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目 录
二十三调五十八体,起五十六字至五十七字
虞美人七体
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忆柳曲、一江春水
瑞鹧鸪六体
又名舞春风、桃花落、鹧鸪词、拾菜娘、天下乐、太平乐、五拍
玉楼春四体
又名惜春容、西湖曲、玉楼春令、归朝欢令
凤衔杯四体
鹊桥仙七体
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玉阑干一体
思归乐一体
遍地锦一体
翻香令一体
茶瓶儿三体
柳摇金一体
卓牌子三体
又名卓牌子令、卓牌子慢
清江曲一体
楼上曲一体
厅前柳三体
又名亭前柳
二色宫桃一体
市桥柳一体
一斛珠三体
又名一斛夜明珠、醉落魄、怨春风、醉落拓
夜游宫二体
又名新念别
梅花引四体
又名贫也乐、小梅花
荷叶铺水面一体
家山好一体
步虚子令一体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云:《虞美人》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元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炎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行词,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水》。
虞美人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南唐
李 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仄韵
柳眼春相续
韵
凭阑半日独无言
平韵
依旧竹声新月
读
似当年
韵
笙歌未散
⊙○◎●○○●
◎●○○● ⊙○◎●●○○
⊙●◎○⊙● ●○○ ⊙○●●
尊罍在
换仄韵
池面冰初解
韵
烛明香暗画阑深
换平韵
满鬓清霜残雪
读
思难禁
韵
○○●
⊙●○○● ●○○●●○○
◎●⊙○⊙● ●○○
·
此调以李词、毛词为正体,而宋、元词依李体填者尤多。若顾词二体,则惟唐人有之,皆变格也。 此词前后段四换韵,其两结系九字句,或两字微读、或四字微读、或六字微读,以蝉联不断为合格。 按,苏轼词,前段结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后段结句“对月逢花不饮待何时”,醉字、不字俱仄声;又,冯延巳词,后结“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尘字平声,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张、冯二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张 炎
修眉刷翠春痕聚
仄韵
难剪愁来处
韵
断丝无力绾繁华
平韵
也学落花流水
读
到天涯
韵
那时错认
○○●●○○●
○●○○● ●○○●●○○
●●●○○● ●○○ ●○●●
章台去
仄韵
却是阳关路
韵
待将心恨趁杨花
平韵
不识相思一点
读
在谁家
韵
○○●
●●○○● ●○○●●○○
●●○○●● ●○○
·
此与李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按,周邦彦词,前段“恋、远、腮、来”四韵,后段“按、看、煤、灰”四韵,葛胜仲词,前段“树、暮、时、池”四韵,后段“露、语、诗、归”四韵,俱不换韵,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冯延巳
玉钩鸾柱调鹦鹉
仄韵
宛转留春语
韵
云屏冷落画堂空
平韵
薄晚春寒无奈
读
落花风
韵
褰帘燕子
●○○●○○●
●●○○● ○○●●●○○
●●○○○● ●○○ ○○●●
低飞去
仄韵
拂镜尘鸾舞
韵
不知今夜月眉弯
换平韵
谁佩同心双结
读
倚阑干
韵
○○●
●●○○● ●○○●●○○
○●○○○● ●○○
·
此词后段不另换仄韵,但换平韵,与张词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毛文锡
宝檀金缕鸳鸯枕
仄韵
绶带盘宫锦
韵
夕阳低映小窗明
平韵
南园绿树语莺莺
读
梦难成
韵
玉炉香
◎○⊙●○○●
◎●○○● ◎○⊙●●○○
⊙○◎●●○○ ●○○ ◎○⊙
暖频添注
换仄韵
满地飘轻絮
韵
珠帘不卷度沈烟
换平韵
庭前闲立画秋千
韵
艳阳天
韵
●○○●
◎●○○● ⊙○◎●●○○
⊙○⊙●●○○ ●○○
·
此词前后段亦四换韵,但两结俱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多一字,多押一韵,与李煜词体又异。 《花间集》孙光宪、顾夐、鹿虔扆、李珣、阎选词。《阳春集》冯延巳词,俱如此填,宋词有欧阳修、杜安世诸作可校。按,欧阳修词,前段第四句“睡容初起枕痕圆”,睡字仄声,初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故生芳草碧连云”,故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悉同李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
仄韵
霜夜愁难晓
韵
油灯野店怯黄昏
平韵
穷途不减酒杯深
韵
故人心
韵
羊山古
○○○●○○●
○●○○● ○○●●●○○
○○●●●○○ ●○○ ○○●
道行人少
仄韵
也送行人老
韵
一般别语重千金
平韵
明年过我小园林
韵
话如今
韵
●○○●
●●○○● ●○●●●○○
○○●●●○○ ●○○
·
此与毛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按,杜安世“江亭春晚”词,前段“尽、近、情、行、清”五韵,后段“舜、峻、人、沦、巾”五韵,俱不换韵,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五平韵
顾 夐
触帘风送景阳钟
韵
鸳被绣花重
韵
晓帏初卷冷烟浓
韵
翠匀粉黛好仪容
韵
思娇慵
韵
起来无语理
●○○●●○○ ○●●○○ ●○○●●○○ ●○●●●○○ ●○○ ●○○●●
朝妆
换韵
宝匣镜凝光
韵
绿荷相倚满池塘
韵
露清枕簟藕花香
韵
恨悠扬
韵
○○
●●●○○ ●○○●●○○ ●○●●●○○ ●○○
·
此调字句悉同毛词,惟前后段全押平韵异。《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宋词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顾 夐
少年艳质胜琼英
平韵
早晚到三清
韵
莲冠稳篸细篦横
韵
飘飘罗袖碧云轻
韵
画难成
韵
迟迟少转
●○●●●○○
