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虞衡志

地理杂志。南宋范成大(1126—1193)撰。原三卷,今一卷。成大有《吴郡志》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知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后,赴任途经四川,追记昔游而作,约当淳熙二年(1175)成书,原编已佚,仅传辑本,约三十一万余字。分岩洞、金石、香、酒、器、禽、兽、虫鱼、花、果、草木、杂、蛮等十三志。每志有小序。所记风物土产,皆为方志所失载。如各种金石、香料、古代名酒、竹弓、弩、甲等兵器,饮器、乐器多有记述。备...

洛阳名园记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花园子、松岛、水北胡氏园、大字寺园、吕文穆园等十六处。分记名园历史、规模、亭榭、河湖、地势及园中陈设、花鸟虫鱼、考古文物、书画等。颇多园林建筑、北宋洛阳盛况及有关植被、气候之史料。可供开发...

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撰。十卷。元老生平未详, 自号幽兰居士。从其父宦游南北,于崇宁二年(1103) 卜居京师二十三年。经“靖康之变”后徙居江左,追念汴京繁华往事,以为如“华胥之梦觉”,乃以《梦华录》名书。成于绍兴十七年(1147)。共八十六目。卷一记东都旧京城、河道、禁中宫殿、内外诸司;卷二卷三记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交易、铺席;卷四记宫中婚嫁;卷五记民俗、娶妇育子、京瓦伎艺各色人名;卷六至卷十记正月元旦至立...

吴中水利书

太湖流域水利专著之一。北宋单锷著。单锷一生关心太湖水利,在苏、常、湖等州调查三十多年。书中概述时人对太湖水灾的主要看法;分析太湖洪水成因;提出对太湖洪水以拦排为主的意见,即所谓上阻、中分、下泄三策。上阻,即修复五堰阻上源,开浚金坛、宜兴、武进之间干渎,整治江阴、常州的河港堰闸;中分,即在中流分导坡水入运河,北入长江;下泄,即疏浚吴江以东各河,开吴江堤岸,以宣泄太湖洪水。单锷反对郏亶先治田后决水的意...

岳阳风土记

宋范致明撰,一卷。今流传有《古今逸史》本,明嘉靖刻本,《永乐大典》辑本。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第。此书系范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全书不分目,随事记载。虽仅一卷,但内容详实,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的考证,皆确有引据,不同于其他地志的附会。如《太平寰宇记》谓长江流入洞庭,比书则谓洞庭汇入长江,长江不入洞庭,惟荆江夏秋暴涨乃逆泛而入,三五日即还,名曰“翻流水”;又如《水经注》谓...

真腊风土记

一卷。元周达观撰。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 (今属浙江) 人。成宗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臣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回国。此书即他依据在真腊的亲身见闻写成。前有总叙,记载他随同出使经过,下面分记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面...

洛阳伽蓝记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撰此书予以揭露。约成于武定五年(547),三万余字。分洛阳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区,共记永宁、建中、长秋、瑶光、景乐、胡统、景林、龙华、宗圣、庄严、宝光、白马等四十三寺,和宋云惠...

(康熙)安溪县志

自南唐保大三年,安溪之称县于是始,阅宋、元、有明以至我朝,其间建置损益,亦可得而悉数也。仆来守泉,会奉部檄直省各修志,于是郡邑咸有事于此,而安溪令谢君遂成邑志,予读而善之。

(嘉靖)安溪县志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是志以旧志为底本,询于故老,并续嘉靖以后事,书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约八万二千字。分地舆、规制、官制、学校、选举、人物、文章、杂志八类。为该县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比较全面记...

钵池山志

《钵池山志》设山水志、建置志、古迹志、金石志、人物志、方外志6卷,附《志余》1卷。其体例堪称简洁而严谨。全志计5万多字,按照当今新编志书动辄数十百万字的格局来衡量,似嫌太简太短。然而,这对于一座附培嵝之末、胜迹十湮八九,而又前无旧志可资借鉴和甄录的小山来说,当今编志者,又有几人能有这种渊博,能字字有据地敷衍出这么长的篇幅、这么耐读的文字?前清进士、淮上著名学人田鲁渔评价道:"考其所录,虽止一编,然...

页次:(66/69)
<< < 65 66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