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
了然法师著,学人游有维编订刊行。启请三宝,先明宗旨,缘起第一,譬喻第二,经证第三,破偏第四,遵佛第五,因心第六,果觉第七,仗佛第八,显真第九,辟伪第十。
入香光室
了然法师著,弟子徐慧觉编订刊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二语,乃古昔圣贤,彻证唯心,圆彰自性者,大慈悲心,极力阐发,教人深入唯心自性之切要语也。既举唯心自性,何以不说唯心华藏,自性毗卢,又不说唯心灵鹫,自性释迦,再不说唯心兜率,自性弥勒,而独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其故安在。
佛法要论
冯达庵著,佛之行,积极救世;随缘设教,不离正宗。钝根众生,弗喻厥旨,辄流消极:开明之世,渐成国家赘疣:长此不思奋勉,恐难立足。大心之士,早已提撕、儆惕于其间矣。然如何前进,方适于时代性?眼光浅近者,宁得其宜?则佛教之积极发扬,不可不赖智识界优秀分子之兴起。一部大藏,权实杂陈,各标对机之说为至上,真面目安在?意识所不能辨。苟无指针,学人或滞于一偏,或废于半途,佛教精神奚由弥纶世界?精研本著,自然如醉...
佛教真面目
编者按:不少读者来信说,《禅》刊上的文章太专,不便于初学者宏观把握佛教的真精神。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佛教,我们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把唐密冯达庵大阿闍黎的《佛教真面目》介绍给广大读者。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它史论兼顾、点面结合,线条清晰,说理透辟,文辞简约,易于大家理解和接受。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于凌波居士著,十二讲。觉字在辞书上的解释,大致说,有知的意思,也有悟的意思。知从外入,悟从内发。如生理器官受外界刺激、而对事物的辨别是知,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见闻觉知,是外入的知;再如《孟子万章》:‘使先知觉后知’,是内发的悟。因此,孙中山先生著《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世界人类其得之于天赋者约分三种:有先知先觉者,有后知后觉者,有不知不觉者。先知先觉者...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王骧陆居士著,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使众生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是度尽苦厄,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怯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观自性,外参经论,念念不离觉性,皆念佛也。
受十善戒经白话文
一卷,失译。说十恶业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杀生偷盗邪淫之十报十过。十恶业品第一。佛为舍利弗说十恶业名,并示以授十善戒法,身三、口四、意三、三番归依而受,次授八戒斋法。十施报品第二。颂叹不杀功德,次说杀生十报,略叹不盗功德,次说偷盗十报,赞叹不淫有五功德,次说淫有十过,颂叹不妄语等功德,次说口四过恶业。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
民国时期弘一法师编篡、迄今为止唯一的针对在家佛教信众的南山律学著作。数年已来、欲于南山律中摭挈其为在家居士所应学者、辑为一部、名曰南山律在家备览。老病因循、卒未成就。今行辑略编、别以流通。虽文不具足、义未详释。而大途略备、即此亦可窥见广本之概致焉。
佛教基本知识
《佛教基本知识》是正果法师为中国佛学院编写的一部教材。正果法师师承太虚大师,恪守法相唯识原典结构,视法相唯识学为入佛必备的基础知识。本书就是以法相唯识学观点编写的佛学概论,出版史赵朴初先生曾亲笔题写书名。本书处处体现了正果法师对佛法解行并重的思想特色,它系统地阐明了佛教关于境,行,果的基本理论。被众多佛教院列为重要教材,影响甚广。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在无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