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原题「五陵玄学进士胡混成编」。约出于南宋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论述内丹。谓先天祖炁为金丹之本,藏于人身玄关一窍。俗人因五情六欲迷乱而耗散先天祖炁,修真之士则返后天而复还先天,遂成神仙。其修炼工夫,分为立炉鼎、聚药物、行火候三要。「聚先天祖炁为药物,守玄关一窍为炉鼎,以元神妙用为火候。」下手之初,应先断诸念,无染无著,物我两忘,专炁致柔,至寂然不动之境,然后于玄关一窍中存定...
金丹真一论
金丹真一论,原题百玄子撰。其生平不详。从书中内容看,似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援引《参同契》、《阴符经》及马明生、阴长生、元阳子、青霞子等诸家丹诀,论述外丹法要。书中称还丹禀源于真一之气,营丹之士莫不求乎真一之源,故名《真一论》。作者认为道即是水,水数属一,含气混真,配位得合真铅,故炼丹须先定神水,后议真铅。神水即汞,须得真铅制之。金丹唯以真汞真铅之华气凝结而成。炼丹须法乾...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唐太仆令王冰编注,北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原本为二十四卷,或作十二卷,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刊本数十种。《正统道藏》本分作五十卷,收入太玄部。按《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之医家经典,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据《汉书•艺文志》着录为十八卷,其中九卷即为《素问》。该书分八十一篇,以论述中医学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为主,兼及卫生保健,疾病诊治及针灸等内容。唐人王冰因原书版本纰谬...
黄帝内经灵枢略
黄帝内经灵枢略,编者不详。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内经灵枢略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黄帝内经灵枢》之删节本。分别节取《灵枢经》原书中〈天年〉、〈诀气〉、〈大惑论〉、〈忧恚无言〉等四篇。更换篇名,摘录精要,重新改编成书。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简称《难经句解》,南宋李駉注。约成书于成淳五年(1269),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按《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汉医家经典,最晚在东汉末已成书。该经分八十一难,乃黄帝解释医学疑难问题。经中保留诸多古人医学经验,尤侧重于论述经脉理论。三国时吴太史令吕广始为此经作注,隋唐史志亦着录此经。南宋李駉又据前人注本加以注解。其注融会诸...
华阳陶隐居集
华阳陶隐居集,南朝陶弘景撰。据《隋书‧经籍志》着录,有《陶弘景集》三十卷,又《内集》五卷,其书陆续散佚。今《正统道藏》本二卷,乃明朝傅霄编集,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辑录陶弘景所撰文章诗赋数十篇。其中《寻山志》、《水仙赋》、《华阳颂》等篇及诗歌四首,抒发作者忘却名利,寄情山水之怀,仰慕庄列乘风飞举,逍遥太虚之境界,歌咏茅山胜景及居山隐修生活。书启九篇,乃作者与梁武帝评论魏晋诸家书法优劣得失。〈...
海客论
海客论,唐末五代渤海国人李光玄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称渤海国海客李光玄人中华访道,初遇道人授以服气导引之术,继遇元寿先生授以还丹之道,遂撰成此论。按《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收入李光玄撰《金液还丹百问诀》一卷,其内容与本篇基本相同,但文字多出三页,当为同书之不同版本。
还真集
元末明初全真道道士王道渊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卷首有洪武壬申年(1392)张宇初序,称赞此书「信达乎还丹之旨」。书中所收王道渊诗文,皆论述内丹。上卷所收《金丹妙旨》最为系统。其丹法主性命双修。大略以先天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炼合后天三宝(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使精全、气全、神全。谓「修仙之法无他,全此三者而已」。其下手工夫,当于心静无欲之时内观养性,「回光返照、绵绵若存,如鸡之抱...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原题“悟玄子贤芝膺图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据篇首作者序文,自称名膺图,字贤芝,号悟玄子。修炼五金八石二十余载而无成,后遇至人授以秘诀,始见神功。本篇中收录其七律诗十首,述修道之辛勤,叹真诀之难得,颂还丹之神功。谓金丹以真铅真汞为本。从其丹诗看,作者当为宋人。《宋史‧艺文志》着录「悟玄子《安神养性方》一卷、《箧中方》一卷」。疑即此人。
古文龙虎上经注
古文龙虎上经注,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宋元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亦为《古文龙虎经》注本,将经文分作二十六章,随文注解而较少发挥。大抵假《参同契》阴阳五行、卦爻变化之说解释原经,申述内丹修炼之旨。原书末附录〈读龙虎经〉一篇,乃作者读书笔记,摘出原经中若干词句略加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