●●●○○ ○○●●●○○ ○○○●●○○ ●○○ ○○●●
腰身袅
仄韵
翠靥眉心小
韵
醮坛风急杏枝香
换平韵
此时恨不驾鸾凰
韵
访刘郎
韵
○○●
●●○○● ●○○●●○○
●○●●●○○ ●○○
·
此词字句,亦与毛词同,惟前段全押平韵,用“触帘风送”词体,后段两仄韵、三平韵,仍用毛词体,见《花间集》,采入以备一体。
瑞鹧鸪 《宋史·乐志》: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 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皆与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鹧鸪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冯延巳
才罢严妆怨晓风
韵
粉墙画壁宋家东
韵
蕙兰有恨枝犹绿
句
桃李无言花自红
韵
燕燕巢时罗幕
○●○○●●○ ●○●●●○○ ●○●●○○● ○●○○○●○ ●●○○○●
卷
句
莺莺啼处凤楼空
韵
少年薄幸知何处
句
每夜归来春梦中
韵
● ○○○●●○○ ●○●●○○● ●●○○○●○
·
此调本律诗体,七言八句,宋词皆同。其小异者,惟各句平仄耳。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宋人如此填者甚少,惟陈彭年词“尽出花钿散宝冿,云鬟初剪向残春。因惊风烛难留世,遂作池莲不染身。贝叶乍疑翻锦绣,梵声才学误梁尘。从兹艳质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平仄同此,余皆照贺体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贺 铸
月痕依约到西厢
韵
曾羡花枝拂短墙
韵
初未识愁那是泪
句
每浑疑梦奈余香
韵
歌逢袅处眉先
●○○●●○○ ○●○○●●○ ○●●○○●● ●○○●●○○ ○○●●○○
妩
句
酒半醒时眼更狂
韵
闲倚绣帘吹柳絮
句
问人何似冶游郎
韵
● ●●○○●●○ ○●●○○●● ●○○●●○○
·
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人俱照此填。其余平仄,惟取协调,可不必拘,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柳 永
三吴嘉景占风流
韵
渭南往岁忆来游
韵
西子方来
句
越相功成去
句
千里沧波一叶舟
韵
至今无限
⊙○○●●○○ ◎○◎●●○○ ⊙●○○ ●●○○● ⊙●○○●●○ ◎○⊙●
盈盈者
句
尽来拾翠芳洲
韵
最好簇簇寒村
句
遥认南朝路
读
晚烟收
韵
三两人家古渡头
韵
○○● ◎○◎●○○ ◎◎◎●○○ ⊙●○○● ●○○ ⊙●○○●●○
·
此词前段起二句、结句,后段起句、结句,仍作七言,与《瑞鹧鸪》同,余则摊破句读,自度新声。如前段第三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词家添字法;后段第二句,作六字句,即减字法;第三句,作六字一句、八字一句,即添字法;多押一韵,即偷声法。本集自注般涉调,为黄钟之羽声,与中吕调为夹钟之羽声、仙吕调为夷则之羽声,皆羽声也。 按,柳词别首、晏殊词二首,俱与此同,惟晏词前段起句“越娥红泪泣朝云”,越字仄声;后段起句“前村昨夜深深雪”,前字平声,昨字仄声;第三、四句“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路、一枝新”,何时二字俱平声,寄字仄声。又,柳词别首,后段第三、四句“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笛、逐风来”,烟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梅苑》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梅苑》
无名氏
临鸾带恁整妆梅
韵
枝枝仙艳月中开
韵
可煞天心
句
故与多端丽
句
那更罗衣峭窄裁
韵
几回瞻觑
○○○●●○○ ○○○●●○○ ●●○○ ●●○○● ●●○○●●○ ●○○●
魂销黯
句
芙蕖匀透双腮
韵
好将心事
句
都分付与
句
时暂到
读
小庭来
韵
玉砌红芳点绛苔
韵
○○● ○○○●○○ ●○○● ○○●● ○●● ●○○ ●●○○●●○
·
此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两句、六字一句异。 宋李之仪《姑溪词话》云:唐人歌词,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按此则知,贺体犹沿唐调,柳词、晏词及此词,惟起结犹作七言,中间长短错综,实系新声也。所以元曲用宋调,不增减者,名为“引子”,添入新声,则为“过曲”,亦此意耳。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宝髻瑶簪
韵
严妆巧
句
天然绿媚红深
韵
绮罗丛里
句
独逞讴吟
韵
一曲阳春定价
句
何啻值千金
韵
倾
◎●○○ ○○● ○⊙●●○○ ◎○⊙● ◎●○○ ●●○○●● ○●●○○ ○
听处
读
王孙帝子
句
鹤盖成阴
韵
凝态掩霞襟
韵
动象板声声
句
怨思难任
韵
嘹亮处
句
迥压弦管
●● ○○●● ◎●○○ ○●●○○ ●●●○○ ●●○○ ○●● ●●○●
低沈
韵
时恁回眸敛黛
句
空役五陵心
韵
须信道
读
缘情寄意
句
别有知音
韵
○○ ⊙●○○●● ○●●○○ ○●◎ ○○●● ◎●○○
·
此词见《乐章集》,亦名《瑞鹧鸪》,其字句与前两体截然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其可平可仄,有柳词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吴会风流
韵
人烟好
句
高下水际山头
韵
瑶台绛阙
句
依约蓬丘
韵
万井千闾富庶
句
雄压十三州
韵
触处
○●○○ ○○● ○●●●○○ ○○●● ○●○○ ●●○○●● ○●●○○ ●●
青蛾画舫
句
红粉朱楼
韵
方面委元侯
韵
致讼简时丰
句
继日欢游
韵
襦温裤暖
句
已扇民讴
韵
旦暮
○○●● ○●○○ ○●●○○ ●●●○○ ●●○○ ○○●● ●●○○ ●●
锋车命驾
句
重整济川舟
韵
当恁时
读
沙堤路稳
句
归去难留
韵
○○●● ○●●○○ ○●○ ○○●● ○●○○
·
此词《乐章集》不载,见《花草粹编》,与前“宝髻瑶簪”词同,惟前段第八句作六字句,少一字,后段第四、五句,作四字两句,少一字异。
玉楼春 《花间集》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句《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
