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说度酆都经
元始说度酆都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七元真人所说,又名《七元真经》。内言超度丰都罪鬼死魂,救济众生之法。其法当于天有灾疫刀兵之时,建七元道场,拜奏表章,佩符诵咒,招神灵下降,逐鬼消灾。
太上正一法文经
太上正一法文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南北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经文乃太上道君告张道陵,言消灾获福之法。经文称世间人民困于疫病、牢狱、水火、刀兵、虎狼、虫蛇等苦难,不能自免。凡此皆因人民不信宿命罪福因缘,轻师慢道,破斋犯戒,违负天地;或因其恃强凌弱,倚官仗势,为君无道,为臣不忠。是故天有九丑杀鬼,各率徒众九千万人,散布疫病、牢狱等九种厄难。又有五帝...
太上三天正法经
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书。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种道书。一本题作《太上三天正法经》,收入正一部满字号;一本题作《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收入正一部坟字号。据《无上秘要》引文,两本原当为一书。《太上三天正法经》为原书前半篇,乃太上大道君授,小有天...
太上黄庭中景经
太上黄庭中景经,原题上清元命真人李千乘注。约出于隋唐。《宋史•艺文志》着录此书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有经有注。经文内容与《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相似,但较简略,应为后人模仿以上二经而作。内言存思身中诸神之法,分别叙述人体各部位器官之位置、形状、颜色、功能,以及该部主神之长短、服色等等。据称修炼者依法存念身中诸神,可以「合乾坤,定六府,知机真神,穷理尽性」。李千乘注...
太上老君太素经
太上老君太素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之际。《抱朴子•遐览篇》着录《太素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仅五百余字,概述道生天地万物之宇宙观,以及忍辱守雌、治心如水之人生观。其说与《道德经》和《易传》大旨相同,并受汉代纬书《周易干凿度》影响。篇内所谓「太素」,即化生天地万物之道。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九真明科》,又名《玄都九真明科》。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敦煌道经P2459抄本已引此经。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两篇。其一为《太上九真明科》,分上中下三品,言传授上清经法之科仪戒律。其二为赞颂四章,即〈太帝君谒大有妙赞〉、〈天帝君赞〉、〈太微天帝君诵〉、〈后圣金阙帝君诵〉,分别综述《大有妙经》要旨,赞颂其妙谛。以上两篇原载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一书,后人从该经中...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三八已引述本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为三皇仪。书中辑录五种仪法,即宿启法、洞神行道仪、三皇醮祭仪、授度仪、朝礼仪。据卷末题记称:「洞神三皇之法。通灵使鬼,役召万神,安国宁家,匡济兆民,学士修行,可以升仙度世。但先师以来经不备足,至于授度亦多缺略。今依经撰录符图玉文,登坛授度,以为身宝」。据此可知此书所载科仪,是作者依据《洞...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叙述传授洞神经箓之科仪。书中首先论述洞神部经箓源出始末,并列举其篇目,据称洞神部经箓包括《大有箓图三皇文》、《八帝妙精经》、《玄变经》、《神化经》,以及《三皇斋仪》、《三皇朝仪》、《三皇传授仪》等书,共十四卷。本篇即洞神部第十四卷《三皇传授仪》。书中又详述传授洞神部经箓之仪法,包括开真官箓、授法位、师称法位、十二愿、复...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十四引《七圣玄记》;《上清大洞经目》着录「上清七圣玄纪回天九霄一卷」,皆指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高圣撰集,言存思礼拜神真,记名上天简箓之法。全书分四篇。一、《高圣六合隐存定简记仙上法》。其法以六合之日入室存思礼拜玉帝及五老仙伯等神,可感召神灵降授宝诀,题名七天...
上清仙府琼林经
《上清仙府琼林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是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纂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系辑录《大洞真经》、《汉武帝内传》、《真诰》、《登真隐诀》、《葛仙公内传》等三十余种道书而成。其内容较杂,大致有存三守一、思神念真、吞服日月精华及云霞等方术,并记述琼宫仙府、神仙传记、天书真文及神真隐讳等等。所引道书多为六朝古籍,可资校勘辑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