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北土鲁机国
〈(源案:此即古时额力西国,《职方外纪》作厄勒祭者也,与翁加国合成此国,其南境在阿细亚洲内者,曰南土鲁机。欧罗巴洲各国皆奉天主教,其奉回教者,惟此一国耳)〉
土鲁机种类甚多,原居鞑鞑里中央、牙萨底斯之东北,与阿尔特山附近,其人伟躯赪面,不似蒙古鞑鞑里人之瘦小,先日非国,仅一游牧回教耳,至耶稣千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
,纠集诸部头目攻服邻国,由戈腊山而入巴社,夺得膏腴疆土,即在巴社立国称王,曰塞尔牙国,旋渡欧富腊底斯河,攻额力西,并攻阿丹,所至无敌,遂在小阿细亚又立国,曰罗翁国。后又有都鲁机之头目,攻胜西里阿等国,是时,阿细亚洲西边诸国咸属于都鲁机矣。恃其强悍横行侵并,天道好还,于是,欧罗巴各国与腊体讷国同时兴兵,夺其耶路萨陵、伊哥尼吾两部。维时,蒙古可汗亦由鞑鞑里而攻其后,夺取巴社,并灭塞尔牙之王,皆在千二百十三年后
〈(宋宁宗嘉走六年,金宣宗真祐元年)〉
。嗣是,国中无数头目,各辖一方,而总辖于巴社之蒙古王
〈(此元代征取西域,尽建藩封之时也)〉
。千二百九十九年
〈(元成宗大德三年)〉
,有荷多曼者,少为海盗,后为西底阿头目,威服邻部,自立为王,遂为荷多曼国,其子荷占嗣位,旋夺得普鲁萨为国都。千四百五十三年
〈(明景泰四年)〉
,麻荷弥王又夺得额力西、观斯顿丁罗布尔二地,又攻击伊揖、麻马里、阿丹诸国,并格利弥阿之地,无不归附,威震欧罗巴洲。后又屡破寒牙里、威引那诸国,诸国连兵拒敌,丧师而返,复攻滨海罗尼士西普鲁及额力西各海岛,阻于石礁,不能进。千七百年
〈(康熙三十九年)〉
渐衰。千八百年间
〈(嘉庆五年)〉
,国王沉湎酒色,所属之巴札各据一方,其先日所取欧罗巴洲内各部落均起兵,尽逐土鲁机人出境,俄罗斯亦出大兵攻击土鲁机,屡战屡败,失去富庶数部落,从此不能复振。伊揖之巴札,原土鲁机旧藩,此时皆不受其统辖,巴札之兵,几灭土鲁机,卒割西里阿、巴里达两地,始讲解罢兵。政事与欧罗巴各国不同,权操自上,令出惟行弗惟反,国王谓之额兰西尼阿,西尼阿者,神影也,以为奉神命而来治国。国人怀前王荷多曼之德,故后世虽经变乱被弑,仍立其后裔王为本国回教之主,无敢訾议
〈(与《西域闻见录》所述塞克国同)〉
。
其设官有曰额兰威萨者,巡察城内货物真伪,额设六员,由巴渣官迁转。有曰加尼阿斯加者,校阅官军。曰利依斯分尼者,管理内外事务。曰特付那依分尼者,总理国库。曰直里弥依分尼者,总管水师官军。曰巴札者,管领官兵。曰磨尔那者,管理回教事务,兼掌教读书馆。曰麻富底者,掌理律例,为国中尊贵之人,王前佩剑仪制,与王略有少间。王见额兰威萨,趋迎三步,接见麻富底,趋迎七步。制反法令,悉由参定,作奸犯科,向无斩罪,增用椎钉地置死之条未尝施用,如有犯者,不过废弃而已。曰玉里麻者,专司案牍,由麻富底考试呈名,以听王定夺,审判案件,多有贿属。
