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籍
  2. 钦定词谱
  3. 卷三

卷三

目  录

十七调七十四体,起三十六字至四十字

相见欢五体

又名秋夜月、上西楼、西楼子、忆真妃、月上瓜州、乌夜啼

河满子五体

又名何满子

风光好一体

误桃源一体

望梅花五体

又名望梅花令

醉太平三体

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

上行杯三体

感恩多二体

长命女一体

又名薄命女

春光好八体

又名愁倚阑令、愁倚阑、倚阑令

酒泉子二十二体

怨回纥二体

生查子五体

又名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

蝴蝶儿一体

添声杨柳枝三体

又名贺圣朝影、太平时

醉公子四体

又名四换头

昭君怨三体

又名洛妃怨、宴西园

相见欢  唐教坊曲名。南唐李煜词,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句,更名《秋夜月》,又名《上西楼》,又名《西楼子》;康与之词,名《忆真妃》;张辑词,有“唯有渔竿,明月上瓜州”句,因名《月上瓜州》;或名《乌夜啼》。

相见欢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薛昭蕴

罗袜绣袂香红

平韵

画堂中

细草平沙蕃马

小屏风

卷罗幕

仄韵

凭妆阁

思无穷

平韵

暮雨

⊙○◎●○○

●○○ ◎●⊙○⊙● ●○○   ◎⊙●

⊙⊙● ●○○

◎●

轻烟魂断

隔帘栊

⊙○⊙● ●○○

·

此词换头,间入两仄韵。如李煜词之“剪不断,理还乱”,毛滂词之“中庭树,空阶雨”,元好问词之“人欲去,花无语”,如此者多。或不间入仄韵者,止一两体耳。前后两结句,或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句法俱蝉联不断。 按,石孝友词,前段第三句“愁见拍天沧水”,拍字可仄。谱内据此,其余可平可仄,悉参后词。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

杨无咎

不禁枕簟新凉

夜初长

又是惊回好梦

叶敲窗

江南望

江北望

水茫茫

赢得一襟清

●○●●○○ ●○○ ●●○○●● ●○○   ○○● ○●● ●○○ ○●●○○

伴余香

● ●○○

·

此词换头句仄韵,即用三声叶,与间入别韵者异。黄机词“路渐远,家渐远,恨难堪”,其体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蔡 伸

楼前流水悠悠

驻行舟

满目寒云衰草

使人愁

多少恨

多少泪

漫迟留

何事蓦然拌

○○○●○○ ●○○ ●●○○○● ●○○   ○●● ○●● ●○○ ○●●○○

去来休

● ●○○

·

此词换头不间入仄韵。张辑词“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其体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张 镃

晓来闲立回塘

一襟香

玉飐云妆风外

数枝凉

相并浑如私语

恼人肠

飞去方知白

●○○●○○ ●○○ ●●○○○● ●○○   ○●○○○● ●○○ ○●○○●

在花傍

● ●○○

·

此词换头作六字一句,亦不间入仄韵。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吴文英

西风先到岩扃

月胧明

金露啼珠滴碎

小云屏

一颗颗

一星星

是秋情

香裂碧窗烟

○○○●○○ ●○○ ○●○○●● ●○○   ●●● ●○○ ●○○ ○●●○○

醉魂醒

● ●○○

·

此词后段第二句,亦押平韵。

河满子  唐教坊曲名。一名《何满子》。白居易诗注: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元稹诗云:“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新题乐府纂”,是也。又《卢氏杂说》:唐文宗命宫人沈翘翘,舞河满子词。又属舞曲。

河满子

单调三十六字,六句三平韵

和 凝

写得鱼笺无限

其如花锁春辉

目断巫山云雨

空教残梦依依

却爱熏香小鸭

羡他长在屏

◎●⊙○⊙● ⊙○⊙●○○ ◎●○○○● ⊙○○●○○ ◎●⊙○◎● ◎○⊙●○

·

此词六句俱六字,毛文锡“红粉楼前”词,与此同。尹鹗两段词,前一段本此。谱内可平可仄,悉参后词。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七字,六句三平韵

和 凝

正是破瓜年纪

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

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

羡他长束

●●●○○● ○○●●○○ ○●○○○●● ●○○●○○ ●●○○○● ●○○●

纤腰

○○

·

此词第三句七字,孙光宪“冠剑不随”词,与此同。毛熙震两段词本此。

又一体

双调七十三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尹 鹗

云雨常陪盛会

笙歌惯逐闲游

锦里风光应占

玉鞭金勒骅骝

戴月潜穿深曲

和香醉脱轻

○●○○●● ○○●●○○ ●●○○○● ●○○●○○ ●●○○○● ○○●●○

方喜正同鸳帐

又言将往皇州

每忆良宵公子伴

梦魂长挂红楼

欲表伤离情味

○   ○●●○○● ●○○●○○ ●●○○○●● ●○○●○○ ●●○○○●

丁香结在心头

○○●●○○

·

此词前段三十六字,后段三十七字,唐词原有此两体,或与前段第三句增一字者,非。

又一体

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毛熙震

寂寞芳菲暗度

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

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

小窗弦断银

●●○○●● ●○○●○○ ●◎◎⊙○◎● ●○○●○○ ●●○○○● ●○○●○

深院空闻燕语

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

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

○   ○●○○●● ●○○●○○ ◎◎○⊙○◎● ●○○●○○ ○●●○○● ●

来无限伤情

○○●○○

·

宋词两段者,俱照此填。前后段可平可仄,已详见单调词。惟晏几道词,前后段第三句“五陵年少浑薄幸”、“蕙楼多少铅华在”,又杜安世词“雨余天气来深院”、“年年依旧无情绪”,平仄独异,余则相同也。 按,王灼《碧鸡漫志》云,白居易诗: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此指薛逢王言四句何满子也。歌八叠,疑有和声。今《花间集》词属双调,有两段各六句。内五句六字,一句七字者,亦有只一段而六句各六字者。按此则和词与尹词、毛词各自一体,并无脱误。其云双调者,是宫调名。《唐书·礼乐志》所谓夹仲商也。《词律》不知白诗所指,又误认双调为两段,乃云和凝词仅得其半,并云尹鹗词少一字,俱失于辩证。

