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原不题撰人。据篇内文字,应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所发诏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按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古已有之,为北方护卫之神,唐宋以后演变为道教崇奉之神。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而改称「真武灵应真君」,徽宗时又增上「佑圣」尊号。本篇即增上尊号之敕文。文中称真武真君保佑国家海宁静谧,妖孽不作,嘉祥荐臻,太平熙盛,故命吏部尚书余深「奉册增上尊号曰佑...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出于北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称太一救苦天尊与诸神同坐,有妙行真人出班说血湖地狱苦状。谓此地狱中「一切血死之众遍体腥膻,形骸臭秽」;凡世间产死、血伤亡魂,皆堕入此狱,苦楚难禁,永无出期。尔时救苦天尊乃说「飞玄灵章」,颁行诸狱,普放光明,使血湖狱中罪魂皆脱离苦趣,得睹阳光。天尊又令众人归礼三清四御等一百三十九位神真,并劝诫众人...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盖为明成祖时武当山道士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中纂集五种酌献科仪和献文。即: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酌献仪、正月十五日祖天师张陵诞辰酌献仪、二月十五日道祖太上老君降诞献文、三月三日玄天上帝降诞献文、九月九日高真祖师张陵及玄天上帝冲举献文。其酌献仪式有宣意、宣疏、三献、唪经、回向等节次。献文内容为称颂诸师圣德神功,表达归命献敬之诚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照耀幽夜」。修持孝道者,可离生死、暗障、饥寒等怖畏,即身成道,升入无形;而不守孝道,则沦下地狱,轮回不已,永无出期。又称下世明王以孝治天下,可使家国太平,八表归一。乃至于百病不生,众...
金液大丹口诀
金液大丹口诀,原题「冲虚妙静甯真子郑德安序」。约成书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据卷首郑德安序称:从其师白衣道者得授金丹口诀,遂撰此书。其书有内丹口诀《太一含真火符直指》、七言诗《一称金》十七首、《西江月》词六首,以及《安乐歇》、《归真篇示后学》、《抽添诗》等。其丹诀及诗词论述内丹下手功夫、玄关一窍、药物川源,火候秘旨、进退抽添、沐浴温养、脱胎神化之要旨。丹法属南宗先命后性之法,以...
玄帝灯仪
玄帝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末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真君」及诸神仙灵官,礼拜赞颂,启告发愿,即可「求祈百福、殄灭千灾」,除罪延生。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求愿。行道者依次在玉皇天尊神座前点燃宝灯,供奉十七慈光,礼拜赞颂,念诵《高上玉皇心印经》,并启告发愿,祈求玉皇天尊赐福,「有求斯应,无愿不从」。忏文所谓十七慈光,指大神通光、大慈悲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光、大解脱光、大皈...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五方瘟神,即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内称凡人遭遇瘟疫,皆因其作恶自召。若能燃灯供奉五方行瘟使者,礼赞启告,即可收瘟摄毒,保佑全家。
太上大通经注
太上大通经注,元李道纯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经文分三章,言天道、心性及悟道修心之旨。注者解释经题曰:「太上谓无上可上,大通谓无所不通,经渭登真之径路,众所通行之道也。」注文简明,阐发全真道明心见性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