宫中姬妾数百,多由巴札各属国竞献希恩。王无聘娶之礼,以至尊无人敌体,唯于群美中择立正妃一、庶妾七,馀皆婢媵,如正妻废弃,即迁入旧宫,别立一人,王如薨逝,嗣王即将前王妻妾统禁宫中,有白阉人守外门,黑阉人供内役,因其丑黑可无防闲也。国中贵官燕居深厦,常有人侍立,其侍立之人,皆取机密不世者为其心腹,图充役者,多伪作朴实,以矮小聋哑为上。国库存贮总数秘莫能知,征税赋、支兵饷每年约计三百九十万棒。
兵有两种:一曰多孛那格里兵,乃当日荷多曼王精选壮士入伍,人给田三百馀亩,遂为定制;二曰加毕居里兵,则随时考校入伍,孟夏孟冬大阅,昔日队伍为欧罗巴各国之最,近日远不如旧,而骑兵轻捷,尚精战斗,保守炮台,心力甚坚。国中遇有警急,招民为兵,未尝规避,惟行阵无纪律,所至虏掠,战则一鼓作气,长驱冲敌,衰则如鸟兽散,不知有节制也。
服饰风俗颇似东方,宽衣阔袖,与欧罗巴窄服相反,入户以去屦在外为礼。饮食箕坐,以手取食。女处深闺,与男子不接见,不通问,内外甚严,其人似勇实怯,似良实狠,似捷实惰,似庄肃实淫佚,似慷慨实吝啬。国中咸遵回教,以国王为教主,自夸其教之奥妙为别教所无,严酒禁,喜施舍,乐修馆廨,以居行旅,吸食鸦片,信符咒邪术,咒所禁者犯则处死。
文学浅拙,夺得额力西时,致额力西之文学几至毁灭,嗣有荷占王颇好文学,于普鲁萨部落大书馆,文人谓之马特勒西图,所赐甚厚,欲其久处肄业,以博玉里麻官职马特勒西图,文人有十等,年至四十岁方得上等,然其所学皆章句、辨论,不知格物穷理,反嗤他国所造千里镜、显微镜、量天尺、自鸣锺,谓是小技淫巧,其天文不识欧罗巴之历算而信阴阳家之选择,非吉日不敢行事。
其房屋、绘画、音乐等技,皆无巧妙,惟俗尚孝弟,其父母身后遗产,惟子弟得有之,外人无预。婚姻先议奁赠多寡,嗣议位置妾媵几人,庶出如嫡,若不生育,即结发之妻,亦许休弃,皆与欧罗巴相反。
其土人有三类:额力西人、由斯人、三角帽人,而额力西居其过半。由斯人即不见重所至,受人欺凌,皆以烧面为业,乃他人所不屑为之小贩。三角帽人伶俐俭朴,多在本国贸易,不甚外出也。额力西人较灵巧,有口辩,善交易,货无贰价,指天为誓,衣服尚长,以冠别贵贱。
自官府以至技艺人等,冠各有定制,饮食甚俭,无非菜蔬、橄榄、糖果而已,酒是回教所禁,而国王与贵人多好之,馀皆不饮,各以鸦片代酒,食烟者众,每不及四十岁。土产地毡、羊皮、黄蜡、蜜、糖、鸦片、棉花、丝发、洋布、铜。
河道纷歧,在罗弥里阿首部落内有河九:马列沙河自大山发源,汇多尼箬河、野机尼河、阿达河,合流南行,出地中海。哇达河汇特沙那河,合流出海;如斯特多马河、弥士多河、唵治加那斯河均南注于海;在摩尔达威阿部落有河四:温都河、西列河、密士特列河均自大山发源,勃律河通奥地里加国,四流汇合,同归那弥河,经麻尔牙里阿而出黑海。在洼腊赤阿有河八:斯载尔河自欧塞特里阿发源,阿鲁达河自大山发源,与荷尔特斯河、底流门河、阿日士河、单摩威沙河、惹林尼沙河、磨首河诸水交汇,由那弥河注黑海。在麻尔牙黑阿部落有河七:那弥河通奥地里加,阿底莫河、额力甘芷河、赞特腊河、珂斯马河、依斯加河、多斯河均归那弥河,与诸水汇流出黑海。在威沙阿部落有河三:依麻河、摩尔牙里奄河均归摩腊洼河,汇入那弥河入地中海。在格罗底阿部落有河四:沙威河通奥地里加国,与哇麻士河、摩士那河、雷那河三水汇归那弥河出地中海。在阿尔麻尼阿部落有河三:特领河、斯甘弥河、窝卒沙河,独流出地中海。在额力西部落有河四:马威荷河、沙林墨里河、阿斯勃罗波达河、希那达河,除马威荷河之水入湖外,馀俱分注地中海。
