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真发愿忏悔文

朝真发愿忏悔文,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为朝礼神真,忏悔发愿之仪文。其仪式程式有念三业咒、祝香、祝功曹、启圣、诵经、忏悔发愿、祝谢等。仪式中启请神宝大慈尊、九辰诸帝真、金母木公、日月星辰、五老三官、四圣四相等诸神垂降感应。行仪者朝礼诸神,忏悔罪过,请求原赦罪愆,解释业报,往生善家。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世上众生之生生化化,皆由碧霞元君所主。元君即泰山玉女,证位天仙。受玉帝之命,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福善罚恶,报应不爽。世人若回心奉道,请道士转诵此经,皈命元君,忏悔祈求,即可消灾获福。篇末附「天仙碧霞宝诰」。

宗玄先生文集

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吴筠诗文集。卷首有唐礼部侍郎权德舆序,简述吴筠生平,据称吴筠所作诗文「合为四百五十篇」,现《正统道藏》本仅存五言古诗一零八首,赋八篇,论文三篇。其诗赋多赞咏隐士逸人之高风亮节。咏物抒怀,阐扬玄道。或抨击佛教败坏世风,「侮君亲,蔑彝宪」;「噬儒吞道,抑帝掩王」。其论文三篇为全书精华:第一〈神仙可学论〉,论述常人可通过学习而成仙证道。谓清心寡欲以...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俞琰),宋末元初学者俞琰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摘录《参同契》诸版本中异字异词或词句颠倒之处,相互参校考释,判明正误。所校诸版本除彭晓、朱熹、张伯端、詹谷、刘永年、王保义、陈致虚等人注本之外,亦有不标出外之佚本。大抵贬彭晓而推崇朱熹。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五代后蜀道士彭晓撰。《通志•艺文略》、《晁志》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现存《参同契》最佳注本之一。书前有作者自序,概述魏伯阳撰《参同契》之旨意。宣称:「参同契者。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诸丹经与《周易》理通而契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台以夫妻,拘其交媾……莫不托易象...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五代后蜀道士彭晓撰。南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彭晓撰《参同契明镜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以此书附录于《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之后,收入太玄部。书中有《鼎器歌》,歌咏炼丹所用鼎器制度。又有《明镜图》,其图由八圈同心圆组成。依次标举八卦、二十八宿、月象、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十二地支及四时、五行之名。旨在图解《参同契》所述,卦爻天象阴阳消长...

至言总

至言总,原题「会稽禹穴道士范翛然撰。」据日本吉冈义丰考证,约成书于中晚唐。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云笈七签》卷三十五亦摘录本书。书分五篇,分别汇辑道教修炼方术:卷一〈斋戒〉,言上清、灵宝、洞神、太一、旨教、涂炭六等斋法要旨及有关禁戒。 卷二〈养生〉,言静心修性、脏腑保养、服药神枕等摄生方术。 卷三〈禁忌〉,内载忧畏鬼神及饮食起居之禁忌。 卷四〈运气〉,内载诸家服气导引之法。 卷五〈补导〉,...

证道歌

证道歌,北宋道士左掌子撰。宋《四库缺书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则着录作「左掌子道证一卷」。现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有七绝诗十五首,分别咏述内丹之灵药、火候、金花黄芽、黑铅白汞、赤龙金虎等。篇首有短序,论内丹之要。其说大略谓求仙须先明真一,真一即道,亦即人身之元炁。炁乃人母,亦为众仙之母,备在人身,不用外求。身外之丹药木石等,皆非炼丹成仙之真药。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南宋道士林自然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卷首有淳祐庚戌年(1250)作者自序,自称因读《清静经》而发深省,遂辞家云游参访,得遇西蜀陆公授以金丹之道。其书分七节,引魏伯阳、张伯端之说,论述内丹法要。大略以先天祖炁为丹本。谓人皆禀此炁而生,与虚皇贯通,与三清同体。若能逐境随觉,袭其明而还其性,则神定精固炁聚,三花聚顶,立见超脱。其修炼工夫从合真炁呼吸入手,以二目为机,守玄一为要。火...

简明医彀

八卷。明孙志宏(生卒年不详)撰。孙志宏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氏之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孙氏青年时曾攻儒学,参加科举考试,后承父业,专攻医学,行医五十余年,颇有医名。孙氏参考古今医籍,众家之说,又参以己见撰成此书。自序中孙氏称:其书备而不冗,约而不漏,义类浅显,个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名之。此书卷一先列“要言一十六则”,着重论述养生、辨证治疗、用药得失及医德等内容,次论病证;卷二至...

页次:(133/342)
<< < 132 133 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