玉楼春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顾 夐
拂水双飞来去燕
韵
曲槛小屏山六扇
韵
春愁凝思结眉心
句
绿绮懒调红锦荐
韵
话别多情声欲
◎●⊙○○●● ◎●◎○○●● ⊙○○●●○○ ◎●◎○○●● ◎●⊙○○●
战
韵
玉箸痕留红粉面
韵
镇长独立到黄昏
句
却怕良宵频梦见
韵
● ◎●⊙○○●● ◎○◎●●○○ ◎●⊙○○●●
·
按,《花间集》顾夐词四首、魏承班词二首,《尊前集》欧阳炯词二首,其前后段起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第三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第四句第二字、第六字亦俱仄声,宋人惟杜安世词五首、钱惟演“锦箨参差”词一首、欧阳修“美酒花浓”词一首,本此体填,余皆南唐李煜体也。 欧阳炯词,后段第三句“青蛾红脸笑来迎”,青字平声;又一首,后段结句“留待玉郎归日画”,留字平声。谱内平仄据此,其余悉参顾、牛二词。 又,宋汪莘词“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问君离恨几多少,芳草连天犹觉短。 昨夜溪头新溜满,尊前自起喷龙管。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苹香不断。”起、结虽与此词同,而前后段第二句,乃作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与此词异。又,柳永仙吕调词,“有个人人真堪羡,问却倦羞回却面。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即早还却愿,免使牵人魂梦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惹断。”平仄亦与此词异。此二首,若参校打图,恐平仄混淆,难以按谱,特为附注,不另列体。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顾 夐
月照玉楼春漏促
韵
飒飒风摇庭砌竹
韵
梦惊鸳被觉来时
句
何处管弦声断续
韵
惆怅少年游冶
●●●○○●● ●●○○○●● ●○○●●○○ ○●●○○●● ○●●○○●
去
句
枕上两蛾攒细绿
韵
晓莺帘外语花枝
句
背帐犹残红蜡烛
韵
● ●●●○○●● ●○○●●○○ ●●○○○●●
·
此词后段起句不押韵,顾夐别首“柳映玉楼”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牛 峤
春入横塘摇浅浪
韵
花落小园空惆怅
韵
此情谁信为狂夫
句
恨翠愁红流枕上
韵
小玉窗前嗔燕
○●○○○●● ○●●○○○● ●○○●●○○ ●●○○○●● ●●○○○●
语
换韵
红泪滴穿金线缕
韵
雁归不见报郎归
句
锦字织成封过与
韵
●
○●●○○●● ●○●●●○○ ●●●○○●●
·
此词见《花间集》,前后段两韵,唐、宋词无照此填者。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南唐
李 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
韵
春殿嫔娥鱼贯列
韵
凤箫声断水云间
句
重按霓裳歌遍彻
韵
临风谁更飘香
◎○⊙●○○● ○●○○○●● ●○○●●○○ ○●○○○●● ⊙○⊙●○○
屑
韵
醉拍阑干情未切
韵
归时休放烛花红
句
待踏马啼清夜月
韵
● ●●○○○●● ○○○●●○○ ●●●○○●●
·
此即顾夐“拂水双飞”词体,惟前后段两起句,平仄全异,宋、元词俱如此填,故为分列。 晏殊词,前段起句“东风昨夜回梁苑”,东字平声,昨字仄声;欧阳修词,后段起句“也知自为伤春瘦”,也字、自字俱仄声。谱内据此作图,其余可平可仄,已见顾词。 按,《尊前集》,欧阳炯“儿家夫婿”词、庾传素“木兰红艳”词,即此词体也。因欧词结句,有“同在木兰花下醉”句,庾词起句有“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句,遂别名《木兰花》,其实乃《玉楼春》,非《木兰花》也,宋人传伪,几不能辨,今照《花间集》校正。 又,《尊前集》许岷词二首,一首与此同,一首前段四句“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撚”,平仄全异。后段与此同。 又,钱惟演“城上风光”词,前段照顾夐词填,后段照李煜词填,欧阳修“常忆洛阳”词、毛滂“压玉为浆”词,均效钱体,向俱误刻《木兰花》调,今悉校正。 又,晏殊“帘旌浪卷”词,本李煜此词填,惟换头句“美酒一杯谁与共”,平仄异。又,吴文英“茸茸貍帽”词,亦本李煜此词填,只前段第二句“金蝉罗剪胡衫窄”,平仄异。盖此词辨体,止在平仄异同,若汇参各体,则平仄纷纭,难以分别,故各为注明,不取作图。
凤衔杯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者,《乐章集》注:大石调。
凤衔杯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晏 殊
青苹昨夜秋风起
韵
无限个
读
露莲相倚
韵
独凭朱阑
读
愁放晴天际
韵
空目断
读
遥山翠
韵
彩笺
○○●●○○● ○●● ●○○● ●●○○ ○●○○● ○●● ○○● ●○
长
句
锦书细
韵
谁信道
读
两情难寄
韵
可惜良辰好景
读
欢娱地
韵
只恁空憔悴
韵
○ ●○● ○●● ●○○● ●●○○●● ○○● ●●○○●
·
此词前段第三句、后段第四句,俱九字蝉联不断,即平韵体亦然,填者亦遵之。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柳 永
追悔当初辜深愿
韵
经年价
读
两成幽怨
韵
任越水吴山
句
似屏如障堪游玩
韵
奈独自
读
慵抬眼
韵
⊙●○○○⊙● ○⊙● ●○○● ●◎●○○ ●○⊙●○○● ◎●● ○○●
赏烟花
读
听弦管
韵
图欢娱
读
转加肠断
韵
纵时展丹青
句
强拈书信频频看
韵
又争似
读
亲相见
韵
●○○ ◎⊙● ○⊙⊙ ●○○● ●⊙●○○ ●○○●○○● ●⊙● ○○●
·
此与仄韵晏词同,惟前段第三句、后段第四句,各添三字,两结句俱六字异。 柳词别首,前段起句“有美瑶卿能染翰”,有字、染字俱仄声;三、四句“想初擘苕笺,旋挥翠管红窗畔”,初字平声,翠字仄声;换头句“锦囊收,犀轴卷”,犀字平声,轴字仄声;第四句“更宝若珠玑”,宝字仄声;结句“似顿见、千娇面”,顿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仄韵晏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晏 殊
柳条花颣恼青春
韵
更那堪
读
飞绿纷纷
韵
一曲细丝清脆
读
倚朱唇
韵
斟绿酒
读
掩红巾
韵
追往
●○○●●○○ ●●● ○●○○ ●●●○○● ●○○ ○●● ●○○ ○●
事
句
惜芳辰
韵
暂时间
读
留住行云
韵