都鲁机国在欧罗巴洲各部落
〈(黑海通连大海,东西南界海,北界俄罗斯、欧塞特里阿,西北界意大里)〉
,管总部落十,大部落四十有六,小部落二百四十有八,大小岛三十有四。
罗弥里
〈(东界海,南界海及额力西,西界阿尔麻尼,北界沙威阿、摩士尼)〉
,领大部落八,小部落七十有五。
摩尔达威
〈(东界黑海,西界奥地里加,南界洼腊治、麻尔牙里,东北界俄罗斯)〉
,领大部落四,小部落三十有二。
洼腊治
〈(东南界麻尔牙里之那弥河,西界沙威阿,北界摩尔达威,西北界奥地里加)〉
,领大部落三,小部落二十有七。
麻尔牙里
〈(东界黑海,西界沙威阿,南界罗弥里,北界摩尔达威之那弥河)〉
,领大部落九、小部落二十有九。
沙部阿
〈(东界麻尔牙里,西界摩士尼,南界罗弥里,北界奥地里加)〉
,领大部落二,小部落二十有四。
摩士尼
〈(东界沙威阿,西界格罗底,南界哈西俄威那、阿尔麻尼,北界奥地里加)〉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十有二。
格罗底
〈(东界摩士尼,西界意大里亚,南界哈西俄威那,北界奥地里加)〉
,领大部落二,小部落五。
哈西俄威那
〈(东界阿尔麻尼,西界意大里亚,南界海及意大里亚,北界摩士尼、格罗底)〉
,领大部落一,小部落八。
阿尔麻尼
〈(东界罗弥里,西南界海,北界沙威阿、摩士尼)〉
,领大部落六,小部落二十有一。
额力西
〈(东界海,西界阿尔麻尼,南界海,北界罗弥里)〉
,领大部落十三,小部落十六。
千地阿岛
〈(在额力西之南少东)〉
,领大部落二,小部落五。
○北土鲁机国沿革
〈(原无今补)〉
《职方外纪》:厄勒祭
〈(即额力西三字译音之转)〉
,在欧罗巴极南地,分四道,经度三十四至四十三,纬度四十四至五十五,其声名天下传闻,凡礼乐、法度、文字、典籍皆为西土之宗,至今古经尚循其文字,所出圣贤及博物穷理者,后先接踵,今为回回扰乱,渐不如前。其人喜啖水族,不尝肉味,亦嗜美酒。东北有罗马泥亚国,其都城周裹三层,生齿极众,城外居民绵亘二百五十里,有一圣女殿,门开三百六十,以象周天,邻近有高山名阿零薄,其山顶终岁清明,绝无风雨,古时国王,登山燎祀,其灰至明年不动如故。有河水,一名亚施亚,白羊饮之即变黑,一名亚马诺,黑羊饮之即变白。有二岛:一为厄欧白亚,海潮一日七次,昔名士亚利斯多遍穷物理,惟此潮不得其故,遂赴水死,其谚云:亚利斯多欲得此潮,此潮反得亚利斯多。一为哥而府,围六百里,出酒与油、蜜,极美,遍岛皆橘、柚、香橼之属,更无别树,天气清和,野鸟不至其地。
又曰:翁加里,在波罗尼之南物,产极丰,牛羊可供欧罗巴一州之用,有四水甚奇:其一从地中喷出,即凝为石;其一冬月常流,至夏反合为冰;其一以铁投之便如泥,再熔又成精铜;其一水色沉绿,冻则便成绿石,永不化矣