又一体

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毛 滂

急雨初收珠点

云峰巉绝天半

辘轳金井卷甘冽

帘外翠阴遮遍

波翻水晶重泊

秋在琉璃双

●●○○○● ○○○●○● ●○○●●○● ○●●○○● ○○●○○● ○●○○○

漏永流花缓缓

未放崦嵫晼晚

红荷绿芰暮天好

小宴水亭风馆

云乱香喷宝鸭

●   ●●○○●● ●●○○●● ○○●●●○● ●●●○○● ○●○○●● ●

冷钗横玉燕

●○○●●

·

此词用仄韵,其字句与毛熙震平韵词同。宋词中仅见此作,平仄当遵之。

风光好  调见《本事曲》,陶穀作。

风光好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欧 良

柳阴阴

平韵

水沈沈

风约双凫立不禁

碧波心

孤村桥断人迷路

仄韵

舟横渡

旋买村醪浅

●○○

●○○ ⊙●○○●●○ ●○○   ○○⊙●○○●

○○● ◎●○○●

浅斟

平韵

更微吟

●○

●○○

·

此词换头间入两仄韵,其体始于陶榖,因陶词涉俚,故采此词作谱。 陶词,前段第三句“只得郵亭一夜眠”,只字仄声;后段第一句“琵琶拨尽相思调”,拨字仄声;第三句“安得鸾胶续断弦”,安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误桃源  宋张耒《明道杂志》云,掌禹锡学士,考试太学生,出“砥柱勒铭赋”题,此铭今俱在,乃唐太宗铭禹功,而掌公误记为太宗自铭其功。宋涣中第一,其赋悉是太宗自铭,有无名子作此嘲之。

误桃源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明道杂志》

无名氏

砥柱勒铭赋

本赞禹功勋

试官亲处分

赞唐文

秀才冥子里

銮驾幸并汾

恰似郑州

●●●○● ●●●○○ ●○○●○ ●○○   ●○●●● ○●●○○ ●●●○

出曹门

● ●○○

·

原注:冥字上声,冥子里,俗谓昏也。此词平仄,无他首可校。

望梅花  唐教坊曲名。《梅苑》词作《望梅花令》。

望梅花

单调三十八字,六句六仄韵

和 凝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余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圻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

吹入谁家

○●○○○● ●●○○○● ●●○○○●● ●●○○○● ○●●○○●● ○●○○

横笛

○●

·

此词若照孙光宪平韵体,亦宜上下各三句分段。但《花间集》旧本,刻作单调。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八字,前段三句两平韵,后段三句三平韵

孙光宪

数枝开与短墙平

见雪萼

红跗相映

引起离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

吹断离愁月正明

●○○●●○○ ●●● ○○○● ●●○○○●○   ○●●○○ ○●○○●●○

空听隔江声

○●●○○

·

此词用平韵,亦无他首可校。以下三体字句迥异,但调名相同,故类列于后。

又一体

双调七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仄韵

蒲宗孟

寒梅堪羡

堪羡轻苞初展

被天人

制巧妆素艳

群芳皆贱

碎剪月华千万片

缀向琼枝欲

⊙○○● ⊙●⊙○○● ●○○ ●●○●● ○○○● ◎●●○○●● ●●○○●

小庭幽院

雪月相交无辨

影玲珑

何处临溪见

谢家新宴

别有清香风际转

●   ●○○● ●●⊙○○● ●○○ ○●○○● ●○○● ◎●○○○●● ●

缈著人头面

●◎○⊙●

·

蒲宗孟二词,见《梅苑》,较唐词迥异。

又一体

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蒲宗孟

一阳初起

暖力未胜寒气

堪赏素华长独秀

不并开红抽紫

青帝只应怜洁白

不使雷同众

●○○● ●●●○○● ○●●○○●● ●●○○○● ○●●○○●● ●●○○●

淡然难比

粉蝶岂知芳蕊

夜半卷帘如乍失

只在银蟾影里

残雪枝头君认取

●   ●○○● ●●●○○● ●●●○○●● ●●○○●● ○●○○○●● ●

有清香旖旎

●○○○●

·

此词前后段第三、五句,不用韵,与前词异。

又一体

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

张 雨

何处仙家方丈

浑连水

隔他尘坱

放鹤天空

看云窗小

万幅丹青图障

凭高望

笑掣金

⊙●○○⊙● ○⊙◎ ◎○⊙● ◎●○○ ⊙○⊙● ◎●⊙○⊙● ⊙⊙● ●●○

人道是

蓬莱顶上

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

雪中鹤氅

修月吴刚

收书东老

○ ⊙◎◎ ⊙⊙◎●   ⊙●◎○⊙● ◎◎◎ ●○●● ⊙●○○ ○○⊙● ⊙

得百壶春酿

无尽藏

莫傲清闲

怕诏起

山中宰相

●◎○⊙● ⊙◎● ●●○○ ◎◎◎ ⊙⊙◎●

·

按,《鸣鹤余音》,无名氏词六首,其二首前后段第二句、结句,俱作六字,因词俚不录。又四首字句俱与此同,惟前段第一句“密密彤云覆地”,密字、覆字俱仄声;第二句“搜巳过不教自乱”,巳字、自字俱仄声;又“疏篁外柴门从闭”,柴字平声;又“蓬蓬然朔风又起”,然字平声;第三、四句“饥则求餐,渴而索饮”,饥字平声,渴字、索字俱仄声;第五句“才是转身慵起”,才字平声,转字仄声;又“只管改头换面”,换字仄声;第六句“要得免”,要字、得字俱仄声;第八句“问人间甚物堪比”,问字仄声,人字、间字俱平声,甚字、物字俱仄声,堪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好把尘缘拂散”,好字仄声,尘字平声,拂字仄声;第二句“忘惊悸”,忘字、惊字俱平声;又“教神仙别无手段”,仙字平声;第三、四句“地久天长,虚心实腹”,地字、实字俱仄声;第五句“射透玉炉金殿”,射字仄声;又“难免韶华易换”,韶字平声,易字仄声;第六句“气神炼”,气字仄声,神字平声;第八句“希夸理说与一遍”,希字、夸字俱平声,说字、与字俱仄声;又“去朝元得居仙馆”,元字、仙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词中连用两仄声字者,或上去,或去上,从无两上声两去声者。宋元诸词可证。此词两结,俱用上去两声,最合。