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
韵
到处觉尖新
韵
● ●○○ ●○○ ○●○○ ○●●○○●●○○ ●●●○○
·
此与仄韵词同,起句“颣”字,《广韵》注:麤丝也。或作“類”字者误。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留花不住怨花飞
韵
向南园
读
情绪依依
韵
可惜欹红斜白
读
一枝枝
韵
经宿雨
读
又离披
韵
凭朱
⊙○◎●●○○ ●⊙○ ○●○○ ◎●⊙○⊙● ●○○ ○●● ●○○ ○⊙
槛
句
把金卮
韵
对芳丛
读
惆怅多时
韵
何况旧欢新恨
读
阻心期
韵
空满眼
读
是相思
韵
● ●○○ ●⊙○ ○●○○ ○●●○⊙● ●○○ ○◎● ●○○
·
晏殊《珠玉集》,亦载此词,后段结句少一字,今从《寿域词》本。按,杜词别首,前后两结俱六字,原自相同也。 杜词别首,前段第三句“凄惨断云片雨、各江天”,凄字平声,片字仄声;后段第三句“想至今谁为相怜”,至字仄声;第四句“多少旧欢往事、一澘然”,往字仄声;结句“空牵惹、病缠绵”,牵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平韵晏词。
鹊桥仙 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淲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辑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鹊桥仙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
欧阳修
月波清霁
句
烟容明淡
读
灵汉旧期还至
韵
鹊迎桥路接天津
句
映夹岸
读
星榆点缀
韵
云屏未卷
句
◎○⊙● ⊙○⊙● ⊙●◎○⊙● ◎○⊙●●○○ ◎◎● ⊙○⊙● ⊙○◎●
仙鸡催晓
句
肠断去年情味
韵
多应天意不教长
句
恁恐把
读
欢娱容易
韵
⊙○⊙● ⊙●◎○⊙● ⊙○⊙●●○○ ◎◎● ⊙○⊙●
·
此调多赋七夕,以此词为正体,余俱从此偷声、添字也。谱内可平可仄,俱参后词,故不复注。 按,曾觌词,前段结句“满座宾朋俄弁侧”,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又,向子諲词,前段第一、二句“合卺风流,擘钗情态”,平仄全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卢 炳
余霞散绮
句
明河翻雪
韵
隐隐鹊桥初结
韵
牛郎织女乍逢迎
句
却胜似
读
人间欢悦
韵
一宵相会
句
○○●● ○○○● ●●●○○● ○○●●●○○ ●●● ○○○● ●○○●
经年离别
韵
此语真成浪说
韵
细思怎得似嫦娥
韵
常独宿
读
广寒宫阙
韵
○○○● ●●○○●● ●○●●●○○ ○●● ●○○●
·
此与欧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韵异。按,元好问“梨花春暮”词,张埜“琼林纤弱”词,滕宾“斜阳一抹”词,第二句俱押韵,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辛弃疾
溪边白鹭
韵
来吾告汝
韵
溪里鱼儿堪数
韵
主人怜汝汝怜鱼
句
要物我
读
欣然一趣
韵
白沙远浦
韵
○○●● ○○●● ○●○○○● ●○○●●○○ ●●● ○○●● ●○●●
青泥别渚
韵
剩有虾跳鳅舞
韵
听君飞去饱时来
句
看头上
读
风吹一缕
韵
○○●● ●●○○○● ●○○●●○○ ●○● ○○●●
·
此亦与欧词同,惟前后段第一、二句,俱押韵异。按,辛词别首“松冈避暑”词,曹伯启“杜鹃声诉”词,刘因“纥干生处”词,第一、二句俱押韵,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
辛弃疾
少年风月
句
少年歌舞
句
老去方知堪羡
韵
叹折腰
读
五斗赋归来
句
走下了
读
羊肠几遍
韵
高车驷
●○○● ●○○● ●●○○○● ●●○ ●●●○○ ●●● ○○●● ○○●
马
句
金章紫绶
句
传语渠侬稳便
韵
问东湖
读
带得几多春
句
且看取
读
凌云笔健
韵
● ○○●● ○●○○●● ●○○ ●●●○○ ●●● ○○●●
·
此校欧词,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衬字,若减去“叹”字、“问”字,仍是欧词体也。按,赵师侠词,前段第四句“摩孩罗、荷叶伞儿轻”,亦多一字。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
黄庭坚
八年不见
句
清都绛阙
句
望银汉
读
溶溶漾漾
韵
年年牛女恨风波
句
算此事
读
人间天上
韵
野麋丰
●○●● ○○●● ●○● ○○●● ○○○●●○○ ●●● ○○○● ●○○
草
句
江鸥远水
句
老去唯便疏放
韵
百钱端往问君平
句
早晚具
读
归田小舫
韵
● ○○●● ●●○○○● ●○○●●○○ ●●● ○○●●
·
此校欧词,前段第三句添一衬字,若减去“望”字,即欧词体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方 岳
今朝念九
句
明朝初一
韵
怎欠个
读
秋崖生日
韵
客中情绪老天知
句
道这月不消三十
韵
春盘缕
○○●● ○○○● ●●● ○○○● ●○○●●○○ ●●●●○○● ○○●
菜
句
春缸摇碧
韵
便拟做
读
梅花消息
韵
雪边试问是耶非
句
笑今夕不知何夕
韵
● ○○○● ●●● ○○○● ●○●●●○○ ●○●●○○●
·
此校欧词,前后段第三句各多一字,又前后段第二句俱押韵异。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八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
柳 永
届征途
句
携书剑
句
迢迢匹马东归去
韵
惨离怀
句
嗟少年易分难聚
韵
佳人方恁缱绻
句
便忍分鸳侣
韵
●○○ ○○● ○○●●○○● ●○○ ○●○●○○● ○○○●●● ●●○○●
当媚景
句
算密意幽欢
句
尽成轻负
韵
此际寸肠万绪
韵
惨愁颜
读
断魂无语
韵
和泪眼
读
片时几番
○●○ ●●●○○ ●○○● ●●●○●● ●○○ ●○○● ○●● ●○●○
回顾
韵
伤心脉脉谁诉
韵
但黯然凝伫
韵
暮烟寒雨
韵
望秦楼何处
韵
○● ○○●●○○ ●●○○● ●○○● ●○○○●
·
此词句韵,与《鹊桥仙令》不同,盖慢词体也。因调名同,故为类列,亦无宋词别首可校。 《词律》误从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少一字,今从《花草粹编》增定。
玉阑干 调见《寿域词》。
玉阑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杜安世
珠帘怕卷春残景
韵
小雨牡丹零欲尽