〈(案:翁加里,今并入北都鲁机,故附诸后)〉
。
《海录》:祋
〈(都律切)〉
古国,在布路牙、吕宋、佛朗机之后
〈(案:此都鲁机国也,祋,即都鲁二字之双声,疆域大而奉回教是其明证。云在吕宋、佛朗机之后者,言方向大概,非必接境)〉
,在伊宣各国之北,疆域极大,本回回种类,人民强盛,穿大袖衣,裹头,服皮服,不与诸国相往来,西洋人谓之仍跛喇多者,犹华人言大国也,唯称中华及祋古为然
〈(西洋称大国者惟中华及俄罗斯,《海录》中无俄罗斯者,专述海船贸易之国也。土鲁机兼跨欧罗巴、阿细亚二洲之境,故亦云大国)〉
。
《万国地理全图集》曰:土耳其国,一作都鲁机,其地南接希腊国与群岛之海,北连峨罗斯、奥地利亚等国,东及黑海、马摩刺海湾、群岛海至海外,西至亚地亚海隅,西北至奥地利亚国。北极出地自四十度至四十六度,偏东自十三度至三十度,广袤方圆三十万方里,居民八百万丁,北方之高岭,为土耳其交界,其多恼河为北疆,其平地不广,遍处山岭,沿海湾口甚多,北由君士但海峡与黑海相连,南由他他尼里与希群岛海交流。产棉花、烟、葡萄、南果、羊毛、羌花等货。其国古时列分,其居民族类各殊,至于土耳其为地主者,自新疆搬移亚齐亚西方。奉回回教。与蒙古族交战,败,自避山穴,招各盗贼据地,其头目号曰阿多曼,废国主而自立新国,时元成宗元贞五年也
〈(按:此元代回回被蒙古军驱逐自葱岭以东窜往葱岭以西也。新疆乃本朝之名,元代则名别什巴里,此译者以今名称古地也)〉
。其后裔专务攻击邻国,强之入回教。于顺帝至元年间,土耳其王督兵渡海峡,至欧罗巴地,胜败不常,两主继亡,巴牙屑王连战皆胜,于是蒙古大王侵国,巴牙屑王战败被虏,骄行渐减,其子孙如祖,复勇猛争战,于明朝景泰三年,攻取希腊之都,迄今为土耳其之国都也,连五十年得陇望蜀,攻击四方,伏尸遍野,自嘉靖年以后,王耽逸乐,臣下弄权,值峨罗斯国勃兴之际,肇衅相攻,峨罗斯百攻百胜,土耳其水陆战败,倘非列西国劝阻之,土耳其国则已倾覆,然佛兰西国恒救其危。道光元年,希腊畔之,土耳其力战,终不能胜,希腊遂自创立新国矣。六年后,土耳其再与峨罗斯死战,不胜,纳银千万员,又割交界各地以讲和。道光二十年,英国助土耳几王强服叙利地,但其国基已废,倾倒在旦夕,其妻妾奴共计六百口,择一位为其宠妃,初生子者为王后,殿内白黑阉官中,多黠慧便嬖用事。兵共十万,全国分二十八部,各部总领每弄权,
下民,及其有罪,资业被籍入官,以充国帑。每年各税饷银千万员,欠项银四千万员,步兵九十四万丁,骑兵一十二万四千丁,大战舰八只,师船二十四只。今述土尔其各部如左:
路默利部。在东南方,居民大半土尔其人,好逸恶劳,惟勇攻战,节食禁酒,终日吸鸦片,饮珈琲,衣服甚美,以帕包头帻纚以吸烟之故,肩缩面瘦,形貌猥衰,坚执回教,藐视他人,尊贵者随意娶妻妾。其国都君士但城,在马湾边,乃罗马君士但丁汗于东晋年间所建,海港广,便各国商船所集。内有王宫,其广如城,其回回大殿,即昔耶稣门生之堂,山水美景环之。亚得安城,周围十五里,内有古殿。加利城,在罗马海湾,居民万七千丁,经商贸易。
