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三卷。大纶家世业医,对内、外、儿均有研究,尤以儿科见长。著有《痘痧心法》、《外科经验诸方》等书。王氏继承家学,广采诸家名论,参之己见,于天启二年(1622)撰成此书。全书十一万九千字。上卷主要论述禁风、脐风、胎毒、夜啼等病诊治。中、下卷对中风、中寒、中暑、伤风、咳嗽、喘、呕吐、霍乱、泄泻、失血、水肿、黄疸、五淋、脱肛等病进行论述,配诊法图五十二幅。论病理、法、方、药具备。内容...
婴童百问
儿科著作。10卷。明·鲁伯嗣学著。刊于1542年。其内容卷一载初生儿护养、小儿脉法、变蒸、脐风、五脏病证;卷二载抽搐、急慢惊风、惊痫;卷三载五硬、五软、夜啼证; 卷四载胎疾、解颅及五官科诸病; 卷五载五迟、腹胀、腹痛和积滞证;卷六载伤寒及喘嗽等;卷七载霍乱、吐泻、痢证;卷八为脱肛、痔证及溲闭、便闭和疳证;卷九为虚证、蚘虫、疝气等;卷十为疟疾及痈、疽等外科证。每一证均以问题形式提出,然后详述之。每问...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题「无名氏注」。其注本分章解经多与彭晓注本相同,又避宋太祖「匡」字讳,疑为北宋道士所撰。原本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内丹法注解《参同契》。注称:「又当明内丹以养己,使安静于虚无之境。」正文后附《鼎器歌》,亦与彭晓注本相同。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阴真人),原题「长生阴真人注」。但书中引述隋朝萧吉、唐初李淳风著作。故近人陈国符考证此书当为唐人以东汉阴长生之名而作。《通志•艺文略》着录「阴真君周易参同契三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参同契》注本之一,以外丹说解释经文。谓大丹分八种而三品最尊,上品为神符自雪九转金液大还丹,中品为紫金丹砂,下品为紫金丹。此三品丹「鸟食成风,蛇饵为龙,人服长生」。其炼丹法大抵...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储华谷),宋人储华谷注。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分《参同契》为四十章,加以注解。注文较为简明,大抵以乾坤为鼎室,以日月为运用,以六十四卦爻象解释炼丹火候升降,其说与张伯端内丹学理论相近,行文明白晓畅。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不题撰人名,近人陈国符据书中所出地名,考订此书当出于唐朝或五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外丹法注解《参同契》。谓丹砂烧炼至紫赤色而成还丹,「色若不紫赤,不名为大药」。又称:「丹成,取一刀圭鼓成金。若不化五金,不可辄服,其丹生有毒,未有灵化。更依前烧之成金,有灵化,深紫色,始号为大还丹。服此一丸即通神也。又将一刀圭化五金及一斤生汞,立成黄金。」可见此书丹法为外丹...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上道君命诸神撰集,分作四十余条。内言道士诵习上清诸经,传经修道之法。所习道法有存神、唸咒、养生、吐纳、礼拜神灵、斋戒醮祭等等。据称修道者用此治身,必有神验。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素灵上篇》,又名《玄丹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陶弘景《登真隐诀》已引此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人首九宫神君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所载《太上道君守元丹上经》篇完全相同,当系南北朝道士节录该经改编而成。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曲素诀辞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六种符箓,即《太极左真人曲素决辞箓》、《上清豁落七元箓》、《上清十天召龙箓》、《上清八威召龙箓》、《上清太玄河图九星箓》、《上清紫纹交带箓》,六种符箓皆出于早期上清派经典,用于召神伏魔,《三洞奉道科戒仪范》卷五已着录以上符箓,故本书当为南北朝上清派道士编纂。
银海指南
眼科著作。清顾锡撰。四卷。锡字养吾,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眼科治验丰富,因道家称目为“银海”,故名。顾氏在《内经》基础上,取《银海精微》、《原机启微》等书精华,广集华佗、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汪石山、薛岳斋等各家有关论述,并参以治疗眼疾经验,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撰成此书。卷一论述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六淫七情与眼病的关系。卷二论述脏腑主病及伤寒、中风等病以及眼病症状,舌脉辨析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