之堂十八间,以广志识。巴悉罗那城在地中海滨,居民十二万,港口极广,但水浅,大船不得入。其贸易甚盛,每年进口船千五百只,所出入货价计银千万圆。居民善造火器,花布丝缎。在海边,有军局铸火炮之地。别设病院、养婴院。悉威剌邑,居民九万六千,周三里半,有十二门,礼拜堂三十间,制烟之人千五百名。铺七百间,织绸缎。城内设大学院,学生七百八名。加那他邑,居民八万,前回回族所建之城也。加得邑,居民七万,在地中海边,此港最广。昔与亚墨利加人于此大通商,四方立炮台,近地多产葡萄。瓦林西亚邑,在河边,山水清美,为一国之最。土田丰产,居民六万,其中二万二千织绸缎。马拉亚邑,在海边,亦通商之地。有甘葡萄酒。可多瓦邑,居民三四万。
西班亚今之女王年尚少,其母妃督同大臣代摄国事。居民千二百二十八万,城百四十五座,共万八千八百七十方里。全地分四十三部,外有在北亚非利加海边之城,在南方之岛,在西北之岛,在亚墨利加之岛,在吕宋之群岛。惟其臣不善理国帑,公项积欠五万零七百万圆。其利息至今未还,大累他国之债主。道光十九年,计所费用银五千万圆,文官百万圆,刑部二百三十万圆,内国务千四百万圆,军士水师九千六百万圆,欠项利息三千八百万圆。道光二十二年,国费至银万万圆,所收者六千二百万圆,其欠项一百五万圆,所入不敷所出。
步兵六万七千,炮手凡七千八百,军机营兵千二百,骑兵万三千,后营四万,尚有民壮五十营。军势虽广大,奈不能抚驭百姓,屡有叛衅。此时水师渐衰,仅数号兵船,朽烂在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