醉太平  一名《凌波曲》。孙惟信词,名《醉思凡》;周密词,名《四字令》。《太平乐府》注:南吕宫。《太和正音谱》注:正宫,又入仙吕宫、中吕宫。

醉太平

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刘 过

情高意真

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

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

魂牵梦萦

翠绡香暖银

○○●○ ○○●○ ◎○⊙●○○ ●○○●○   ⊙○●○ ⊙○●○ ◎○⊙●○

更那堪酒醒

○ ●◎○●○

·

宋沈伯时《乐府指迷》,论词中有用去声字者,不可以别声替,盖调贵抑扬,去声字,取其激越也。如此调前后段起二句,第三字,孙惟信词“吹箫跨鸾”、“香销夜阑”、“衣宽带宽”、“千山万山”,周密词“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筝尘半床”、“绡痕半方”,俱用去声。此词前段意字、鬓字俱去声,后段忆字入声,梦字去声。按《中原雅音》,忆字作意字读,亦去声也。 前段第三句,戴复古词“无端惹起离情”,无字平声,惹字仄声。后段第一、二句,颜奎词“小冠晋人,小车洛人”,两小字俱仄声。第三句,周密词“愁心欲诉垂杨”,愁字平声,欲字仄声。第四句,孙惟信词“更斜阳暮寒”,斜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辛弃疾

态浓意远

眉颦笑浅

薄罗衣窄絮风软

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

香径里

榆钱

◎○●● ○○●● ●○○●●○● ●○○◎●   ○○⊙◎⊙○● ○◎● ⊙○

欲上秋千又惊懒

且归休怕晚

● ●●○○●○● ●⊙⊙◎●

·

按,《高丽史乐志》,有《醉太平》仄韵词,前段第一句“恹恹闷著”,上恹字平声;第四句“把初心忘却”,忘字平声;后段第一句“教人病深漫摧折”,病字仄声,深字平声,漫字仄声;第二句“凭谁与我分说”,谁字平声,我字仄声;末句“见了伏些弱”,了字、伏字俱仄声,些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太平乐府》

无名氏

钗分凤凰

被剩鸳鸯

锦笺遗恨爱花香

写新愁半张

晚妆楼阁空凝望

旧游台榭添惆

○○●○ ●●○○ ◎○⊙●●○○ ●○○●○   ◎○⊙●○○● ◎○⊙●⊙○

落花庭院又昏黄

正离人断肠

● ●○⊙●●○○ ●○○●○

·

此元人小令三声叶者。其前段第三句,后段第一、二、三句,皆七字,亦与宋词异。元查德辉词,正与此同。查词,前段第三句“香风冷冷月娟娟”,香字平声,上冷字仄声;后段第一句“香消玉腕黄金钏”,香字平声,玉字仄声;第二句“歌残素手白罗扇”,歌字平声,素字、白字俱仄声;第三句“汗溶粉面翠花钿”,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按,古韵有三声叶,如东董送,原就平声本韵,切出去上仄声也。自元周德清杂以北音,已失古人之意。此词以二十三漾叶七阳,犹存古法。

上行杯  唐教坊曲名。

上行杯

单调三十八字,九句两平韵、五仄韵

孙光宪

草草离亭鞍马

从远道

此地分襟

平韵

燕宋秦吴千万里

仄韵

无辞一醉

野棠开

江草湿

换仄韵

●●○○○● ○●● ●●○○

○●○○○●●

○○●● ●○○ ○●●

伫立

沾泣

征骑骎骎

平韵

●● ○● ○●○○

·

此词以平韵为主,间用仄韵于平韵之内。凡两换仄韵,唐词中无他首可校。 按,《花间集》所载孙词二首,俱于第三句分段,但此词前段文势,直至“无辞一醉”句始足,况醉字仍押里字韵,“野棠开”句后又换韵,其界限甚明,不宜于第三句截住。《词律》则云:当合为单调。今从之。

又一体

单调三十九字,九句八仄韵

孙光宪

离棹逡巡欲动

临极浦

故人相送

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

绮罗愁

丝管咽

换韵

迥别

○●○○●● ○●● ●○○● ●●○○○●● ○○●● ●○○ ○●●

●●

帆影灭

江浪如雪

○●● ○●○●

·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异。

又一体

单调四十一字,八句七仄韵

韦 庄

芳草灞陵春岸

柳烟深

满楼弦管

一曲离声肠欲断

今日送君千万

红缕玉盘金镂盏

⊙●●○○● ●○○ ◎⊙○● ◎●⊙○○●● ○●●○○● ⊙●●○⊙◎● ○

珍重意

莫辞满

● ○●● ●○●

·

此词不换韵,又全用仄韵,与孙词异。 韦词别首,第一句“白马玉鞭金辔”,白字仄声;第二句“少年郎、离别容易”,离字平声,别字仄声;第三句“迢递去程千万里”,迢字平声,去字仄声;第五句“满酌一杯劝和泪”,满字、劝字俱仄声,和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感恩多  唐教坊曲名。

感恩多

双调三十九字,前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一叠韵

牛 峤

两条红粉泪

仄韵

多少香闺意

强攀桃李枝

平韵

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

柳花飞

柳花飞

●○○●●

○●○○● ●○○●○

●○○   ●●○○●● ●○○ ●○○

愿得郎心

忆家还早归

●●○○ ●○○●○

·

此词后段第三句必用叠句。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一叠韵

牛 峤

自从南浦别

仄韵

愁见丁香结

近来情转深

平韵

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

泪盈襟

泪盈

●○○●●

○●○○● ●○○●○

●○○   ●●○○●○● ●○○ ●○

礼月求天

愿君知我心

○ ●●○○ ●○○●○

·

此词换头七字句,与前词小异。

长命女  唐教坊曲名。杜佑《理道要诀》:《长命女》在林钟羽,时号《平词》,今俗呼《高平调》。《碧鸡漫志》:《长命女令》,前七拍,后九拍,属仙吕调。按,仙吕调即夷则羽,皆羽声也。和凝词名《薄命女》。

