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与僧游石头庵

我携骨面潜溪子,来访西山鈯斧庵。梦蝶人惊犹栩栩,藏鸦柳暗已毵毵。

峰连小阁宜春望,水绕重城隔夜谈。欲唤扁舟寻熟路,与君支策上千岩。

陈生携文见过

海外归来两鬓秋,自嗟无地可逃羞。携筇肯过惊时听,炊黍能为信宿留。

睡触屏风讥富贵,笑分脔社致公侯。遗编家世丹青著,铁砚磨穿未肯休。

云庵和尚赞三首 其三

三玄铨量,设选佛科。邪师坏之,付授外讹。以陷虎机,击其颓波。

不动声气,怖走天魔。

华药英禅师赞

以铁作喙,名无有双。老住回雁,道冠湘江。神机之妙,如钟在撞。

为功德林,为精进幢。不动声气,天魔自降。怀我云庵,黄龙的嗣。

说法如云,纵横放肆。孰知此老,胆气相似。大法付授,良亦在此。

是名关西,克家之子。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三

魔外如惊涛,大愿真砥柱。生与海众同,没与海众处。

兀然引带笑不言,从教大地山河语。

次韵黄元明

静室依清几,开书映隙光。悟迷初不隔,语默故难藏。

妙可忘情会,深无以意量。临机辨神骏,正要略玄黄。

中秋对月

好天凉夕病衰馀,散步中庭瘦策扶。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

赠王司法

轻帆已有渡江期,高会清游惜此时。水阁飏烟晴试茗,雪窗剪烛夜论诗。

冲寒远雁来横浦,弄色新梅半糁枝。林下自知无一事,亦应风月动关思。

与客论东坡作此

东坡醉墨浩琳琅,千首空馀万丈光。雪里芭蕉失寒暑,眼中骐骥略玄黄。

机轮妙转风雷舌,春色浓缠锦绣肠。可惜骑鱼天上去,断弦空壁暗凄凉。

陈莹中居合浦余在湘山三首寄之 其三

闻道希夷处士,今居诃梨仙村。要看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书阿慈意消室

风过渊明卧处,林间子厚来时。睡起一杯春露,壁间数句坡诗。

五祖慈觉赞

龙湖山上霹雳,马驹潭畔门庭。千圣莫能窥测,十地望崖震惊。

霜露果熟推出,白莲峰下芬馨。不受声名控勒,逸群胜气英灵。

试问是何宗旨,东山云霞空青。海堂室中神颖,汾阳直下云仍。

山居四首 其二

鍊尽人间机巧,却能随处安闲。云深旧迷归路,木落今见他山。

送肇上人还江南省阿尚

穷冬急景江村暮,道人千里江南去。明宵应宿路傍店,败箦枯禅山月吐。

死生面目无处寻,但馀体粟空龃龉。能知忍冻非他物,便可鹘崙吞佛祖。

页次:(59/82)
<< < 58 59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