韵
庭轩悄悄燕高空
句
风飘絮
读
绿苔侵径
韵
欲将幽恨传愁
○○●●○○● ●●●○○●● ○○●●●○○ ○○● ●○○● ●○○●○○
信
韵
想后期
读
无个凭定
韵
几回独睡不思量
句
还悠悠
读
梦里寻趁
韵
● ●●○ ○●○● ●○●●●○○ ●○○ ●●○●
·
《词律》误从汲古阁本,前段第二句少一字,今照《花草粹编》校正,平仄无他首可校。
思归乐 《乐章集》注:林钟商。
思归乐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柳 永
天幕清和堪宴聚
韵
相得尽
读
高阳俦侣
韵
皓齿善歌长袖舞
韵
渐引入
读
醉乡深处
韵
晚岁光阴能
○●○○○●● ○●● ○○○● ●●●○○●● ●●● ●○○● ●●○○○
几许
韵
这巧宦
读
不须多取
韵
把酒共君听杜宇
韵
解再三
读
劝人归去
韵
●● ●●● ●○○● ●●●○○●● ●●○ ●○○●
·
《词律》误从汲古阁本,后段结句脱一字,今从《花草粹编》校正,平仄无他首可校。
遍地锦 调见毛滂《东堂词》,孙守席上咏牡丹花作也。《花草粹编》注:小石调。
遍地锦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毛 滂
白玉阑边自凝伫
韵
满枝头
读
彩云雕雾
韵
甚芳菲
读
绣得成团
句
砌合出
读
韶华好处
韵
暖风前
读
●●○○●○● ●○○ ●○○● ●○○ ●●○○ ●●● ○○●● ●○○
一笑盈盈
句
吐檀心
读
向谁分付
韵
莫与他
读
西子精神
句
不枉了
读
东君雨露
韵
●●○○ ●○○ ●○○● ●●○ ○●○○ ●●● ○○●●
·
《词律》误从汲古阁本,前段第二句,作“满枝头新彩云雕雾”,多一新字,今从《花草粹编》改正,平仄宜遵之。
翻香令 此调始自苏轼,取词中第二句“惜香爱把宝钗翻”句为名。
翻香令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苏 轼
金炉犹暖麝煤残
韵
惜香爱把宝钗翻
韵
重匀处
读
余熏在
句
这一般
读
气味胜从前
韵
背人偷盖小
○○○●●○○ ●○●●●○○ ○○● ○○● ●●○ ●●●○○ ●○○●●
重山
韵
更拈沈水与同然
韵
且图得
句
氤氲久
句
为情深
读
嫌怕断头烟
韵
○○ ●○○●●○○ ●○● ○○● ●○○ ○●●○○
·
按,《词律》载此词,前段“重匀处”,作“重闻处”,“这一般”,作“这一番”,后段“小重山”,作“小蓬山”,“更拈沈水与同然”,作“更将沈水与同然”,今从《乐府雅词》本,平仄无别首可校。
茶瓶儿 调见《花庵词选》,始自北宋李元膺,至南宋赵彦端、石孝友二家,又摊破两结句法,减去两起句字,自成新声。
茶瓶儿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五句五仄韵
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
韵
海棠下
读
曾歌金缕
韵
歌罢花如雨
韵
翠罗衫上
句
点点红无数
韵
今岁重寻携
●○○○○●● ●○● ○○○● ○●○○● ●○○● ●●○○● ○●○○○
手处
韵
空物是人非春暮
韵
回首青云路
韵
乱英飞絮
韵
相逐东风去
韵
●● ○●●○○○● ○●○○● ●○○● ○●○○●
·
此词无别首可校。后采赵、石二词,其源虽出于此,然句读不同,音律亦变,未可参校。旧谱混注平仄者误。 《词律》以后结“絮”字非韵,不知前句不押韵,后句押韵者,词中尽多,若在换头后结更多,盖词以韵为拍,过变曲终,不妨多加拍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赵彦端
淡月华灯春夜
韵
送东风
读
柳烟梅麝
韵
宝钗宫髻连娇马
韵
似记得
读
帝乡游冶
韵
悦亲戚之情
●●○○○● ●○○ ●○○● ●○○●○○● ●●● ●○○● ●○●○○
话
韵
况溪山
读
坐中如画
韵
凌波微步人归也
韵
看酒醒
读
凤鸾谁跨
韵
● ●○○ ●○○● ○○○●○○● ●●● ●○○●
·
此词两起句,照李词各减去一字,其第三、第四、第五句,又破作两句,虽字数同,而句法已不同矣。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一叠韵
石孝友
相对盈盈一水
韵
多声价
读
问名得字
韵
刚能见也还抛弃
韵
孤负了
读
万红千翠
韵
留无计
韵
来无
⊙●⊙○◎● ⊙⊙● ●○◎● ⊙○◎●○○● ○●● ●○○● ○○● ○⊙
计
叠
闷厌厌
读
几何况味
韵
而今若没些儿事
韵
却枉了
读
做人一世
韵
● ●○⊙ ●○◎● ○○◎●○○● ●●● ●○◎●
·
此词旧多脱误,今照《词纬》本校正。《花草粹编》有梁意娘词,与此同。 梁词,前段第一句“满地落花铺绣”,满字、落字俱仄声,铺字平声;第二句“正丽色、著人如酒”,正字、丽字俱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晓莺窗外啼杨柳”,晓字仄声,窗字平声;后段第二句“音信悄”,信字仄声;第三句“那堪是昔年时候”,是字仄声,时字平声;第四句“盟言孤负知多少”,孤字平声;结句“对好景、顿成消瘦”,消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柳摇金 调见《梅苑》。
柳摇金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沈会宗
相将初下蕊珠殿
韵
似醉粉
读
生香未遍
韵
爱惜娇心春不管
韵
被东风
读
赚开一半
韵
中黄宫里赐
○○○●●○● ●●● ○○●● ●●○○○●● ●○○ ●○●● ○○○●●
仙衣
句
斗浅深
读
妆成笑面
韵
放出妖娆难系绾
韵
笑东风
读
自家肠断
韵
○○ ●●○ ○○●● ●●○○○●● ●○○ ●○○●
·
此调句读近《思归乐》,惟前后段两起句,平仄不同,且换头句不押韵,故与《思归乐》有别。
卓牌子 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杨无咎,一名《卓牌子令》;九十七字者始自万俟咏,一名《卓牌子慢》。
卓牌子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杨无咎
西楼天将晚
韵
流素月
读
寒光正满
韵
楼上笑揖姮娥
句
似看罗袜尘生
句
鬓云风乱
韵
珠帘终夕
○○○○● ○●● ○○●● ○●●●○○ ●○○●○○ ●○○● ○○○●
卷
韵
判不寐
读
阑干凭暖
韵
好在影落清尊
句
冷侵香幄
句
欢余未教人散
韵
● ○●● ○○●● ●●●●○○ ●○○● ○○●○○●
·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十字两句,前结上六下四,后结上四下六,句读虽异,而平仄自同也。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
万俟咏
东风绿杨天
句
如画出
读
清明院宇
韵
玉艳淡薄
句
梨花带月
句
胭脂零落