长命女

双调三十九字,前段三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冯延巳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长健

三愿如同梁上

○●● ◎●◎○○●● ◎●○○●   ●◎○○⊙● ◎●◎○⊙● ⊙●⊙○○●

岁岁长相见

● ●●○○●

·

和凝词,前段第二句“宫漏穿花声缭绕”,宫字、穿字俱平声;第三句“窗里星光少”,窗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冷霞寒侵帐额”,霞字平声,帐字仄声;第二句“残月光沈树杪”,残字、光字俱平声,树字仄声;第三句“梦断锦帷空悄悄”,梦字、锦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春光好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羯鼓录》云:明皇尤爱羯鼓玉笛,为八音之领袖。时春雨始晴,景色明丽,帝曰:“对此岂可不为判断。”命取羯鼓,临轩纵击,曲名《春光好》。回顾柳杏,皆已微坼。上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工乎?”今夹钟宫《春光好》,唐以来多有此曲,或曰:夹钟宫,属二月之律,明皇依月用律,故能判断如神。予曰:二月柳杏坼久矣,此必正月用二月律催之也。按,《羯鼓录》载《春光好》曲,入太簇宫,本正月律也,岂明皇所作,乃太簇宫。而和凝等词,入夹钟宫耶。今明皇词已不传,所传止《花间》、《尊前》集中词也。因晏几道词有“拼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句,改名《愁倚阑令》,或名《愁倚阑》,或《倚阑令》。

春光好

双调四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和 凝

纱窗暖

画屏闲

亸云鬟

睡起四肢无力

半春间

玉指剪裁罗胜

金盘点缀酥山

窥宋

○○● ●○○ ●○○ ●●●○○● ●○○   ●●●○○● ○○●●○○ ○●

深心无限事

小眉弯

○○○●● ●○○

·

按,唐词此体,前段第四句俱七字,惟此六字,见《花间集》,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和 凝

苹叶软

杏花明

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

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

春天半雨半晴

⊙◎● ●○○ ●○○ ○●○○◎◎○ ●○○   ⊙●○○⊙● ○○●●◎○ ⊙

粉相随南浦晚

几含情

●⊙○○●● ●○○

·

此词前段第四句七字押韵,欧阳炯“碛香散”词、“垂绣幔”词二首,正与此同。 按,欧阳炯词,前段第一句“碛香散”,碛字仄声,香字平声;第四句“飞絮悠扬遍虚空”,虚字平声;又“双枕珊瑚无限情”,无字平声;后段第一句“柳眼烟来点绿”,柳字、点字俱仄声;第二句“花心日与妆红”,妆字平声;第三句“却出锦屏妆面了”,却字、锦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欧阳炯

天初暖

日初长

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

花偎雪坞浓香

○⊙● ●○○ ●○○ ◎●◎○○●● ●○○   ◎●⊙○◎● ⊙○◎●○○ ⊙

把金丝裁剪却

挂斜阳

●⊙○○●● ●○○

·

此词前段第四句七字不押韵,欧阳词六首皆同。宋词各体,似出于此。 欧阳别首,前段第一句“鸡树绿”,树字仄声;第四句“纤指飞翻金凤语”,纤字、金字俱平声;后段第一句“无处不携弦管”,无字、弦字俱平声,不字仄声;第二句“未闻韩寿分香”,未字仄声,韩字平声;第三句“曲罢问郎名个甚”,曲字、问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张元幹

疏雨洗

细风吹

淡黄时

不分小亭芳草绿

映檐低

楼下十二层梯

日长影里莺啼

○●● ●○○ ●○○ ●●◎○⊙◎● ●○○   ○●●●○○ ●○●●○○ ●

遍阑干看尽柳

忆腰肢

●○○○●● ●○○

·

此即欧阳词体,惟换头句用韵异耳。《芦川集》吴绫窄词,正与此同,惟前段第四句“翠被眠时要人暖”,间作拗句,与此小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晏几道

花阴月

柳梢莺

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雨

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

红笺纸

小砑吴

⊙⊙◎ ●○○ ●○○ ⊙●◎○○●● ●○○   ◎◎⊙●○○ ⊙⊙● ◎◎⊙

寄与征人教念远

莫无情

○ ◎●○○○●● ●○○

·

此词后段第二句七字,作上三下四句法,宋人俱照此填,与唐词不同。 前段第一句,卢祖皋词“惜春心”,昬字仄声,心字平声;后段第二句,张元幹词“未放箸金盘已空”,未字、放字俱仄声,金字、盘字俱平声,已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校所列诸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梅苑》

无名氏

冰肌玉骨精神

不风尘

昨夜窗前都圻尽

忽疑君

清泪拂拂沾巾

谁想念

折赠芳春

○○●●○○ ●○○ ●●○○○●● ●○○   ○●●●○○ ○○● ●●○○

羌笛休吹关塞曲

有人听

○●○○○●● ●○○

·

此词前起作六字一句异,余与晏词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蔡 伸

鸾屏掩

翠衾香

小兰房

回首当时云雨梦

两难忘

如今水远山长

凭鳞翼

难叙衷

○○● ●○○ ●○○ ○●○○○●● ●○○   ○○●●○○ ○○● ○●○

况是教人无可限

一味思量

○ ●●○○○●● ●●○○

·

此词后结作四字句异,余与晏词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梅苑》

无名氏

看看腊尽春回

消息到

江南早梅

昨夜前村深雪里

一朵先开

盈盈玉蕊如裁

更风

⊙○◎●○○ ⊙◎● ○○●○ ◎●○○○●● ◎●○○   ○○◎●○○ ●⊙

清香暗来

空使行人肠欲断

驻马徘徊

● ○○●○ ⊙●○○○●● ●●○○

·

此词前后段起句皆六字,第二、三句皆七字,第四句皆四字。有葛立方词可校。 葛词,前段第一句“去年鲁寿生朝”,去字仄声,鲁字平声;第二句“正黄菊、初舒翠翘”,正字仄声,黄字平声;第三句“今岁雕堂重预宴”,今字平声;第四句“梨雪香飘”,梨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归时元已临流”,元字平声;第二句“要绮陌芳郊恣游”,绮字仄声;第三句“鹊尾吹香笼绣段”,鹊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酒泉子  唐教坊曲名。