路北不牙部。居民奉希腊教门,风俗话音与峨罗斯相近,其民安业勤劳。会城居民五万,由陆路通商顺剌,城池坚固,击退峨罗斯军,在此山隘,多恼河滨筑城设堡防备。
路西北布尼城,地多山岭,出铁,其中二分。奉希腊教门,怨恨土官,往往起乱。
息味部。向西北,居民奉希腊教,不服回回管辖,并力攻拒,国王强操政令。省会别甲邑,城池坚固,屡被敌伐守御不陷。
亚剌万部。在海边,地方崎岖,居民射猎好斗,天下精兵也。会城曰药翰尼那,昔其总领逆国主,连年守御,居民三万五千丁,士民猛毅刚直。黑坐义小部,遍路巉岩,民居山谷,颛陋勇猛。
瓦拉基地,长一千零八十里,阔四百五十里,居民九十七万丁,地平坦,河滨沆茫,田宜麦,野多群畜,土民崇拜救主耶稣,惟官吏横征私派,民皆忍受。其都布加力,居民八万丁。
东北末大味地。广袤方圆五万一千方里,居民五千万丁,西方多山岭,产五谷、南果、葡萄、烟、蜜、蜡、硝、盐、马、牛、豕,每年售马万计,恒时被虐主压服,亦蒙峨罗斯护恤以避土王之勒索。其都城曰牙西,在群岛中,据于地亚洲,周围千五百里地,海滨丰亩,其橄榄果成好油,居民好自专制,土耳其二十三年,强击而不能服之。大半崇希腊教门,其岛山水最美,居民万五千丁,岛之海口渐以沙淤,阻船进口。
《地球图说》:土耳基国,东界黑海,南界地中海并希腊国,西界亚得利亚海并阿士氐拉国,北界奥地里加及峨罗斯国,百姓约七百万之数。都城曰君士旦丁,内民六十万。述耶稣教、天主教、回回教、希腊教。其民首不戴帽,以帕围之,身穿长袍,席地坐,饮食不用匙、箸,以手搏之,尚信守约。土膏衍沃,栽种不劳,故其民怠惰,好战猎,吸雅片。国王独揽政权,臣下无言责。民风男尊女贱,一男可娶数女。有大江名拖奴俾,中有高山,曰喜麦。产绵花、烟叶、架非、葡萄、南果、羊毛、羌花、雅片、蜜、蜡、硝、盐、铁、马、牛、羊、豕、橄榄油。
《地理备考曰》:土耳基国分三州:一在欧罗巴州,一在亚细亚州,一在亚非里加州,地土广阔,烟户繁滋。
土耳基亚国在欧罗巴州之南者,北极出地三十六度二十分起至四十八度二十分止,经线自东十三度起至二十七度三十分止,东至厄罗斯国暨黑海,西连奥斯的里国,南枕地中海暨额力西国,北接厄罗斯、奥斯的里二国,长约二千五百里,宽约二千里,地面积方二十五万里,烟户九兆口,地势南方则山,崭岩嵾崖,络绎不绝,北方则平原坦阔,湖河纷歧。河至长者九,湖至大者十,田土最膴,谷果极丰,南方所产草卉,移植本国靡弗适宜。林木稠密,药草备具,为欧罗巴州各国之最。产铜、铁、锡、铅、矾、磺、纹石等物。地气温和,惟污秽触犯,人多疾病。在昔,汗位历代相传,于今分为四国,或汗或王,称谓各异。教奉科马尔回教,别教需损资方不禁止。技艺平庸,除都会外,匠肆不多,所造仅敷所需,贸易兴隆,惟官长掣肘,庶民荒弃,是以国内生理皆外客经营。
