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综合佛法精要,开显成佛坦途,乃印顺法师博览法藏之心得。全书分为偈颂和释文两部分,先以偈颂总摄成佛之道浅深之义理,再循序用现代汉语一一加以解说。颂文要而简,利于读诵与记忆;释文浅而详,利于明解与会通。

入行论释・善说海

《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一部对《入行论》进行深入阐释的重要论典,由藏地无著菩萨所著。无著菩萨是公认的具有菩提心的大德,还著有《佛子行三十七颂》,其作品对修行者的相续转变意义重大。 这部论典的译者是索达吉堪布。堪布生于 1962 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他致力于藏汉经论的互译工作,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也把汉文典籍译成藏文,同时还在国内外高校演讲,与知识分...

介为舟禅师语录

该书共十卷,卷首有序文,内容涵盖上堂、小参、拈颂、法语、入室机缘、垂问、偈、传书引疏、题赞自赞、佛事、萍吟集、影堂集、松陵杂录、吴门杂录、行状塔铭等多个方面。收录于《嘉兴大藏经》。关于介为舟禅师的资料较少,暂时没有直接关于介为舟禅师详细生平及更多事迹的记载。

普明香严禅师语录

《普明香严禅师语录》是清代普明香严禅师言论集,含开示、问答、法语等内容,不仅有对禅宗经典的精解、心性剖析等佛法义理阐释,还有对弟子修行的指导及生活中禅意开示,继承临济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统,语言简洁生动,以活泼机锋、巧妙公案启发悟性,将修行与生活相融,是研究清初临济宗发展、禅师思想及当时禅宗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丰富了禅宗文化宝库。

禅非一枝花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

三峰半水元禅师语录

《三峰半水元禅师语录》,由门人光深等编,内容包括上堂(二十则)、小参(二则)、茶话(一则)、机缘(五则)、颂古(一则)、印偈(十一首)、杂偈(二十二首)等。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六卷,明元来说,成正录,元贤序。第一卷 博山语录 第二卷 董岩语录 第三卷 大仰语录、鼓山语录、天界语录、答问 第四卷 拈古、颂古、赞、禅警语 第五卷 书、文、序、疏 第六卷 偈

人行道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困惑、挫折在所难免,在面对人际关系、家庭、乃至事业的种种问题及困扰时,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时常是带领众人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圣严法师将多年修习佛法的智慧,化成四十一篇知性与感性兼具的短文,包含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何面对疾病、婚姻、工作,乃至宗教、政治等人生各面向的问题,希望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陪伴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平静祥和,走得更有意义。

佛教逻辑

本书是二十世纪西方佛教学界最著名的俄罗斯学者、彼得堡学派的巨擘舍尔巴茨基(1866—1942)的代表作。该书除了详细地论述了佛教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之外,还尤其借助当时的佛教史、佛教哲学和梵藏文献研究的成果,以三位佛教思想家(陈那、法称、法上)为对象,对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一讨论以印度其他哲学流派的逻辑及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参照,指出了佛教逻辑在同一律、矛盾律等推理形式方面的特...

学禅方便谭

白圣大师是禅宗大家,在台湾很有名望,在这本小书里他详细讲解了参禅、打坐的方法,比如如何盘腿,如何调息,如何参话头,对于想学禅或者对禅宗感兴趣的人非常有用;其中的调息打坐等方法对长期患病的人也有很大帮助,坚持做即可益气养血,驱除病魔,重返健康。 本书收入的是一代高僧白圣大师普及佛法的讲义,曾多次发表或出版,今辑录成一书,统名之为《学禅方便谭》。《学禅方便谭》一书两用,既可了解佛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又可...

页次:(65/1000)
<< < 64 65 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