句
海棠经雨
韵
单衣怯黄昏
句
○○●○○ ○●● ○○●● ◎●●● ○○●◎ ○○○● ●○○● ○○●○○
人正在
读
珠帘笑语
韵
相并戏蹴秋千
句
共携手
读
同倚阑干
句
暗香时度
韵
翠窗绣户
韵
路缭绕
读
○●◎ ○○●● ○●●●○○ ●○● ○●○○ ●○○● ●○●● ●⊙●
潜通幽处
韵
断魂凝伫
韵
嗟不似飞絮
韵
闲闷闲愁难消遣
句
此日年年意绪
韵
无据
韵
奈酒醒春去
韵
○○○● ●○○● ○◎●○● ⊙●○○○○● ●●○○●● ○● ●●○○●
·
此词名《卓牌子慢》,宋、元词家填者甚少,惟《乐府雅词》有无名氏词一首,大同小异。平仄可以参校。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
《乐府雅词》
无名氏
当年早梅芳
句
曾邂逅
读
飞琼侣
韵
肌雪莹玉
句
颜开嫩桃
句
腰肢轻袅
句
未胜金缕
韵
佯羞整云鬟
句
频
○○●○○ ○●● ○○● ○●●● ○○●○ ○○○● ●○○● ○○●○○ ○
向人
读
娇波寄语
韵
湘佩笑解
句
韩香暗传
句
幽欢后期谁诉
韵
梦魂顿阻
韵
似一枕
读
高唐云雨
韵
●○ ○○●● ○●●● ○○●○ ○○●○○● ●○●● ●●● ○○○●
蕙心兰态
句
知何计重遇
韵
试问春蚕丝多少
句
未抵离愁半缕
韵
凝伫
韵
望凤楼何处
韵
●○○● ○○●○● ●●○○○○● ●●○○●● ○● ●●○○●
·
此词与万俟词大同小异。前段第二句,校万俟词少一字;前结,校万俟词少三字;句读亦异。后段则全与万俟词同,惟第三句少押一韵异。
清江曲 此宋苏庠泛舟清江作也,体近古诗,因《花草粹编》采入,今仍之。
清江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苏 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
平韵
菰蒲深处浴鸳鸯
韵
白苹满棹归来晚
句
秋著芦花一岸霜
韵
扁舟系岸依
●●○○●●○
○○○●●○○ ●○●●○○● ○●○○●●○ ○○●●○
林樾
仄韵
萧萧两鬓吹华发
韵
万事不理醉复醒
句
长占烟波弄明月
韵
○●
○○●●○○● ●●●●●●○ ○●○○●○●
·
此词前段近《瑞鹧鸪》,后段近《玉楼春》,全似七言诗句,平仄可不拘。
楼上曲 调见《芦川词》,因词中有“楼外、楼中”二句,故名。
楼上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张元幹
楼外夕阳明远水
仄韵
楼中人倚东风里
韵
何事有情怨别离
平韵
低鬟背立君应知
韵
东望云山君
○●◎○○●●
○○⊙●○○● ○●◎○●●○
○○●●○○○ ⊙●○○○
去路
换仄韵
断肠迢迢尽愁处
韵
明朝不忍见云山
换平韵
从今休傍曲阑干
韵
●●
⊙◎○⊙◎○● ⊙○◎●●○○
○○○●●○○
·
此词七言八句,前后段上二句近《玉楼春》,下二句换平韵,当是《玉楼春》偷声变体,但宋、元人无填此者,只有张词别首可校。 张词别首,前段起句“清夜灯前花报喜”,灯字平声;第二句“心随社燕凉风起”,社字仄声;第三句“云路修成宝月时”,修字平声;后段起句“沆瀣秋香生玉井”,沆字仄声;第二句“画檐深转梧桐影”,画字仄声,檐字平声,转字仄声,梧字平声;第三句“看君西去侍明光”,看字仄声,西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厅前柳 朱雍词名《亭前柳》,《金词》注:越调。
厅前柳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赵师侠
晚秋天
韵
过暮雨
句
云容敛
句
月澄鲜
韵
正风露凄清处
句
砌蛩喧
韵
更黄叶
句
舞翩翩
韵
念故里
读
●○○ ●●● ○○● ●○○ ●○●○○● ●○○ ●⊙● ●○○ ●●●
千山云水隔
句
被名缰利锁萦牵
韵
莫作悲秋意
句
对尊前
韵
且同乐
句
太平年
韵
○○○●● ●○○●●○○ ●●○○● ●○○ ●○● ●○○
·
按,赵师侠《厅前柳》二首,此词之外,尚有“景清佳”一词,字数、句法相同,惟前段第七句“向碧叶”,碧字仄声,其余平仄悉如一,填者遵之。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朱 雍
拜月南楼上
句
面婵娟
读
恰对新妆
韵
谁凭阑干处
句
笛声长
韵
追往事
句
遍凄凉
韵
看素质
读
临风
●●○○● ●○⊙ ◎●○○ ○●○○● ●○○ ○◎● ●○○ ○◎● ⊙○
消瘦尽
句
粉痕轻
读
依旧真香
韵
潇洒无尘境
句
过横塘
韵
度清影
句
在回廊
韵
○●● ◎○⊙ ⊙●○○ ○●○○● ●○○ ◎⊙● ●○○
·
此亦赵词体,惟前段起句五字,第二、三、四句,作七字一句,第五句少一字异。 按,朱词三首,内一首换头句八字,与此同。前段第二句“问东君曾放瑶英”,曾字平声;后段起句“飘香信、玉溪仙佩晚”,香字平声,玉字仄声;第五、六句“分春色,赠双成”,分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别首“伫立东风”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朱 雍
伫立东风里
句
放纤手
读
净试梅妆
韵
眉晕轻轻画
句
远山长
韵
添新恨
句
更凄凉
韵
尝忆驿亭人别
●●○○● ●○● ●●○○ ○●○○● ●○○ ○○● ●○○ ○●●○○●
后
句
寻春去
读
尽是幽香
韵
归路临清浅
句
在寒塘
韵
同水月
句
照虚廊
韵
● ○○● ●●○○ ○●○○● ●○○ ○●● ●○○
·
此与“拜月南楼”词同,惟换头句少一字异。
二色宫桃 调见《梅苑》,其句读近《玉阑干》,而平仄不同。
二色宫桃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梅苑》
无名氏
镂玉香葩酥点萼
韵
正万木
读
园林萧索
韵
惟有一枝雪里开
句
江南信
读
更凭谁托
韵
前年记赏登
●●○○○●● ●●● ○○○● ○●●○●●○ ○○● ●○○● ○○●●○
高阁
韵
叹年来
读
旧欢如昨
韵
听取乐天一句云
句
花开处
读
且须行乐
韵
○● ●○○ ●○○● ●●●○●●○ ○○● ●○○●
·
此与《玉阑干》异者,在前段起句平仄全异,及第二句上三下四句法耳。填此体者辨之。
市桥柳 调见《齐东野语》,因第二句有“折尽市桥官柳”句,取以为名。
市桥柳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蜀 妓
欲寄意
读
浑无所有
韵
折尽市桥官柳
韵
看君著上征衫
句
又相将
读
放船楚江口
韵
后会不知何日
●●● ○○●● ●●●○○● ○○●●○○ ●○○ ●○●○● ●●●○○●
又
韵
是男儿
读
休要镇长相守
韵
苟富贵
读
无相忘
句
若相忘
读
有如此酒
韵
● ●○○ ○●●○○● ●●● ○○○ ●○○ ●○●●
·
此词平仄无他首可校。
