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新安志

南宋地方志。孝宗淳熙二年(1175)罗愿撰。10卷。新安即宋代徽州,治今安徽歙县。是安徽省现存最早的志书。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为安徽徽州古称。宋时辖县六,治今歙县。愿博学好古,文章以先秦两汉为法,尤重地方文献。常惜旧志图经等相继亡佚,因采诸书,访故老,求遗事,辑而未就。乾道九年赵不悔来治,闻有罗撰,乃据此续修。淳熙二年(1166)成书,约十三万字。宋原刻本和明翻刻本已亡佚,现流传有清康熙刻本...

招远县续志

四卷。清陈国器、边象曾修,李荫、路藻纂。陈国器,道光年间任招远县知县。边象曾,道光间曾任招远知县。李荫、路藻招远县志,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张作砺创修后,又已二百余年未经续作。陈国器莅任后,就集邑中绅士,倡议设局修志,分负采访之责,广搜佚文,博谘近事,历数月而续志成。《招远县续志》道光二十六年 (1846)刻本。全书四卷,志目为:星野仍旧、灾祥续、沿革仍旧、疆域仍旧、山川、桥梁附续、城池仍旧...

顺治招远县志

十二卷。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张作砺字石斋,河北人,文林郎,顺治十七年(1660)任招远县知县。张凤羽,邑人。招远县原为掖县属罗峰镇,始于金天会二年析地置招远县,属定海军,后属莱州,明洪武初开登州为府,割莱州之招远、莱阳,属登州府。张作砺掌招远后,与张凤羽等谋创修邑志。顺治十七年(1660)成书,约十万字。

光绪拉池县丞志

打拉池县丞,设自光绪元年,全无旧志遗存。叠奉上宪议颁二十七条饬令,遵照访编,阅数月而始成。其于条目中之所未载及载而未全者,委属无从采访。是役也,乃贡生陈希魁、训导谢文俊、廪生杨希贤为编次,附生赵子绅、魏崇文、杨文舒为采访,附生陈德俊、陈祖虞、陈重德、董元辅为誊录,兹辍数言而弁帙首。

光绪恒春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陈文纬修,屠继善纂。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文纬事迹不详。继善自号啸云居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十八年开设台湾通志局,命各属县修志。本志以档册和采访笔录为主要资料来源。约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脱稿,十三万余字。全书分疆域、建置、职官、营汛、招抚、田赋、户口、杂志等二十二类。卷首有城署图。该县周有基、游乐诗、汪乔年于光绪三年勘察全县并有详细调查记录,本志从中摘引资料,并保存...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为彰武最早的志书,有参考价值。沈阳市图书馆藏呈送本。

道光彰化县志

清李廷璧主修,周玺总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十二卷,首一卷。本志体例仿余文仪《台湾府志》及康熙《诸罗县志》志目折衷而成,志分封域、规制、官秩、学校、祀典、田赋、兵防、人物、风俗、物产、杂识、艺文。卷首有例言、圣谕等。本志多取《续修台湾府志》及《诸罗县志》等

康熙开原县志

地方志书。清康熙十七年(1678)刘超凡修纂,有刘自序。二卷。超凡以开原知县与县耆老傍搜广采史料传闻, 仅就地理、山川、古迹、人物入志。上卷:县志图叙、疆域图叙、建置沿革志、星野志(附祥异)、疆域志(附形势景物)、山川志、城池志、(附屯堡)、关梁志(附边门船舰)、驿站志(附铺递)、公署志。卷下:职官志、学校志、选举志、户口志 (附里社)等

康平县乡土志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分历史、政绩、兵事、耆旧、户口、地理、山、水、物产等十五目。记事简略。是为康平县设治百余年第一部志书。沈阳市图书馆藏抄本。

广志绎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异;授礼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后因触犯时忌,出为四川参议,又在广东、贵州、云南、山东等地作过官,性喜游历,足迹几乎遍於全国。诗文海内驰名。著有《五岳游草》、 《广游记》诸书。在...

页次:(43/69)
<< < 42 43 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