本国昔属罗马国,迨罗马国西迁后,夷狄侵扰,元成宗年间,有非里日亚酋长,侵夺额力西国之布鲁萨地,僭称为王,号曰科多马诺国,传至其子,开辟疆土。越六十一载,其孙默拉德者嗣位,攻陷安多黎诺伯勒城而建都焉。其子又拒退佛兰西、亚里曼二国来侵之师。厥后,蒙古人侵犯亚细亚州各地,本国之君巴耶西德者,前赴救之,为蒙古王达美尔兰所擒获。传至摩拉多者,占据英吉利国属地甚多,破翁给里亚国之兵,迨其子马何美德王攻克的诺伯拉城,迁都其地,此后,历代嗣君与欧罗巴各国交兵。康熙二十二年,本国始衰,师多败北。乾隆五十四年传至塞黎慕王,丧地于厄罗斯国,复失厄日度于佛兰西国,三年后,始再克复。嘉庆十二年国人变乱,两次废立,又立马科美德王,即现在之君也。通国昔分七部,今改四国:一土耳基,又名科多马诺,一塞尔维,一袜拉几,一摩尔达维。其塞尔维等三国,皆自立为国,不归土耳基统辖,但每岁纳贡于其国,以存旧属之谊。
其一科多马诺国。东枕黑海,西南至地中海暨奥斯的里国,地面积方约十五万三千里,烟户七兆口,君位世袭。国分四大部:一曰罗美里,首郡曰伯拉,乃本国都也,建于官士丹的诺伯拉峡,在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从外而观,则楼台叠起,景色美丽;自内视之,屋宇朴素,街衢曲隘,然学、医各院,书库、浴室,靡弗备具,市廛林立,商贾云集,惟路涂污秽,瘟疫流行。一名波斯尼亚。一名西里斯的黎亚。一名曰萨壹尔。
其二塞尔维亚国。东至袜拉几亚国,西连科多马诺国,南接罗美里部,北界奥斯的里国,长约七百里,宽约三百五十里,地面积方二万二千五百里,烟户三亿八万口。侯爵世袭,通国分为十七府。建都于日索袜、达奴比约两河交汇之处。
其三袜拉几国。东南二方皆在达奴比约河,西连塞尔维、翁给里二国,北接摩尔达维国暨奥斯的里国,长约一千里,宽约五百五十里,地面积方三万一千一百二十里,烟户七亿九万口。侯爵世袭,通国分为十八部,建都于冬波维宜的萨河岸。
其四摩尔达维国。东至厄罗斯国,西连奥斯的里国,南接达奴比约河暨袜拉几国,北界厄罗斯、奥斯的里二国,长约七百五十里,宽约四百里,地面积方二万一千四百五十里,烟户四亿五万口。侯爵世袭,通国分十三部,建都于高阜之上,其通商冲繁之地,或濒海边,或在腹内。
《外国史略》曰:欧罗巴各国,惟土耳基国最广,居民聪明,聚集如云,罗马人降其地,数百年后,其旧君之裔复立国焉。
唐时,中国西界有土耳基族,望西迤逦,初与西域民战,自唐顺宗后,渐进回教,据印度西方犹太之地,南宋以后,欧罗巴各国以其占圣墓地,合军攻退之,后蒙古游牧又攻之,走匿山内。元武宗至大年间,有夷目曰阿士曼,招各山贼,恢复全地,再立土耳基族于亚悉亚之西,所虏之人,悉断其势皮为回回以入阵,死亡千万,更招他族少壮者为兵。
明初在欧罗巴希腊地立国,闻北地构乱,欲侵取各国,尽绝耶稣教,立回教,于明建文帝六年连败欧罗巴各国之军,所虏者几万人。后益务侵欧罗巴地,于明英宗正统四年再战数载,欧罗巴人败绩,自后土耳基势日浩大,于嘉靖二十九年摩含默号第二王即位,欲称雄盖世,甫立,即募水陆军攻据希腊之都,越五十年,土耳基攻伐四方,据其地,又伐意大里国。嘉靖七年,围东国之都,日耳曼各君皆畏其势,其地中海水师任意驶驾,惟登陆攻城每不克而退。二百五十年内阅十三君,皆知好武广地,但国无法度,后始设教师,布律法以治其民,其君惟听命于臣妾,殁后继子,尽杀其兄弟,各部兵帅,滥索居民,遂屡叛,君屡被废。