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神话
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散漫的希腊神话迥然不同,北欧的神话,是庄严的、悲剧的;北欧的众神,是庄重、正真、博大的;这些如斯堪的纳维亚群山一样粗朴而巨伟的传说,无不透露着北欧民族个性中的冰与火。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所著的一本以“北欧神话”为主题的神话学知识普及读本。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神话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茅盾先生潜心研究了八本重要的文献书籍,从而梳理出北欧神话的总体脉络,并深入...
前汉刘家太子传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全文共有甲、乙、丙三卷,但都已首尾残缺。1899年发掘于甘肃敦煌千佛洞石室。原文1卷。又题《刘家太子变》。附有西王母赠桃、宋玉荐友、郑简公作书“举烛”、汉哀帝断袖4则故事,内容与正文无关,有人认为颇似后来“说话”中的“入话”。《前汉刘家太子传》叙写汉朝帝位被王莽篡夺,太子隐逃到南阳。南阳有一张老,其子夜梦太子前来,便按梦中指示接太子来家,假充养子。朝廷悬赏捉拿,太...
捉季布传文
全称《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又或称《季布骂阵词文》。唐代变文。佚名撰。一卷。传文开端曰:“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拨收军词文”。此下全文皆为韵文,基本为七言句,隔句叶韵,原有十个写本,此据王重民校录本。开端部分写楚汉交兵,季布骂阵之词,因辱及刘邦出身及祖宗,刘邦惭愧蒙羞,退阵收兵,心恨季布,发誓得天下后,凡楚将来投,皆可赏用,唯季布与钟离未必得而诛之。第二部分写刘邦坐天下后,悬文捕捉...
孔子项讬相问书
敦煌遗书。故事赋体。作者佚名。今存敦煌写本13种:S395、1392、2941、5529、5530、5674、P3255、3754、3826、3833、3882、3883及李木斋旧藏卷。原卷题有“孔子项托相问书一卷”,大多为晚唐五代写本,有的明确题有“天福八年(943)癸卯岁十一月十日净土寺学郎张延保记”。这篇故事主要记述孔子东游,路逢小儿项托就人事物情、天文地理、生物演变等问题互相诘难并展开激烈...
洞冥宝记
民国扶乩著作之游冥类善书,撰写于1920~1921年,正式出版于1925年,题关圣帝君鉴定,三丰祖师批评,洱源惟一子编辑。共三十八回,十卷,有三十二万字,除了开头和结尾的情节交代之外,主体是各乩生“游冥”的经历和见闻。是关圣帝君为三期末劫,人心险恶,无术化导而颁也。每一晚都有两位神仙降临,一位镇坛,一位则带领游生前往各处游历。从第五回开始周游冥界,一夜一处,用了超过五卷的篇幅来铺陈地狱的恐怖,警醒...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在其文学生涯早期,曾以“半侬”等为笔名,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白话和文言侦探小说,并参与翻译不少国外侦探作品。《刘半农侦探小说集》收录了刘半农创作的“捕快老王”系列文言短篇侦探小说《匕首》《淡娥》、根据其早年在新剧社经历加工改编的白话侦探小说《假发》,以及“福...
唐宋传奇集全译
唐宋文言短篇小说 选集。鲁迅编校。8卷。共集录唐宋两 代单篇传奇小说45篇,其中唐人传奇5 卷32篇,宋传奇3卷13篇。明清人汇编 小说,由于书贾牟利,往往“换头削足”, “妄制篇目,改题撰人”,以欺骗读者。 鲁迅选择可靠底本,审慎考订,辨伪存 真,恢复了作品的本来面目。书前有序 例。书末附编者所撰《稗边小缀》1卷, 辑录有关作家作品资料,考订每篇的来 源和版本,便于参证。是研究唐宋传奇 最可凭信...
燕丹子译注
小说。佚名撰,清孙星衍校集。原书三篇,今分上下卷。星衍为清代经学家, 曾官山东督粮道。 书前有孙氏 《燕丹子序》,谓此书三篇,世无传本,惟见于《永乐大典》。此四库馆臣从大典中辑出,入《四库全书》小说类存目。星衍得抄本,复采唐宋传注听引佚文,重加刊刻,复唐宋志三卷之旧。《燕丹子》之著录,始自《隋书·经籍志》。刘向《七略》云“丹, 燕王熹之太子。”故不可以《汉书艺文志》不载而疑其后出。艺文志法家有《燕...
穆天子传译注
作者不详。西晋汲郡战国魏王墓中发现。或称《周王游行》。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西游故事,皆有月日可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其中保存有若干古代中西交通史料;后一卷记美人盛姬之死及其丧仪。晋郭璞作注,并谓其体例与起居注同,故《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均列于史部起居注类。此书虽是小说,不能作为信史,但一定是根据当时往来于西域和中原的商人口碑资料写成,对研究西域上古史和丝路交通史仍有...
滑稽谈
《滑稽谈》(又名《我佛山人滑稽谈》),作者署名“我佛山人”。初载宣统二年(1910)《舆论时事报》。191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单行本,书前有云间颠公(雷)序文(1922年扫叶山房《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石印本,也借用此序)。凡一百五十四题一百七十二篇。1926年仲夏扫叶山房又以排印本刊行,除保留雷序文外,又增无聊子(陈益)《新序》一篇,并由陈益标点。本全集即据以上两种版本互校、标点,加以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