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蒋维乔编著。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1月初版,1934年5月再版,1936年3版。 本书原系作者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叙述清康熙初年以来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变迁的历史。全书分复演古代学术之时期、吸收外来思想之时期两编,叙述了程朱学派、陆王学派、朱王折衷派、关洛闽学派、考证派、实用派、公羊派等学术派别及有关人物:顾炎武、陆世仪、陆陇其、黄宗羲、孙夏峰、李颙、曾国藩、王夫之、戴震、洪亮吉、俞越(...
传习录注疏
《传习录》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本书是邓艾民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项遗著,邓先生将《传习录》所涉及的引语和背景知识简明切要地一一注出,为读者扫清了阅读的文字和知识障碍。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传习录》与《全集》对照,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在义理上可以互相印证的条目作了贯通的考辨,从整体上把握的思想;并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阳明后学,通过对王门弟子的著作...
春秋左传研究
《春秋》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今人童书业撰。二卷。此书为撰者长期以来先秦史考证成果的汇集,非仅限于《春秋》《左传》。分两部分,一是《春秋左传考证》,为全书的主要部分,包括四项内容:历史(古史传说、西周史、春秋史)、西周春秋制度文化、春秋地理、杂考;二是《春秋左传札记》及其续篇,包括上古至春秋的人物、史事、典制、经济、文化、地理等内容的杂考。全书涉及面甚广,有不少史学上的新论题。一事一...
社会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李达著。1935年北平法商学院首次印行,1937年5月上海笔耕书店出版。1981年2月,被收入《李达文集》第2卷,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全书40余万字,共分5篇,其标题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以教科书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完整深刻的阐述。强调唯物辩证法是社会学的唯一的科学方法,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社会历史...
唯物辩证法大纲
哲学著作。李达主编。1961年毛泽东建议李达将30年代出版之《社会学大纲》修改出版。李决定在《社会学大纲》基础上,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全书计划分两册,上册为《唯物辩证法大纲》,下册为《历史唯物论大纲》。《唯物辩证法大纲》于1965年成书,并印成内部讨论稿征求意见。全书共分5篇。继承了《社会学大纲》的逻辑体系,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概括了现代自然科...
增广贤文译注
编撰者不详。原名《昔时贤文》,又名《古今贤文》,后经增补定今名。清同治年间周希陶又按音韵对此书重新作了编排,是一部流行于清代的通俗封建道德启蒙读本。内容大多采自古代典籍、民间谚语和格言,并侧重于宣扬封建道德戒条、人生哲理及行为准则。其中鼓励人们勤劳、节俭、行善、止恶,以及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批评,具有积极的宣传意义。该书在民众中有较大...
经学通论
《经学通论》作于1942年,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故本书分“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论经文”“论经学流变”“论今古学”“论唐修五经正义以前之经学”“论宋元明经学”“论清代经学”“论读易”“论读尚书”“论读诗”“论读三礼”“论读三传”十二篇,说明经学之性质与后来经学之途径,提出整理过去经学之方法,对各时各派经学从其长处予以说明。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墨子全鉴
《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全书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本书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加以精校精注精解,内容包括原...
儒学六讲
《儒学六讲》是国学大师梁启超为一般读者讲解儒家文化的普及读物,代表了梁启超儒学研究的精髓。《儒学六讲》系统讲述了自孔子至清末民初两千五百年中儒学的起源、变迁、继承、演化和影响,介绍了孔子、董仲舒、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儒学代表人物的学说主张,帮助读者了解儒学各个流派在不同时空内的流衍变化。《儒学六讲》以梁启超在清华国学院讲课稿为底本,通俗易懂,深刻全面,是读者了解儒家哲学和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