一斛珠 《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属中吕调;《尊前集》注:商调;《金词》注:仙吕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晏几道词,名《醉落魄》;张先词,名《怨春风》;黄庭坚词,名《醉落拓》。
一斛珠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南唐
李 煜
晚妆初过
韵
沈檀轻注些儿个
韵
向人微露丁香颗
韵
一曲清歌
句
暂引樱桃破
韵
罗袖裛残殷色
◎○⊙● ⊙○⊙●○○● ◎○⊙●○○● ●●○○ ◎●○○● ⊙●◎○○●
可
韵
杯深旋被香醪涴
韵
绣床斜凭娇无那
韵
烂嚼红茸
句
笑向檀郎唾
韵
● ○○◎●○○● ●○⊙●○○● ●●○○ ●●○○●
·
此词后段起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苏轼词“自惜风流云雨散”,张先词“今夜掩妆花下语”,晏几道词“若问相思何处歇”,三作与此同,余俱照张先“山围画障”词体填。 按,《尊前集》李煜词注商调,乃夷则之商声;金、元曲子照“山围画障”词体填者,注仙吕调,乃夷则之羽声。则知两换头句平仄,确系音律所关,故此词作图,只就苏、张、晏三词校注。如晏词之前段起句“鸾孤月缺”,鸾字平声,月字仄声;第二句“两情惆怅音尘绝”,两字仄声,苏词,第二句“垂杨乱掩红楼半”,乱字仄声;晏词,第三句“如今若负当时节”,如字平声,若字仄声;结句“曾醉离歌宴”,曾字平声;后段起句“自惜风流云雨散”,自字仄声,风字平声;张词,第二句“明朝芳草东西路”,芳字平声;第三句“愿身不学相思树”,不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张 先
山围画障
韵
风溪弄月清溶漾
韵
玉楼苕馆人相望
韵
下若醲醅
句
竞欲金钗当
韵
使君劝醉青娥
⊙⊙◎● ⊙○◎●○○● ◎⊙⊙◎○○● ◎●○○ ◎●⊙⊙● ◎○◎●○⊙
唱
韵
分明仙曲云中响
韵
南园百卉千家赏
韵
和气兼来
句
不独花枝上
韵
● ⊙○⊙●○○● ⊙⊙◎◎○○● ⊙●○○ ◎●⊙⊙●
·
此与李词同,惟换头句平仄异。因宋词如此填者甚多,金、元曲子注仙吕调者,正与之合。此系音律所关,故亦编入,另列一体。 前段第一句,周密词“忆忆忆忆”,上忆忆二字俱仄声,晏几道词“满街斜月”,斜字平声;第二句,苏轼词“故山归计何时决”,故字仄声,归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对酒当歌寻思著”,酒字平声,歌字仄声,范成大词“垂云卷尽添空阔”,垂字平声,卷字仄声;第四句,苏轼词“惟有佳人”,惟字平声;第五句,周紫芝词“真个睡不著”,真字平声,睡字、不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晁补之词“谁家红袖阑干曲”,谁字、红字俱平声,晏几道词“心心口口长恨怍”,恨字仄声;第二句,高观国词“倚阑一望情何极”,倚字、一字俱仄声;第三句,欧阳修词“恨别王孙愁多少”,恨字、别字俱仄声,王字、孙字俱平声;第四句,张元幹词“客里惊春”,客字仄声;第五句,欧良词“同和醉落魄”,同字平声,醉字、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周邦彦
茸金细弱
韵
秋风嫩
读
桂花初著
韵
蕊珠宫里人难学
韵
花染娇荑
句
羞映翠云幄
韵
清香不与兰荪
○○●● ○○● ●○○● ●○○●○○● ○●○○ ○●●○● ○○●●○○
约
韵
一枝云鬓巧梳掠
韵
夜深轻撼蔷薇索
韵
香满衣襟
句
月在凤凰阁
韵
● ●○○●●○● ●○○●○○● ○●○○ ●●●○●
·
此与张先词同,惟前段第二句作上三下四句法异。黄庭坚词“韶声断六幺初彻”,高观国词“寒江上雨晴风急”,史达祖词“空分付有情眉睫”,正与此同。
夜游宫 《金词》注:般涉调。贺铸词,有“江北江南新念别”句,更名《新念别》。
夜游宫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毛 滂
长记劳君送远
韵
柳烟重
读
桃花波暖
韵
花外溪城望不见
韵
古槐边
句
故人稀
句
秋鬓晚
韵
我有淩
⊙●○○●● ◎⊙● ⊙○⊙● ⊙●○○●◎● ◎⊙⊙ ●○⊙ ⊙◎● ◎●○
霄伴
韵
在何处
读
山寒云乱
韵
何不随君弄清浅
韵
见伊时
句
话阳春
句
山数点
韵
○● ●⊙◎ ⊙○○● ⊙●○○◎⊙● ◎⊙⊙ ●⊙⊙ ⊙◎●
·
宋词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所小异者,惟句中平仄耳。前段第一句,周邦彦词“客去车尘漠漠”,客字仄声;第二句,张孝祥词“芳邻迥、草长川永”,芳字平声,草字仄声,吴文英词“叙别梦、扬州一觉”,别字、一字俱仄声;第三句,秦观词“巧燕呢喃向人语”,巧字仄声,人字平声;第四、五、六句,秦观词“何曾解,说伊家,些子事”,何字平声,解字仄声,辛弃疾词“怎奈何,一回说,一回美”,奈字、说字、下一字俱仄声,下回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周邦彦词“池曲河声转”,池字平声;第二句,周词“听几片、井梧飞坠”,几字、井字俱仄声,吴文英词“旧相思、偏供闲昼”,思字平声;第三句,张孝祥词“好是炎天烟雨醒”,好字仄声,烟字平声,两字仄声;第四、五、六句,秦观词“连宵雨,那更堪,闻杜宇”,连字平声,雨字仄声,更字仄声,辛弃疾词“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不字、起字、去字俱仄声,吴文英词“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清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贺 铸
湖上兰舟暮发
韵
扬州梦断灯明灭
韵
想见琼花开似雪
韵
帽檐香
句
玉纤纤
句
曾为折
韵
渔管吹还
○●○○●● ○○●●○○● ●●○○○●● ●○○ ●○○ ○●● ○●○○
咽
韵
问何意
读
并人愁绝
韵
江北江南新念别
韵
掩芳尊
句
与谁同
句
今夜月
韵
● ●○● ●○○● ○●○○○●● ●○○ ●○○ ○●●
·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第二句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异。按,周邦彦“客去车尘”词,前段第二句“空阶暗雨苔千点”,正与此同。
梅花引 此调有两体。五十七字者,《中原音韵》注:越调,高宪词,有“须信在家贫也乐”句,名《贫也乐》;一百十四字者,即五十七字体再加一叠,贺铸词句《小梅花》。
梅花引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三仄韵、三平韵,
后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一叠韵
贺 铸
城下路
仄韵
凄风露
韵
今人犁田古人墓
韵
岸头沙