酒泉子

双调四十字,前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温庭筠

花映柳条

平韵

闲向绿萍池上

仄韵

凭阑干

窥细浪

雨潇潇

平韵

近来音信两疏索

换仄韵

洞房

⊙●◎○

⊙●◎○⊙●

◎⊙○ ○◎● ⊙○○

◎○⊙●◎○●

◎⊙

空寂寞

掩银屏

垂翠箔

度春宵

平韵

○◎● ◎⊙○ ⊙◎● ●○○

·

自此至张泌“春雨打窗”词,共八首,皆以平韵为主,前后段间入两仄韵。但前段起句,有用韵者,有不用韵者。后起句,有换仄韵者,有仍押前段仄韵者,有押平韵者。后段第二句,或五字,或六字,或七字不同。各以类列。谱内可平可仄,悉参类列诸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一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孙光宪

曲栏小楼

正是莺花二月

仄韵

思无憀

愁欲绝

郁离襟

平韵

展屏空对潇湘水

换仄韵

眼前千

●●●○ ●●○○●●

●○○ ○●● ●○○

●○○●○○●

●○○

万里

泪掩红

眉敛翠

恨沈沈

平韵

●● ●●○ ○●● ●○○

·

此与温庭筠“花映柳条”词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韵,孙词二首皆然。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温庭筠

楚女不归

平韵

楼枕小河春水

仄韵

月孤明

风又起

杏花稀

平韵

玉钗斜簪云鬟髻

仄韵

裙上金

●●●○

○●●○○●

●○○ ○●● ●○○

●○○●○○●

○●○

缕凤

换仄韵

八行书

千里梦

雁南飞

平韵

●●

●●○ ○●● ●○○

·

此即“花映柳条”词体,惟后段起句,仍押前段仄韵,与别换仄韵者不同。词内簪字去声。白居易诗“银篦稳簪乌罗帽”,亦作去声读。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韦 庄

月落星沉

平韵

楼上美人春睡

仄韵

绿云倾

金枕腻

画屏深

平韵

子规啼破相思梦

换仄韵

曙色

●●○○

○●●○○●

●○○ ○●● ●○○

●○○●○○●

●●

东方才动

柳烟轻

花露重

思难任

平韵

○○○● ●○○ ○●● ●○○

·

此即“花映柳条”词体,惟后段第二句六字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李 珣

寂寞青楼

平韵

风触绣帘珠碎憾

仄韵

月朦胧

花黯淡

锁春愁

平韵

寻思往事依稀梦

换仄韵

●●○○

○●●○○●●

●○○ ○●● ●○○

○○●●○○●

脸露桃红色重

鬓欹蝉

钗坠凤

思悠悠

平韵

●●○○●● ●○○ ○●● ●○○

·

此即“花映柳条”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各七字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顾 夐

罗带缕金

平韵

兰麝烟凝魂断

仄韵

画屏欹

云鬓乱

恨难任

平韵

几回垂泪滴鸳衾

薄情何处

○●●○

○●○○○●

●○○ ○●● ●○○

●○○●●○○ ●○○●

换仄韵

月临窗

花满树

信沈沈

平韵

●○○ ○●● ●○○

·

此词后段起句,仍押前段平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温庭筠

罗带惹香

平韵

犹系别时红豆

仄韵

泪痕新

金缕旧

断离肠

平韵

一双娇燕语雕梁

还是去年

○●●○

○●●○○●

●○○ ○●● ●○○

●○○●●○○ ○●●○

时节

换仄韵

绿杨浓

芳草歇

柳花狂

平韵

○●

●○○ ○●● ●○○

·

此即“罗带缕金”词体,惟后段第二句六字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

张 泌

春雨打窗

平韵

惊梦觉来天气晓

仄韵

画堂深

红焰小

背兰釭

平韵

酒香喷鼻懒开缸

惆怅更

○●●○

○●●○○●●

●○○ ○●● ●○○

●○○●●○○ ○●●

无人共醉

换仄韵

旧巢中

新燕子

语双双

平韵

○○●●

●○○ ○●● ●○○

·

此即“罗带缕金”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各七字异。

以上八词,俱前后段间入两仄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顾 夐

黛薄红深

平韵

约掠绿鬟云腻

仄韵

小鸳鸯

金翡翠

称人心

平韵

锦鳞无处传幽意

仄韵

海燕兰

●●○○

●●●○○●

●○○ ○●● ●○○

●○○●○○●

●●○

堂春又至

隔年书

千点泪

恨难任

平韵

○○●● ●○○ ○●● ●○○

·

自此至顾夐“小栏日斜”词,共六首,皆前后段间入一仄韵。其前段起句,亦有用韵者,不用韵者。后段起句,有仄韵者,有平韵者。第二句,亦有七字、六字、五字不同。故有类列如左(下)。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平韵

顾 夐

黛怨红羞

平韵

掩映画堂春欲暮

仄韵

残花微雨

隔青楼

平韵

思悠悠

芳菲时节看将度

仄韵

●●○○

●●●○○●●

○○○● ●○○

●○○   ○○○●○○●

寞无人还独语

画罗襦

香粉污

不胜愁

平韵

●○○○●● ●○○ ○●● ●○○

·

此即“黛薄红深”词体,但前段第三句四字,第四句用平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冯延巳

芳草长川

平韵

柳下危桥桥下路

仄韵

归鸿飞

行人去

碧山边

平韵

风微烟淡雨萧然

隔岸马

○●○○

●●○○○●●

○○○ ○○● ●○○

○○○●●○○ ●●●

嘶何处

仄韵

九回肠

双脸泪

夕阳天

平韵

○○●

●○○ ○●● ●○○

·

此亦“黛薄红深”词体,但顾词后段第一句押仄韵,冯词押平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一仄韵

