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般若部经典的核心纲要,全文仅 260 字,却浓缩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被誉为 “经中之经”。王骧陆居士作为近代佛教净土宗与禅宗的重要大德,其对《心经》的白话释义,以 “贴合修证、直指心性” 为特点,不重繁复名相,更侧重从 “心性修持” 角度拆解义理,将深奥的般若智慧转化为贴合众生身心的实修指引,核心围绕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引导读者体认 “诸法空相” 的本...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是一部系统阐释佛教修证核心问题的经典著作,由元音老人(李钟鼎居士)口述,其弟子整理编纂而成。书中以问答形式,深入探讨了心中心密法的修行次第、见地抉择及悟后保任等关键议题,被视为无相密乘的重要指南。元音老人圆寂前亲自勘定了前 106 条问答,后续内容由徐恒志居士续笔完成最终修订。这一过程体现了两位大德在法脉传承上的默契。徐恒志与元音老人同属心中心密法第三代传人(大愚阿阇黎为初祖...
净土眼藏
徐恒志居士,原籍浙江镇海,是当代著名的佛教大德,被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赞为 “当代维摩诘”。他 25 岁正式学习佛法,后受心中心密法阿阇黎灌顶位,一生显密圆融,著有《般若花》《法藏碎金》等多部佛教著作。 《净土眼藏》中所谈的净土修持法要是徐恒志经过多年真实修持实践后,从自性流露而来,为众生留下了解脱往生净土的方便易行的窍诀。书中主要依据《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无量寿经》和《往生论...
法藏碎金
徐恒志居士,1915 年出生,原籍浙江镇海,法名定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人士。他于 1953 年受心中心密法阿阇黎灌顶位后,开始应邀为上海佛教青年会讲授佛法,多年来在国内各道场、学府宣讲佛法,2007 年 3 月 5 日安详示寂,享年九十二岁。 《法藏碎金》共分为十门,分别是布施门、持戒门、忍辱门、精进门、禅定门、般若门、忆念门、教化门、助道门、修证门,另外还有附录辑录经论一览。该书广录诸大乘经论要...
静坐入门
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本书对为什么要静坐?从医疗卫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叙述,特别说明了静坐与修持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关系。同时,对静坐的方法、佛法论静坐等方面作了扼要的介绍,使初学者可依之实践。最后附有静坐与健康、静坐诗选等,以增进学者对静坐的兴趣。
楞严要解
《楞严经》被誉为禅门要观、教网宏纲、成佛之真谛、修心之要诀,实乃一代时教之精髓所在。一代宗师元音老人内秘菩萨行,外现居士身,通宗通教,对《楞严经》的玄微妙理讲解得精辟透彻,通俗易懂。遗憾的是,老人关于本经开示的近百盘磁带多已散失,仅找到三十多盘,整理成文。后学弟子在齐志军老师的指导下,在元音老人讲述的《楞严要解》基础上,对经解缺失部分进行了补充。原经文用方括号【】标注,老人讲述部分用红色字体标识。...
心经抉隐
《心经抉隐》是近代佛教居士元音老人阐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著作,成书于20世纪末。全书由前言、正文两部分组成,结合禅宗、净土宗与密宗思想,系统解析《心经》的佛学义理与修行实践。 正文以玄奘译《心经》为核心,分七部分逐层剖析“诸法空相”的般若思想,强调破除执着、明心见性的核心宗旨。书中融合佛教五时教法理论,梳理《心经》在佛法体系中的地位,并贯穿元音老人师承大愚、仁知阿阇黎的印心法门传承。作者通过经...
大手印浅释
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种高层次修法,恒河大手印更是其中最上之法门,它不强调观想、气脉、明点、本尊等修法,也无需持咒,而是直指人心成佛。元音老人在书中以 “大手印三要” 为核心,围绕心的 “见、定、行” 展开论述,包括大手印之见认知法身、大手印之定熟识法身、大手印之行不离法身等内容,强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引导读者认识本性真如妙体,启发妙用,圆成佛果。 此书是继《佛法修证心要》之后元音老人的又一巨...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于凌波居士所著《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堪称跨越宗教与学识边界的经典入门读本。作为兼具医师背景与深厚佛学素养的学者,作者以理性思辨为钥,为深耕智识领域的读者开启了理解佛法的通透之门,该书自上世纪 60 年代连载刊出后,便以百万册级的流通量成为影响深远的佛学启蒙著作。 全书摒弃宗教宣讲的单向输出,开篇即直面知识分子关切的核心命题:从生命起源的终极叩问到人生观的价值抉择,将进化论、唯物论等思潮与印度外道...
大乘五蕴论讲记
智敏上师根据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五蕴论》进行讲解的著述。《大乘五蕴论》是法相宗的重要入门书之一,依大乘瑜伽行派的教说,简要阐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智敏上师的《大乘五蕴论讲记》说理透彻,宗教并论,直截了当,既对名相义理进行了详尽阐发,又针对教学界中各类偏颇之见予以到位的批评指摘,可谓直承世亲菩萨的精神,是学佛的入门要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