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作者印光法师。 该书在《文钞》原文的基础上,梳理、拣别印祖对于净土念佛种种问题的开示,细心分类编次为十二章,荟萃问答600余问,并在每问前后面加了要点提示和详尽的注释。
大乘止观述记
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1921年主讲于上海功德林,其讲经内容经江味农居士整理修订八年,全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核心,分“总释名题”“别解文义”两部分,涵盖佛学理论架构(如释名、显体、明宗)与实修方法(如礼佛、饮食规范)。附录《科判》梳理全书结构,兼具义理阐发与修持指引。谛闲法师阐释深入浅出,江味农在笔录中辅以譬喻说明,形成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讲记文本。
观心:金刚经心释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民国禅宗名僧圆瑛大师及清净居士合著的佛教经典阐释书籍,书以现代读者理解佛理、平复心灵困惑为初衷,结合两位高僧的修持经验及《金刚经》义理,对经文进行系统性解读。 全书分为五卷,通过梳理《金刚经》的义脉结构、讲录注解及般若智慧阐释,将深奥佛理转化为现代语言,并融入星云法师、净空大师等修行心得。内容强调以清净心处世、理性慈悲待人的理念,引导读者在物欲社会中探寻心灵提升之道,倡导以般若智...
四度授法日记
日本严豪口述、源豪记录。该书是一部与日本真言宗修法相关的文献。从内容上看,涉及到诸多密教修行的仪式、手印、真言以及相关的教义阐释等。例如,文中提到了行法前的诵文、建立道场的相关规定、上厕作法等具体的修行细节。还详细阐述了普贤十愿在修行中的体现和意义,如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忏除业障等愿与密教修行的关联,强调通过手结灭罪印、口唱摧恶真言等方式实现三业同时忏悔等教义内容。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星云大师的散文集,该书围绕家庭、工作、人际、生死等人生议题,提出“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的核心观点,倡导以欢喜心辩证看待苦乐,通过转化心念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全书分九章探讨时间管理、自然感悟、处世智慧等层面,结合现代社会经验阐释“苦为成长动力”的哲学,并给出“凡事皆生欢喜心”等具体实践方法,以通俗语言解析佛学思想。
总持抄
日本佛教天台宗西山流祖师澄豪撰,澄豪(1260-1350),延庆二年(1209 年)己酉十月十日诞生,十二岁登上二叡岳,十四岁出家受戒,四十八开始授予职位,六十四岁入灭。他传承了穴太流,其流派的灌室分布在正觉院(比叡山东塔)、正観院(同西塔)、宝菩提院(京都)、成菩提院(滋贺县)等地。 《总持抄》中提及 “十二神将者,十二因缘,十二月,十二时等也”,认为十二神将是为助药师十二大愿,佛菩萨化作十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