冯延巳

春色融融

平韵

飞燕乍来莺未语

仄韵

小桃寒

垂杨晚

玉楼空

平韵

天长烟远恨重重

消息燕

○●○○

○●●○○●●

●○○ ○○● ●○○

○○○●●○○ ○●○

鸿归去

仄韵

枕前灯

窗外月

闭朱栊

平韵

○○●

●○○ ○●● ●○○

·

此即“芳草长川”词体。但前后段第四句,不押仄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一仄韵、两平韵,后段四句一仄韵、三平韵

司空图

买得杏花

十载归来方始坼

仄韵

假山西畔药阑东

平韵

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

白发多

●●●○ ●●○○○●●

●○○●●○○

●○○   ●○●●●○○ ●●○

情人更惜

仄韵

黄昏把酒祝东风

平韵

且从容

○○●●

○○●●●○○

●○○

·

此词后段起句押平韵,与冯词同,但前段起句不用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一仄韵、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一仄韵

顾 夐

小栏日斜

风度绿窗人悄悄

仄韵

翠帏闲掩舞双鸾

平韵

旧香寒

别来情绪转难拌

韶颜看却

●●●○ ○●●○○●●

●○○●●○○

●○○   ●○○●●○○ ○○○●

仄韵

依稀粉上有啼痕

平韵

暗消魂

○○●●●○○

●○○

·

此即“买得杏花”词体,惟后段第二句五字异。

以上六词,皆前后段间入一仄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五句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叶韵、一平韵

牛 峤

记得去年

烟暖杏园花正发

雪飘香

江草绿

柳丝长

钿车纤手卷帘望

眉学春山样

●●●○ ○●●○○●● ●○○ ○●● ●○○   ●○○●●○● ○●○○●

凤钗低袅翠鬟上

落梅妆

●○○●●○● ●○○

·

此词惟后段间入仄韵。但“望”与“长”叶,亦是三声叶。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顾 夐

掩却菱花

收拾翠钿休上面

仄韵

金虫王燕

锁香奁

平韵

恨厌厌

云鬟半坠懒重簪

泪侵山

●●○○ ○●●○○●●

○○●● ●○○

●○○   ○○●●●○○ ●○○

枕湿

银灯背帐梦方酣

雁飞南

●● ○○●●●○○ ●○○

·

此词惟前段间入仄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张 泌

紫陌青门

三十六宫春色

御沟辇路暗相通

杏园风

咸阳沽酒宝钗空

笑指未央归去

●●○○ ○●●○○● ●○●●●○○ ●○○   ○○○●●○○ ●●●○○●

插花走马落残红

月明中

●○●●●○○ ●○○

·

自此至冯延巳“深院空帏”词,共四首,俱全押平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毛文锡

绿树春深

燕语莺啼声断续

惠风飘荡入芳丛

惹残红

柳丝无力袅烟空

金盏不辞须

◎●⊙○ ◎●⊙○○●● ◎○⊙●●○○ ●○○   ◎○⊙●●○○ ⊙●◎○○

满酌

海棠花下思朦胧

醉春风

●● ◎○⊙●●○○ ●○○

·

此即“紫陌青门”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各七字异。宋晏殊、晁补之、辛弃疾、曹勋词,俱照此填。 晏词,前段起句“三月暖风”,三字平声,暖字仄声;第二句“闲却好花无限了”,闲字平声,好字仄声;第三句“流莺粉蝶斗翻飞”,流字平声,粉字仄声;后段起句“长安多少利名身”,长字平声;又“劝君莫惜金缕衣”,莫字仄声;第二句“把酒看花须强饮”,把字仄声。又曹词,“常记孤山残雪路”,孤字平声。晏词第三句“明朝后日渐离披”,明字平声,后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李 珣

秋雨联绵

声散败荷丛里

那堪深夜枕前听

酒初醒

牵愁惹思更无停

烛暗香凝天欲

○●○○ ○●●○○● ●○○●●○○ ●○○   ○○●●●○○ ●●○○○●

细和烟

冷和雨

透帘旌

● ●○○ ●○● ●○○

·

此词亦全押平韵。但前段与张泌词同,后段第一、二句,与毛文锡同,第三、四、五句,作三字三句,又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

冯延巳

深院空帏

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

兰烛小

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来无端惆

○●○○ ○●○○○●● ○●○ ○●● ●○○   ●○○●●○○ ○○○○○

阶前行

阑畔立

欲鸡啼

● ○○○ ○●● ●○○

·

此词亦全押平韵,但句读与前词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顾 夐

水碧风清

入栏细香红藕腻

谢娘敛翠恨无涯

小屏斜

堪伤游子不还家

漫留罗带结

●●○○ ●●●○○●● ●○●●●○○ ●○○   ○○○●●○○ ●○○●●

帐深枕腻炷沈烟

换韵

负当年

●○●●●○○

●○○

·

此词亦全押平韵,而后结则又换韵。在《花间集》亦仅见两体。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四句两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李 珣

秋月婵娟

皎洁碧纱窗外

照花穿竹冷沈沈

印池心

凝露滴

砌蛩吟

惊觉谢娘残梦

○●○○ ●●●○○● ●○○●●○○ ●○○   ○●● ●○○ ○●●○○●

夜深斜傍枕边来

换韵

影徘徊

●○○●●○○

●○○

·

此即“水碧风清”词体,惟换头作三字两句,及第三句作六字句异。

按,《花间》、《尊前》及《阳春》诸集,《酒泉子》词诸家大同小异者,二十二阕,约计不过五体。有前段间入仄韵、后段换仄韵者,如温庭筠“花映柳条”以下八词是也;有前段间入仄韵、如段即押前仄韵者,如顾夐“黛薄红深”以下六词是也;有前段全押平韵、后段间入仄韵,后段全押平韵,前段间入仄韵者,如牛峤之“记得去年”、顾夐之“掩却菱花”二词是也;有全押平韵者,如张泌“紫陌青门”以下四词是也;有全押平韵、结又换韵者,如李珣之“秋月婵娟”、顾夐之“水碧风清”二词是也。谱内各以类列,凡旧谱淆乱者,悉为校定。至《词律》所收潘阆“长忆孤山”与“长忆西湖湖上水”二词,按《湘山野录》,本名《忆余杭》,且与以上诸词体制不合,故仍按字数,另列在后。