平韵
带蒹葭
韵
漫漫昔时
句
流水今人家
韵
黄埃
○◎●
⊙⊙● ⊙⊙⊙⊙◎⊙● ◎○○
◎⊙○ ●◎◎⊙ ○◎⊙⊙○ ⊙○
赤日长安道
换仄韵
倦客无浆马无草
韵
开函关
换平韵
闭函关
叠
千古如何
句
不见一人闲
韵
◎◎⊙⊙●
◎◎○⊙◎⊙● ⊙○○
●○○ ○◎⊙⊙ ◎◎●⊙○
·
此词前段三仄韵、三平韵,后段两仄韵、三平韵,宋词只此一首。《中州乐府》有三首可校。前段第一句,王特起词“山之麓”,之字平声;第二句,高宪词“鼓笛弄”,鼓笛二字俱仄声;第三句,王特起词“一弯秀色盘虚谷”,一字、秀字、色字俱仄声,盘字平声,高宪词“驰骤百年尘一哄”,骤字、一字俱仄声;第四、五句,高词“陶渊明,张季鹰”,陶字、张字俱平声,季字仄声;第六、七句,王特起词“有人行李,萧萧落叶中”,人字、行字俱平声,李字仄声,下萧字平声,落叶二字俱仄声;后段第一句,高宪词“有溪可渔林可缴”,有字仄声,渔字平声,下可字仄声,王特起词“人家篱落炊烟湿”,篱字平声,赵秉文词“石头路滑马蹄蹶”,马字仄声;第二句,赵词“昂头贪看山奇绝”,昂头二字俱平声,看字仄声,山字平声,王特起词“天外云峰迷淡白”,淡字仄声;第三句,王词“野烟昏”,野字仄声;第五、六句,王词“溪桥路滑,平沙没旧痕”,桥词平声,路滑二字俱仄声,平沙二字俱平声,旧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此调作者,类填古人成语,故平仄往往不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五平韵、一叠韵,
后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一叠韵
万俟咏
晓风酸
平韵
晓霜乾
韵
一雁南飞人度关
韵
客衣单
韵
客衣单
叠
千里断魂
句
空歌行路难
韵
寒梅惊
●○○
●○○ ●●○○○●○ ●○○ ●○○ ○●●○ ○○○●○ ○○○
破前村雪
仄韵
寒鸭啼落西楼月
韵
酒肠宽
平韵
酒肠宽
叠
家在日边
句
不堪频倚阑
韵
●○○○
○○○●○○● ●○○
●○○ ○●●○ ●○○●○
·
此词字句,与贺词同,惟前段起三句用平韵异。宋、元词无填此体者。
又一体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后段各十三句,五仄韵、六平韵
贺 铸
缚虎手
仄韵
悬河口
韵
车如鸡栖马如狗
韵
白纶巾
平韵
扑黄尘
韵
不知我辈
句
可是蓬蒿人
韵
衰兰送
◎◎●
○⊙● ⊙○⊙⊙◎○● ●○○
●○○ ◎⊙●◎ ◎◎⊙○○ ⊙○◎
客咸阳道
换仄韵
天若有情天亦老
韵
作雷颠
换平韵
不论钱
韵
谁问旗亭
句
美酒斗十千
韵
酌大
●○○●
⊙●◎○⊙◎● ◎○○
●○○ ○◎⊙⊙ ◎●◎◎○ ◎◎
斗
换仄韵
更为寿
韵
青鬓常青古无有
韵
笑嫣然
换平韵
舞翩翩
韵
当垆秦女
句
十五语如弦
韵
遗音能
●
◎⊙● ⊙◎⊙⊙◎⊙● ◎○○
●○○ ⊙⊙⊙◎ ◎◎◎○○ ⊙○⊙
记秋风曲
换仄韵
事去千年犹恨促
韵
揽流光
换平韵
系扶桑
韵
争奈愁来
句
一日却为长
韵
●○⊙●
◎◎⊙⊙⊙◎● ◎○○
●○○ ○◎⊙⊙ ◎●●○○
·
此即“城下路”词体,再加一叠者。有向子諲、朱雍、刘均国三词可校。 按,向词,前段第三句“小时笑弄阶前月”,小字仄声;朱词,第六句“江上小车”,江字平声;向词,第八句“十年空省春风面”,十字仄声;朱词,结句“犹与幽径通”,犹字、幽字俱平声;朱词,后段第三句“庾岭沈沈云暗碧”,庾字、暗字俱仄声;向词,第四、五句“花阴边,柳阴边”,花字平声;向词,第七句“偷怜不成怜”,怜字平声;朱词,第八句“年来素袂香不减”,不字仄声;第九句“此心无限凭谁说”,心字平声,限字仄声;向词,第十二句“鸳鸯翡翠”,鸯字平声,翠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其余参校五十七字贺词及下《梅苑》词,盖《梅苑》词之前段,即此词前后段第一句至第七句,《梅苑》词之后段,即此词前后段之第八句至第十三句也。
又一体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四句六仄韵、五平韵、一叠韵,
后段十二句四仄韵、五平韵、一叠韵
《梅苑》
无名氏
园林静
仄韵
萧索景
韵
寒梅漏泄东君信
韵
探春回
平韵
探春回
叠
四是却被
句
伊家苦相催
韵
江村
○○●
○●● ○○●●○○● ●○○
●○○ ●○●● ○○●○○ ○○
畔
换仄韵
开烂漫
韵
看看又近年光晚
韵
绽芬芳
换平韵
喷清香
韵
寿阳宫里
句
爱学靓梳妆
韵
●
○●● ○○●●○○● ●○○
●○○ ●○○● ●●●○○
夭桃红杏夸颜色
换仄韵
争似情怀雪中折
韵
冒严寒
换平韵
冒严寒
叠
游蜂戏蝶
句
莫作等闲看
韵
○○○●○○●
○●○○●○● ●○○
●○○ ○○●● ●●○○○
故人别后知何处
换仄韵
春色岭头逢驿使
韵
赠新诗
换平韵
折高枝
韵
楼上一声
句
羌管不须吹
韵
●○●●○○●
○●●○○●● ●○○
●○○ ○●●○ ○●●○○
·
此亦“城下路”词体,前后段各加一叠,与“缚虎手”词又不同。
荷叶铺水面 调见《花草粹编》。
荷叶铺水面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四平韵
康与之
春光艳冶
句
游人踏绿苔
韵
千红万紫竞香开
韵
暖风拂鼻籁
句
蓦地暗香透满怀
韵
荼縻似锦裁
韵
○○●● ○○●●○ ○○●●●○○ ●○●●● ●●●○●●○ ○○●●○
娇红间绿白
句
只怕迅速春回
韵
误落在尘埃
韵
折向鬓云间
句
金凤钗
韵
○○●●● ●●●●○○ ●●●○○ ●●●○○ ○●○
·
此调仅见此词,无别首可校。
家山好 调见《湘山野录》,因词中有“水晶宫里家山好”句,取为调名。
家山好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湘山野录》
无名氏
挂冠归去旧烟萝
韵
闲身健
句
养天和
韵
功名富贵非由我
句
莫贪他
韵
者岐路
句
足风波
韵
水晶宫
●○○●●○○ ○○● ●○○ ○○●●○○● ●○○ ●○● ●○○ ●○○
里家山好
句
物外胜游多
韵
晴溪短棹
句
时时醉唱捚梭罗
韵
天公奈我何
韵
●○○● ●●●○○ ○○●● ○○●●●○○ ○○●●○
·
此调仅见此词,无别首可校。
步虚子令 调见《高丽史·乐志》。
步虚子令
双调五十七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
《高丽史·乐志》
无名氏
碧云笼晓海波闲
韵
江上数峰寒
韵
佩环声里
句
异香飘落人间
韵
弭绛节
句
五云端
韵
宛然共指嘉
●○○●●○○ ○●●○○ ●○○● ●○○●○○ ●●● ●○○ ●○●●○
禾瑞
句
开一笑
句
破朱颜
韵
九重晓阙
句
望中三祝高天
韵
万万载
句
对南山
韵
○● ○●● ●○○ ●○●● ●○○●○○ ●●● ●○○
·
此宋赐高丽乐中,五羊仙舞队曲也,采以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