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入楞伽经译注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本书以实修实证的方法说明「菩提道次第」的精华。昂旺朗吉堪布是西藏黄教国师-颇邦喀仁波切、康萨仁波切的弟子,一九三九年抵达中国康定,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长达七年之久。本书手稿历经中国文化大革命,在沉埋半世纪後,经过各界人士辛苦汇集,再次以完整的面貌问世。
来果禅师语录
本书系节录来果禅师(1881—1953年)语录中的解谤扶宗说、参禅普说、自行录等三卷。解谤扶宗说,一一破解宗、教、律、净相互争议的症结,令其能相容尊重。扶宗说以简明的一百则学禅的箴言,句句破心殷切,为后学大开眼目,指点迷津。参禅普说,以修道者常犯的毛病,如怕动、求静、怕苦事、无长远心、我慢等,抽丝剥茧作彻底的针砭。自行录,以来果禅师一生行履为主轴,文中有禅师的孝行,割肝疗治父疾和求法种种困厄的历程...
净土三经译注
中国佛教净土宗三部基本经典的合称,即龙树所著《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一名《大无量寿经》,简称《大经》或《双卷经》。一般认为公元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流行于犍陀罗地区。三国魏康僧铠译,2卷。该经叙述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之事,宣扬净土思想。该经传入中国,影响甚大。《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宋畺良耶舍译。该经进一步...
弘一大师文集选要
弘一大师是中国近代的律宗大德,大师的著述颇多,为契合社会大众的阅读需要并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本书以通俗实用为原则,选取大师的著述,内容有“人生之最后”“敬三宝”“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佛教之简易修持法”等篇章,以飨读者。
佛遗教经译注
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作《佛临般涅槃略说教戒经》、《佛临般涅槃经》,简称《遗教经》。鸠摩罗什译。1卷。记释迦临终前对众比丘所作关于持戒、四谛等的教诫。收入《大正藏》第十二册。流传较广。
八大人觉经译注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亦称“八大人念”、“大人八念”。佛教用语。指修习佛教达到解脱者所觉悟的八种教法。据《八大人觉经》是:世间无常觉、多欲为苦觉、心无厌足觉、懈怠堕落觉、愚痴生死觉、贫苦多怨觉、五欲过患觉、生死炽然(燃)苦恼无量觉。据《中阿含经·八念经》等,八觉也作: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不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