怨回纥  此调本五言律诗,见《尊前集》。皇甫词第一首云:白首南朝女,悉听异域歌。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卢河。结二句云: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盖戍妇之怨词也。

怨回纥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

皇甫松

祖席驻征棹

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

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

人归尘上桥

别离

●●◎○● ○○●●○ ◎○⊙●● ⊙●◎○○   ○●○○● ○○⊙●○ ◎○

惆怅泪

江路湿红蕉

○●● ○●●○○

·

按,皇甫词别首,后段第二句“穹庐岁月多”,岁字可仄。谱内据之。余详见调注。

又一体

单调四十字,六句四平韵

《乐府诗集》

无名氏

曾闻瀚海使难通

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

谁能对镜冶愁容

久戍人将老

须臾

○○●●●○○ ○○●●●○○ ●●○○○●● ○○●●●○○ ●●○○● ○○

变作白头翁

●●●○○

·

此见《乐府诗集》,名《回纥》。《乐苑》注:商调曲也。与皇甫松词,句读不同。元郭茂倩编入近代曲辞,故亦采入以备一体。

生查子  唐教坊曲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名《楚云深》;韩淲词,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名《梅和柳》;又有《晴色入青山》句,名《晴色入青山》。

生查子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韩 偓

侍女动妆奁

故故惊人睡

那知本未眠

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头钗

羞入鸳鸯被

时复见

◎◎◎⊙⊙ ◎●○○● ◎⊙●◎○ ◎●○○●   ◎◎◎⊙○ ⊙●○○● ⊙●●

残灯

和烟坠金穗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刘词之多押一韵,孙词之添字,牛词、张词之摊破句法,皆变格也。但五言八句,每句第二字,例用仄声。如魏承班词“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宋词照此填者甚多。间有前后段第二字用平声者,如欧阳修词“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羞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晏几道、吕渭老、向子諲、吴文英集中,亦有此体。因此调创自韩渥,故以韩词作谱。 谱内可平可仄,悉参后词。若前段起句,第五字可仄,则照牛希济词“终日擘桃稂”,稂字仄声也。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刘侍读

深秋更漏长

滴尽银台烛

独步出幽闺

月晃波澄绿

芰荷风乍触

一对鸳鸯宿

虚掉

○○○●○ ●●○○● ●●●○○ ●●○○●   ●○○●● ●●○○● ○●

玉钗惊

惊起还相续

●○○ ○●○○●

·

此词后段第一句用韵,见《尊前集》。唐词仅有此体。

又一体

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

天澹星稀少

残月脸边明

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

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

○○○●○ ○●○○● ○●●○○ ●●○○●   ●◎○ ○◎● ○●○○●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 ●●○○●

·

此词换头作三字两句、用韵。 按,孙光宪词,《花间集》二首、《尊前集》四首,皆然。坊本或作“语多情更深”,或作“语了情未了”,删作五字句者误。 孙词别首,换头句“绣工夫、牵心绪”,工字、心字俱平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孙光宪

暖日策花骢

亸鞚垂杨陌

芳草惹烟青

落絮随风白

谁家绣毂动香尘

隐映神仙客

●●●○○ ●●○○● ○●●○○ ●●○○●   ○○●●●○○ ●●○○●

狂煞玉鞭郎

咫尺音容隔

○●●○○ ●●○○●

·

此词换头句作七字异。 按,《尊前集》魏承班词后段第一句“花红柳绿间晴空”,《青箱杂记》陈亚词后段第一句“分明记得约当归”,俱七字,其体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张 泌

相见稀

喜相见

相见还相远

檀画荔枝红

金蔓蜻蜓软

鱼鹰疏

芳信断

花落庭阴

○●○ ●○● ○●○○● ○●●○○ ○●○○●   ○●○ ○●● ○●○○

可惜玉肌肤

消瘦成慵懒

● ●●●○○ ○●○○●

·

此词前后段起句作三字两句,又各用韵,盖词家有摊破句法之例。如此词句本五字,添一字,即被破作三字两句,或句本七字,添二字,即破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此可以类推。

蝴蝶儿  调见《花间集》。取词中起句为名。

蝴蝶儿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张 泌

蝴蝶儿

晚春时

阿娇初著淡黄衣

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

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

○●○ ●○○ ●○○●●○○ ●○●●○   ○●○○● ○○●●○ ○○○●

拭胭脂

惹教双翅垂

●○○ ●○○●○

·

按,此调无唐宋别词可校。《词律》所注可平可仄,无本,不可从。

添声杨柳枝  按《碧鸡漫志》云,黄钟商有《杨柳枝》曲,仍是七言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但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乃唐时和声,如《竹枝》、《渔父》,今皆有和声也。旧词多侧字起头,第三句亦复侧字起,声度差稳耳。今名《添声杨柳枝》,欧阳修词名《贺圣朝影》,贺铸词名《太平时》。《宋史

·乐志》:《太平时》,小石调。

添声杨柳枝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顾 夐

秋夜香闺思寂寥

平韵

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香销

烛光摇

正忆王郎游荡去

仄韵

无寻处

⊙●○○●●○

●○○ ⊙⊙○◎●⊙○ ●○○   ◎●◎○○●●

○⊙● ◎

闻帘外雨潇潇

平韵

滴芭蕉

○⊙●●○○

●○○

·

此词有唐宋两体。唐词换头句押仄韵,宋词换头句即押平韵。 按,张泌词,前段起句“腻粉琼妆透碧纱”,腻字仄声;第三句“金凤搔头坠鬓斜”,平仄全异;后段起句“倚著云屏新睡觉”,云字平声;第二句“思梦笑”,梦字仄声;第三句“红腮隐出枕函花”,红字平声,隐字仄声。许棐词,前段第三句“不知屏里画潇湘”,不字仄声;后段起句“重叠衾罗犹未暖”,重字平声。此两词皆换头押仄韵者,故谱内可平可仄据之。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贺 铸