越三百年,欧罗巴各国日强,而土尔基国尚与东国结衅,战争不息,于康熙二十一年,东国合力鏖战,大胜,尽复前所失地。于时,峨罗斯乘势攻土耳基,取其地,凡在黑海边之国,皆一一归峨罗斯,同天主教门之国俱叛之。土耳基军又驶渡攻麦西国,与英人交战,道光元年,所属希腊民亦叛焉,于是,英吉利、佛兰西、峨罗斯三国,皆集师以攻土耳基国,尽殄其水师,馀众遂奔希腊,希腊人助以兵卒,复创立其国,其军伍训练,悉遵西洋法度,君颇聪明勤政,外国皆称颂焉。
土耳其,本列国也,居民各异,在欧罗巴广袤方圆九千五百二十里,居民千五百五十万,在亚西亚三万四千七百五十里,居民千二百五十万,在亚非利加方圆三万八千四百三十里,居民五百五十万。
在欧罗巴之地有三所,名为土耳基之属,其实服事峨国。
一摩道。广袤方圆八百零三里,居民四十五万,居东国峨罗斯之间,南连土耳基,北极出自四十五至四十八度三十分,多恼河并他匿得等河皆经流此地。多牧场,所畜蕃盛,亦出蜜蜡。其居民未向化,风俗不醇,皆因希腊以崇天主教。虽务农,鲜制造,有蚂蚱屡茹其田,五爵恣其勒索,故民最贫乏。务通商,其君受土耳基之敕命,然即位必先由峨国议准方能管其地,是以峨国之势益大。
一瓦拉基。在摩道之南,其西南两边与土耳其交界,西北与东国相连,北极出自四十三度四十分至四十五度三十分,广袤方圆千二百九十七里,居民九十五万,多恼河亦通此地,丰五谷,居民怠惰,无所经营,多缺乏,其君俯听俄国之命。
悉比焉部,北极出四十二度及四十四度五十分,广袤方圆五百六十里,居民九十万,北至东国、土耳基国,三方环山,多矿,但民不知掘,产五谷,多葡萄。其居民善养牲畜。无五爵,惟有农夫、匠、教师三品,各任贸易,不服外国,于明英宗天顺年,悉比邑与回回战败。越四百年,民苦酷政,故生异心,于嘉庆五年,众民啸起攻击,酷主因与国人盟。今所立之君甚聪明,招乡绅会集议论,各国称颂,岁贡于土耳基。募兵万二千以防御。
多恼河南边多建固城,其中最要者,系百牙拉,即土耳基军所守者。外有新立之国,曰峨拉或黑山,广袤方圆六十五里,居民十万七千,在阿得利亚海边,土耳基终不能强服。居民自选头目,恣为海盗,亦贩卖牲畜,崇希腊之天主教。
布尼焉部分上下,在东国南及亚得利亚海隅,广袤方圆千零六十三里,居民八十五万,崇希腊天主教者三分之二,馀为回回。多山林,出南果、葡萄、牲畜,造刀剑最精。都会曰撒拉约,居民六万,所寓悉茅舍。
布牙里,系广地,东及黑海,北连瓦拉基,广袤方圆千七百四十里,居民百八十万,东方平坦,出牛、羊、五谷、葡萄、铁、钢、蜜糖。居民所崇之教与前不异,其都曰所非亚。北方有坚城,四面环之。
亚巴尼部,在亚得利亚海边,广袤方圆七百里,居民三十万,语音各异,崇希腊之教。屡次叛逆。海边多支港,海贼所丛入。
土耳基最要之部曰路米里,广袤方圆四千四百里,居民六百八十万,多山磐腴田。君士旦,居民六十五万,本古城也,山水若仙界,昔所立天主礼拜堂,甚宏丽,今为回回会处。其城在七山下,有海峡,其街狭,宫殿大而不美,海港极广,多风,无巨浪。亚得利亚邑,居民十万。牙利邑,在海峡,居民八万。撒罗尼,居民七万,大半崇回教,惟希腊人能勤,土耳基人则惰。
