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白话解

清·汪昂撰。系普及性医方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汪氏认为前人方论,卷帙稍繁,不便携带和记忆,所以将常用方编成歌诀。明清时方剂歌诀一类医书很多,而以汪氏所撰最为盛行,其特点是粗分门类,便于检索;且“歌不限方,方不限句,药味药引,俱令周明,病症治法,略为兼括。或一方而连成多方,方多而歌省,并示古人用药触类旁通之妙,便于取裁”。全书有歌200首,方20门,成为后世常用习医入门书之一。1923...

治病法轨

3卷。王雨三(汝霖)著。本书卷上收载医论、医话40余篇,阐发阴阳、脏腑、脉法、辨证、治则、方药等基本理论和证治大法。卷中介绍治验,分述中风、劳损、臌胀、噎膈和怪病等50余种病证的证治经验。卷下列证治扼要,论述风寒、暑湿、霍乱、吐血、痹证、血崩、疳积、惊风等100余种内、妇、儿科多种杂病,内容又以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方药为主。全书集理法方药于一编,阐述中肯,选方实用。现有1941年上海中医书局排印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原著歌诀,译注力求更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药性功效、常用配伍方法、附方、用法用量、药理学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增补,更加便于读者学习运用。《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本书是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400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明扼要,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六经辨证解温病

本书是现代著名经方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胡希恕先生以“六经—八纲—方证”的伤寒理法,用“按语”的方式评说《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章。虽是一家之言,但极具启示意义。是“以伤寒解温病”的代表力作。 胡希恕先生处处以伤寒临床家的角度对《温病条辨》进行解读,在本书按语中明确提出“为病的阴阳表里虚实,仲景乃括之以六经,树立了中医学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的大纲”。上焦篇第二十三条,胡老则直言不讳:“若治亦...

药性赋白话解

《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然而由于该书编写年代久远,一方面一些词汇古义深奥,不够通俗易懂,一方面拘于赋体,有些文句不免过简,不能全面概括药物效用特点,影响推广和应用。有鉴于此,1960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颜正华教授率领中...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

本书按内容分经络腧穴歌、刺法灸法歌赋、针灸治疗歌赋和流注针法歌赋四部分,总计53首。本次修订在原版基础上增加了对古病名及病候的注释,并新增“十二经本一脉歌”,“十四经循行、主病歌”,“奇经八脉周身交会歌”,“杂病穴法歌”4部歌赋,并对“难经五腧穴主治歌”内容进行增补,使之更适应教学和临床的需要。全书详略得当,通俗易懂,经络腧穴理论更加完整系统,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更强。经常反复诵读本书,就会得到书读百...

外科百效全书

《外科百效全书》(又名《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新刻秘授外科百效全书》《图像外科百效全书》)约成书于明崇祯三年(1630)。书凡六卷(一作四卷),书末附有《外科补遗秘授经验奇方》(简称《经验奇方》)。卷一为总论,阐述疮疡病变的脉因证治等;后五卷为分论,卷二至卷四将疮疡按人体部位分为脑颈、胸腹、背腰、臂腿、手足、遍身6部,分部之下再详细分述各病的证治规律等;卷五和卷六分述杂治、急救、中毒、误吞、虫兽...

长沙方歌括白话解

方书。清陈念祖(约1753—1823)撰。六卷。念祖字修园,长乐(今属福建)人。医学世家,曾从学泉州名医蔡茗庄。乾隆五十七年(1792) 举人,官至直隶省威县知县,曾到保阳、高阳等地从事救灾,亲施方药。晚年归里,讲学于长乐县,弟子甚众。陈氏博览医书,于《伤寒论》研究尤有造诣,学验宏富,著述甚丰。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等。所著...

金匮方歌括白话解

方书。清陈念祖撰,陈元犀注。六卷。念祖有 《长沙方歌括》 已著录。在编成金匾要略浅注》之后,命其子元犀援《长沙方歌括》体例,将《金匮要略》书中之方依诗歌形式编成此书,为《长沙方歌括》 之姊妹篇。成书于嘉庆十六年 (1811)。全书约八万四千字。卷一,包括痉湿暍、百合狐 阴阳毒病脉证治之方二十四首; 卷二,包括疟、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病脉并治之方二十首,附方十首;卷三,包括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

谦斋医学文稿

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讲述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并附有治疗病例。由于本书包括理法方药,特别着重在中医的辨证施治,提纲挈纲,深入浅出,对学习和治疗上均有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196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

页次:(11/342)
<< <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