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经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言“房中”之术。中国自古即讲求房术,《汉书·艺文志》列此类著述入“方技略”;班固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又云:“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此说足以代表汉儒对房中术的认识与重视。所谓“素女”,据高诱称,是“黄帝时方术之女”;而《素女经》之见于载籍...

入地眼全书

《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贵名墓,高山平洋,本之形势以立其体,参之河洛以妙其用,多所指引,无不符合。是书自宋迄今,巨族大家抄写成帙,传写数百年,秘之已久,堪舆家视如珍宝。是书注重实用,将龙、穴、砂、水、向五字互相发明,言峦头兼讲理气,言理气带讲峦头,体用赅备,洵为全璧。更兼理透法巧,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妙...

黄帝阴符经讲义

道家著作。四卷。南宋夏元鼎 (生卒年不详)撰。夏元鼎,字宗禹,号云峰散人,南宋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 人。撰有《悟真篇讲义》、《阴符经讲义》、《崔公入药镜笺》等。《阴符经讲义》,全称《黄帝阴符经讲义》。此书以夏元鼎 《阴符经讲义》三卷及《图说》一卷合编,书末附有《崔公入药镜笺序》等总共四卷。是书前有宋宝庆二年(1226)楼防序。《阴符经》384字,不言丹,自李筌以后诸经家也不以丹言。而此书专以丹法...

洞玄子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每称“洞玄子云”,洞玄子亦不详何人。此书向不见于著录,未知成于何时,中国亦素无传本,仅见于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廿八,故清叶德辉断其为“北宋以前古书”,并自《医心方》录出,“手校付刊,以存古学”。其大旨与《素女经》、《玉房秘诀》相类,亦言所谓“阴阳秘道”,即房中之术。所传“教胎”之法,颇与现代医学吻合;又胪陈交合三十式,叶氏以其为“后世秘戏(图)之滥觞”,则似有未确。有《...

天玉经外传

一卷、附《四十八局图》一卷。旧本题吴克诚(生卒年不详)撰,《天玉经外传》,又名《吴公教子书》。书中所含,以《青囊奥语》和《催官篇》词句及《玉尺经》三合为本。如其以庚午为火局,遂谓寅龙左旋属丙,右旋属丁,非但以木为火,尽其以性; 即论“三合”,丁火当生酉旺巳,暮丑正与寅午戌相反。又如因艮近寅,辛近戌,遂并以艮辛为火,坤乙为水,乾丁为木,巽癸为金,屈天干以就地支,溯流忘源,又失“三合”缘起之意,多为明...

六壬军帐赋

旧本题河南刘启明撰。不著时代。案《崇文总目》有刘启明《占候云赋式》一卷,《宋史·艺文志》有刘启明《云气测候赋》一卷,盖北宋以前人。是书见於焦竑《经籍志》、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言临戎传式之法,以四时识神之雌雄,亦《玉帐经》之流。明人已刻入《六壬兵占》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太乙金镜式经

十卷,唐王希明撰。此书系奉敕之作,故书中行文往往自称“臣”;而今本推“太乙”积年有至宋景祐元年者,显然后人有所增入,已非王作之旧。《汉书·艺文志》“五行”类有《泰一阴阳》二十三卷,即太乙术家之书。其书早佚。为仿《易历》而作的占卜书。以一为太极,太极生二目, 二目生四辅,犹《易》之两仪四象。又有计神,与太乙合之为八将,犹《易》之八卦。其法以岁、月、日、时为纲,而以八将为纬;三基五福十精之类为经。

伤寒说意

伤寒著作。十卷,卷首一卷。清·黄元御撰。《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后著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本书除列述六经病证外,卷首对六经、六气、营卫、风寒、传经等均有专题论述,对仲景《伤寒论》多所注释和发挥

玉楸药解

本草著作。8卷。清黄元御(坤载)撰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作者号玉楸子,故以名书。此书继《长沙药解》之后成书,收张仲景医书未载之药293味,分草、木、金石、果、禽兽、鳞介虫鱼、人、杂类8部予以论述。内容论述简要,不尚旁征博引,颇多个人见解。黄元御自号玉楸子,故以为书名。现有《黄氏医学八种》本。

金匮悬解

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而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很少论及,故以 《内经》、《难经》为据,广涉阴阳五行制化之理,书中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

页次:(303/342)
<< < 302 303 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