群岛之最大者曰千地亚,广袤方圆八十八里,居民二十七万,周朝时极旺相,居民百二十万,久服希腊国,后意大里威尼得据之,此康熙四年也。山水甚美,山峰高七百二十丈,地丰盛,居民万二千,畏土耳基之酷,不敢垦作,其城与岛同名,居民万二千。道光年间,土耳基虏掠百姓,戮者不胜数。其他岛虽小,各出橄榄油、葡萄等物,多水师,为海贼所惧。古时,此岛各自为国,土耳基遏其势,归回教,中亦多商,在各港贸易,希腊之族,尤狡狯善骗。
土耳基君操全权,昔有嗣君畏兄弟分权,尽杀之,其政悉按回回法,立辅政大臣四员,又立教师以办法律及教门各事,其大臣统摄文武三军,兼理国事,各部设头目,经理百姓,每自恃富强,擅权与国主战,故多作乱,峨罗斯及他国争来攻之,幸欧罗巴各国为之防御得免。民分三品:一曰回回族,最尊贵;二曰徭事,是崇希腊等教之门人,亦同纳赋;三曰奴婢,即由外国所贩卖及本地所养者。其国之兵三十七万,岁入国帑银二千五百万圆,有大战舰、火轮船,水手多系希腊人。
《瀛环志略》曰:土耳基三方,古大秦东境
〈(即意大里亚之罗马)〉
,为西域,自古著名地,东方创辟最早,巴庇伦建国于前,西里亚代兴于后,犹太
〈(一作如大,又作如氐亚,又作如德亚,又作儒德亚)〉
即唐书所谓拂菻国、以色列之族由此兴焉,其国自夏、商历汉季,传世最久,令辟贤王,后先辉映,西土为希腊开基之地,君士但丁则罗马东都,比于雒邑,泰西远隔,神州礼乐车书之化,无由渐被,而在彼土言之,则此数千里者,固商周之耿、亳、豳、岐声名文物之所萃也。
土耳其本回部贱族,窜身买诺,遗种繁滋,遭时衰乱,揭竿而起,恃其兵力,蚕食东西,遂使名城堕毁,典业散亡,文献无征,风流歇绝,三方之民,就俎醢之地而困膻污之俗者,数百年于兹。观泰西人所著书,西土之困于苛政也尤甚,胜广之徒,时时攘臂,而彼昏不知,犹晏然为羊车之游,亡可翘足而待矣。
泰西诸国,跨亚细亚、欧罗巴两土者,惟峨罗斯与土耳其。土耳基,疆域之大不及峨罗,而擅膏腴之壤,据形便之地,百年来无止戈之日。七椿园,讹为控噶尔,又以千馀年前一统之罗马移之土耳基,又称峨罗斯本其属国,控噶尔用东西迭驾之法,峨罗斯大困,增贡乞和乃免。此出乌巴锡诅咒之言,而《闻见录》信之,误矣。两国黑海亘隔,风马牛本不相及,自峨罗斯开高加索部
〈(详峨罗斯图说)〉
而与土之东壤接,又开波兰诸部而与土之西境毗连,其初构兵在乾隆中年,维时峨罗斯勃焉方兴,战攻甚锐,土耳基衰机甫兆,兵力犹强,胜败之数,大略相当,后则南风不竞,割讲频仍,近年内讧四起,危如累卵,然究未为峨所兼并者,则由英、佛护持而排解之也。欧罗巴人最恶回教,土耳基之昏虐,又诸国所鄙夷,英、佛于土非有所爱,特以峨罗斯北地荒寒,不长水战,故仅能比肩英、佛,未足定霸一方,若土耳其为所并兼,则地兼三海
〈(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
,于欧罗巴已扼吭而拊其背,诸国其能晏然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