蜀锦尘香生袜罗

小婆娑

个人无赖动人多

见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

月侵河

纤纤持

◎●○○⊙●○ ●○○ ◎○⊙●●○○ ●○○   ⊙●⊙○○●● ●○○ ⊙○○

酒艳声歌

奈情何

●●○○ ●○○

·

此词后段第二句仍押平韵,每句添声俱用仄平平,宋词皆照此填,与唐词小异。 按,此体见《梅苑》及《乐府雅词》,皆作《杨柳枝》。  又按,贺词八首,名《太平时》,多用前人绝句,添入和声,盖即《添声杨柳枝》也。《词律》以《太平时》另列一体者误。 按,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垂杨漫舞绿丝绦”,慢字可仄,谱内据此,其余参校唐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段七句三平韵、两重韵,后段七句四平韵、三重韵

朱敦儒

江南岸

柳枝

江北岸

柳枝

重韵

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

柳枝

酒一杯

柳枝

泪双

○○● ●○ ○●● ●○

●●○○○●○ ●○○ ●○   ●●○ ●○ ●○

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

几时归

柳枝

○ ●○ ○●○○●●○ ●○○ ●○

·

此见朱敦儒《樵歌词》,一名《柳枝》。 按,《竹枝词》以竹枝二字为和声,此以柳枝二字为和声,亦其例也。但“枝”字即本词韵,亦添声之意,故为类列。

醉公子  唐教坊曲名。薛昭蕴、顾夐词,俱四换韵,一名《四换头》。此调有两体,四十字者,昉自唐人;一百六字者,昉自宋人。

醉公子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顾 夐

河汉秋云澹

仄韵

红藕香侵栏

枕倚小山屏

平韵

金铺向晚扃

睡起横波慢

换仄韵

独坐情何

⊙◎○⊙●

⊙◎○⊙● ◎●●○○

⊙○◎●○   ◎◎○⊙●

◎◎○⊙

衰柳数声蝉

换平韵

魂销似去年

●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尹词及顾词别首,押韵异同,皆变格也。 此词四换韵,与薛昭蕴“漫绾青丝发”词同,其可平可仄,参下尹词及顾词。至《词律》所收唐词,平仄换韵,终近古诗,删之。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尹 鹗

暮烟笼藓砌

仄韵

戟门犹未闭

尽日醉寻春

平韵

归来月满身

离鞍偎绣被

仄韵

●○○●●

●○○●● ●●●○○

○○●●○   ○○○●●

巾花乱缀

何处恼佳人

平韵

檀痕衣上新

○○●● ○●●○○

○○○●○

·

此词后段仄韵、平韵,即用前段原韵,与各家小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叶韵

顾 夐

岸柳垂金线

雨晴莺百啭

家住绿杨边

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

高楼帘半卷

敛袖

●●○○● ●○○●● ○●●○○ ●○○●○   ●○○●● ○○○●● ●●

翠眉攒

相逢尔许难

●○○ ○○●●○

·

此词以边、年叶限啭韵,以攒、难叶远卷韵,近三声叶,与前首截然四换韵者不同,故又列一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六字,前段十二句六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史达祖

神仙无膏泽

琼琚珠佩

卷下尘陌

秀骨依依

误向山中

得与相识

溪岸侧

倚高情

○○○○● ○○○● ●●○● ●●○○ ●●○○ ●●○● ○●● ●○○ ●

锁烟翠

时点空碧

念香襟沾恨

酥手剪愁

今后梦魂隔

相思暗惊清吟客

想玉照堂

●○● ○●○● ●○○○● ○●●○ ○●●○●   ○○●○○○● ●●●○

树三百

雁翅霜轻

凤羽寒深

谁护春色

诗鬓白

总多因

水村携酒

烟墅留屐

○ ●○● ●●○○ ●●○○ ○●○● ○●● ●○○ ●○○● ○●○● ●

时常

明月同来

与花为表德

○● ○●○○ ●○○●●

·

此词仅见《梅溪集》,无宋元词可校。填者平仄当依之。

昭君怨  朱敦儒词咏洛妃,名《洛妃怨》;侯寘词名《宴西园》。

昭君怨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

仄韵

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

平韵

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

换仄韵

一望几重

⊙●⊙○◎●

⊙●⊙○⊙● ◎●●○○

●○○   ◎●⊙○⊙●

◎●◎○

烟水

何处是京华

换平韵

暮云遮

⊙● ⊙●●○○

●○○

·

此词四换韵。 按,坊本后段第一句,或作“莫把阑干倚”,疑频字乃后人增入。然观苏轼词之“欲去又还不去”,及秦观、朱希真、侯寘等词,俱作六字句,故当以六字句换头者为正格。 前段第一句,秦观词“隔叶乳鸦声转”,乳字仄声。第二句,刘克庄词“只许姚黄独步”,只字、独字俱仄声,第三句,秦词“杨柳小腰肢”,杨字平声。后段第一句,苏轼词“欲去又还不去”,又字、不字俱仄声;韩驹词“留恋芳丛深处”,留字平声。第三句,秦词“极目送行云”,极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校蔡词同调。

又一体

双调三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蔡 伸

一曲云和鬆响

仄韵

多少离愁心上

寂寞掩屏帏

平韵

泪沾衣

最是销魂处

换仄韵

夜夜倚窗风

●●○○○●

○●○○○● ●●●○○

●○○   ●●○○●

●●●○○

风雨伴愁眠

换平韵

夜如年

● ○●●○○

●○○

·

此词后段第一句五字,宋词仅见此作,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两平韵

周紫芝

满院融融花气

仄韵

红映绣帘垂地

往事忆年时

平韵

只春知

风又暖

换仄韵

花渐满

人似行

●●○○○●

○●●○○● ●●●○○

●○○   ○●●

○●● ○●○

云不见

无计奈离情

换平韵

黯消凝

○●● ○●●○○

●○○

·

此词后段起句作三字两句,多押一韵,有朱希真词“襟上泪,难再会”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