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口述自传》是由历史学家唐德刚根据胡适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口述录音及手稿整理编译,该书源于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项目,唐德刚通过访谈与胡适合作完成,记录其晚年学术思想及生平经历。全书以胡适自述为主线,涵盖文学革命、思想史研究、新文化运动等议题,延续其早年学术观点。唐德刚以“传注一体”体例进行译注,结合史实考证与社会背景阐释,注释部分因多维视角和严谨考据具有独立学术价值。书...
郁达夫日记
日记合集,收录现代作家郁达夫1926至1937年间创作的日记,该书基于作者生前出版的《日记九种》《达夫日记集》等版本整理而成,系统呈现其创作高峰期的生活轨迹。全书包含《劳生日记》《故都日记》等篇章,内容涵盖社会动态、自然景物、文坛交往及个人情感,以率真质朴的笔触记录动荡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日记既有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也有对婚姻恋情的直白吐露,通过日常片段展现家国忧思与文学思考,为研究郁达夫创作及...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专著。陈恭禄著。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曾重版多次。陈恭禄(1900—1966),中国江苏丹徒人,历史学家、教授。毕业于金陵大学,先后在武汉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作还有《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中国近百年史》、《中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等。本书初版由自序、正文和附录组成,约60余万字。记述自鸦片战争至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至成书时为止)的中国历史。自...
红军长征记
《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名初为《二万五千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直到1942年,才由总政治部更名《红军长征记》,作内部参考印制发行,现已难见其踪。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由朱德亲笔签名赠给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军长征记》孤本并引起各方关注。《红军长征记》是极为珍贵的一本书,也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
蒋经国自述
收录蒋经国1937至1975年间撰写的日记、回忆录及散文等十余篇文献。内容聚焦作者早年苏联留学、赣南主政实践、随父迁台经历等关键人生阶段,涵盖对西北开发构想、与斯大林谈判等历史事件的回顾。全书以第一视角呈现作者政治理念的变迁轨迹,包含《我在苏联的日子》《训练日记》等核心篇章,着重展现务实革新与社会建设思想。文献涉及家庭教育、党政实践等领域,附录补充他人撰写的相关回忆文章。书中部分内容因历史环境存在...
陈克文日记
日记体历史文献,完整收录陈克文1937年至1952年间撰写的私人日记。以编年体形式呈现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细节、国民政府行政院日常运作实况,以及汪精卫与蒋介石政治关系的珍贵记录。作为国民党中层官员视角的原始史料,该日记被学界视为研究民国政治史与社会史的重要补充文献,其未刻意发表的原始性特点使记录更具客观性。书中附录包含陈克文年表及回忆文章,为研究民国公务员群体生存状态提供了立体观察维度。
南高小史
陈训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出版家和文史工作者。《南高小史》是他撰写的一篇关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 “南高”)对南高的优良校风进行了总结。陈训慈 1920 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1923 年毕业。在南高读书时期,他担任 “史地研究会” 总干事,《史地学报》编辑主任等职。在《南高小史》中,陈训慈将南高的佳风概括为 “诚、爱、勤、俭” 四字。他提到,“诚” 表现为上下相接真诚,教授多有 “身...
皇城与宫城:明清帝京的营造
明清北京城建设体现了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集大成的理论思想,明清故宫作为代表重点体现的王城地京建筑规划理论,建筑技法和建筑理念。由于在城池的建设中还包括其他如社稷坛、天坛、王府、城门、团城等建筑群的设计和建造,这些运用中国传统技艺建造的艺术经典,构成了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主要划分和功能区——皇城和宫城。因此,本书分为故宫的建设、故宫的建筑、其他古建、建筑工艺研究四个部分来分别讲述建筑文化。
故宫旧档
1924 年,溥仪被赶出皇宫,国民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18 岁的单士元以北京大学史学系学生身份加入,参加了坤宁宫、交泰殿等多处的文物点查事务。1925 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因单士元在北大的研究课题为 “明清史及其档案研究”,他被分配在文献部从事皇宫旧藏历史档案的整理工作。单士元在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工作期间,面对浩繁的清代历史档案,提出建立档案目录,后逐渐形成了档案目录学概念。1936 年,他发表《...
日清讲和谈判秘话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和伊藤博文举行会谈。日本狮子大张口,不但要求赔款,更要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岛。其要求简直是欺人太甚。在前三轮谈判中,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极尽羞辱之能事,而李鸿章则委曲求全,惟恐和议中梗。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采取拖延战术,不料他发给总理衙门的电文皆被日方破译,促使日方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清廷无法可想,电谕李鸿章在第六轮谈判中接受日本的全部要求,签署《马关条约》。本内容系李鸿章在前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