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界大法对受记
8卷,是日本天台宗高僧安然著,该书主要围绕金刚界密法展开,详细阐述了金刚界密教的教义、仪轨、印相、真言等内容,是安然根据自己对金刚界大法的理解和传承进行的记录与阐释,对研究日本台密的金刚界密法传承及教义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可能还涉及到金刚界密法的修行方法、步骤以及对相关经典的解读等内容,旨在指导弟子进行金刚界密法的修持。
胎藏界大法对受记
日本天台宗高僧安然著,该书主要记载了安然的求法经历以及他对胎藏界密法的传承与理解。安然于贞观十八年二月入唐,先后从道海大德、长意大德、赞岐守、权僧正大和上等多位高僧处受胎藏界仪轨,后又从圆珍和上受灌顶位。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不同高僧对于胎藏界密法中各种印相、真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如对作礼印、出罪印、归依印等多种印相的具体做法及相关解说都有记载。
真言所立三身问答
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撰,该论著以问答形式探讨了佛的三身问题。圆仁认为,佛所说之经是由毗卢遮那法身所说,此毗卢遮那法身是理智不二之智法身如来。文中还提及 “随機三身・理內三佛”,强调三身俱遍法界,无有优劣,即三身体无異相。圆仁在该论著中体现的思想,与显教对三身的认知有所不同。显教中,《旧华严经》《梵网经》等对毗卢遮那佛的身份定位有不同说法,或认为是报身佛,或认为是法身佛。而圆仁认为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
妙成就记
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撰,全文一卷,主要记载了佛教密宗的修行方法和仪轨。书中详细介绍了从吽字生起以三吽成身的观想方法,以及相关的真言、手印和护身法等,如五股印的结法、五处加持的步骤、扫地法、奉请本尊的印法等。此外,书中还提及一些密宗手印与十八道契印的关系,如 “奉请本尊” 印与十八道中送车印(即宝车辂印)的差异等。
苏悉地妙心大
圆仁(794-864)是日本入唐求法的重要僧人,在京都比叡山延历寺任第三世天台座主,兼传密教。他曾到中国修学密教达九年之久,对密教教义有深入了解。 《苏悉地妙心大》主要涉及密教的修行仪轨,书中谈到了苏悉地法的具体做法,如受触忿怒印、洒身印、加持供物印等各种印法的操作步骤。还对结印时双手及十指的名称进行了阐述,称两手为二羽、月堂、禅智、定慧等,称十指为十度、十轮、十峰等。
金刚界净地记
日本佛教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圆仁撰,《金刚界净地记》全文一卷,主要内容涉及金刚界密教的印契、真言等方面的解说。如文中详细介绍了净地印、金刚缚真言契、开心殿门真言契等多种印契的结法,以及相关真言的内容和作用,是研究日本佛教密宗,尤其是金刚界密教的重要资料。
胎藏界虚心记
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撰,2卷。《胎藏界虚心记》主要围绕密宗的胎藏界理论展开。胎藏界是密宗的重要概念,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理性方面。该著作可能对胎藏界的教义、曼荼罗(坛城)、真言印契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讲解,是研究圆仁思想以及日本天台密教的重要资料
圆戒指掌
日本天台宗僧人敬光著,从题目及相关佛教教义推测,该书可能主要围绕天台圆教菩萨戒展开论述,详细阐述菩萨戒的内涵、意义、修行方法以及与其他佛教宗派戒律的区别与联系等。可能还会涉及到对菩萨戒的传承历史、历代祖师的见解和阐释,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菩萨戒等内容,旨在引导修行者通过持戒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菩萨圆顿授戒灌顶记
日本惟贤撰,一卷,强调圆顿不思议之戒是成佛的终极法门,无论三身如来还是四土所化众生,皆可授受此戒。众生一念可得三种戒体,一座可尽六即之次位,此戒法能让人踏上开觉之路,实现诸佛出世之本怀。指出灌顶并非仅存在于真言秘教,显宗同样有此义。如法云地菩萨欲成正觉时,先佛必有授职之仪,以智水洒后佛之顶。文中还引用了《仁王经》《法华经》及天台疏等经论,说明灌顶的含义和依据,以及圆顿戒法虽为显教,却超越显教所谈,...
新学行要钞
日本仁空撰,该书主要围绕佛教修行的仪式和规范展开,总目包括六念法第一、衣钵法第二、说净法第三、时食法第四、说戒法第五、与欲法第六、安居法第七、自恣法第八、出家法第九、化俗法第十。详细介绍了菩萨行的各项具体仪轨,如六念法中对每日修行中需忆念内容的规定,衣钵法中关于不同种类袈裟及钵的受持方法,时食法中进食时的唱礼、偈语、咒愿文以及五观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