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菩萨道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译自英文版的《大佛史》(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的第一集上下两册讲解菩萨道的部份。译此书的原意是希望发愿修菩萨道者得以窥见记载于巴利圣典里的菩萨行道,而对他们在实践其愿方面有所助益;也希望欲证悟阿罗汉道果者能更了解应当如何修习波罗蜜,再实践之以令其成熟,而早日解脱生死苦海。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作者在京弟子在后记中说:‘此本《白话解》乃黄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写此注解时提出三个指标:(一)不是把《大经解》翻成白话,而是在讲授《大经解》录音基础上大删特删,力求精简,通俗易懂,中心突出。(二)虽然简明通俗,但不失...

摄阿毗达摩义论

南传上座部佛教论书。阿耨楼陀撰。1910年译为英文本,由伦敦巴利圣典会刊行。中译本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出版,叶均译。本论是一部介绍南传上座部佛教论藏哲学纲要书,共5万余字,9品。前5品介绍了心法和心所法,把上座部基本6种心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依欲、色、无色界和出世间分为89种心理状态,加出世间非常心47种,组成121种心识。再立52心所(52种心理活动要素),分为一切心心所、...

秘钞问答

秘钞问答,22卷,日本赖瑜撰,《大正藏》第79卷No.2536

大疏百条第三重

大疏百条第三重,十卷 日本 圣宪 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79卷,圣宪(1307~1392)继承了赖瑜(1226~1304)的加持身说,使新义真言教学大成。此外,他还总结了赖瑜以后未经整理的庞大论义算题,撰述了《大疏百条第三重》、《释论百条第三重》等,是新义真言宗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自证说法

《大正藏》第79卷,然此自证三菩提(文)尔者于自证极位。可云说今经乎。答。此事古来难义。末学虽难一定。且依相承一义非自证极位之说可答申也。两方也。若云非自证说者。凡思今经以自性法身为能说教主。以自觉境界为所说法门。此则一家不共之实义。诸教超绝之规模也。是以我乘内证智如来金言。自受法乐高祖定判。悉非显为自证说旨乎。若又依之云尔者。思自证极位超言议境过心思域。争有说法义乎。加之案文段起尽。住自证境无众...

大疏谈义

大疏谈义,10卷,日本运敞撰。《大日经疏》注释书,《大日经疏》全称《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亦称《大疏》、《本疏》。

秘密因缘管弦相成义

《大正藏》第79卷,日僧法住撰,六百年前,南山大传法院的学头中性院赖瑜师,提出了“大日经教主加持身”的新说法,与金刚峰寺的法义不相符,于是带领他的门徒迁居到根来,创立了根本道场,树立了加持身教主的法幢。从那时起,金刚峰寺的学说被称为古义,根来的学说被称为新义。双方辩论已久,就像冰和炭不能相容。直到天明年间,吾丰山智幢房的法住僧正,深入探究了渊源事相的秘密,调和了新义和古义的差异,撰写了《秘密因缘管...

净土文类聚钞

《净土文类聚钞》是亲鸾大师八十三岁时,以汉文所撰述,八十八岁时重新润饰誊稿。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真迹本收藏于京都本愿寺。本书是《教行信证》之精要的略说,故《教行信证》称为《广文类》或《广本》;本书则称《略文类》或《略本》。本书首先提示「净宗教义」的大纲;次述「念佛正信偈」;最后以「三信一心」的问答,详明信受的极要。

爱染王讲式

爱染王讲式,一卷,日本觉鍐撰。

页次:(89/1000)
<< < 88 89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