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时代的佛教诸观

演培法师著,深入剖析部派佛教时期丰富多元的思想观念。本书围绕解脱、修道、无为、时间、圣果、菩萨、轮回、假实、佛陀及部派分裂动因十大核心观念展开。在解脱观上,揭示各宗教对解脱的共同追求,阐释佛教尤其是小乘佛教通过否定迷妄以达涅槃解脱的独特路径;修道观方面,阐述从生死到涅槃、从系缚到解脱需修圣道的关键要点;无为观对无为法的特征及与有为法的区别进行探讨,如虚空无为与虚空界的差异;时间观呈现实有与如幻两种...

金刚经概要

演培法师是近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对《金刚经》有深入研究和阐释。他所讲述的《金刚经》概要,核心围绕经文中 “空性”“般若智慧” 以及 “应无所住” 等核心思想,结合佛教义理进行通俗化解读,演培法师对《金刚经》的概要阐释,始终围绕 “离相无住”“体悟空性” 的核心,强调以般若智慧破除执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无所住而生其心”,既超越对现象的实有执,也不落入空无的断灭见,最终导向对诸法实相的体证和慈悲利他...

半世红尘半世僧

本书分为修心之趣、修佛之缘、人间烟火、喜乐平安四个部分,共精选收录了李叔同20篇短篇文学作品代表作。半世红尘又半世为僧,繁华无限又暮鼓晨钟,李叔同这一生的精彩斑斓程度,足以别人去活数个人生方能拥有。可是李叔同作品的字里行间却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热爱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悲时,取悦自己。喜时,取悦众人。有时候,择一生渡一人,与一世度众人,其实是一样的!

觉悟的生活

佛学大师星云的佛学阐释类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系统阐述“般若”内涵,解析“摩诃”“波罗蜜多”等术语;下卷通过生活故事阐释破除执念、超越身心桎梏的方法,探讨“无我”“因缘”等思想如何以空性智慧实现心灵自由。书中附《心经》全文及关键词解析,将深奥佛理转化为通俗语言,提倡以出世精神践行入世生活。内容涵盖文字般若、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三重维度,并贯穿六波罗蜜、四圣谛等佛学体系,通过“色空不二”“五蕴皆空...

舍得

佛学大师星云所著的哲学著作,全书围绕职场、日常、修身、养心四大主题,通过128篇小故事阐释舍与得的辩证关系,提出“舍于人是慈悲,于己是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等核心观点。书中《成功者的愿景》《男人心事》《有永远休息的时候》等章节结合佛教智慧与生活案例,探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及人生意义实现等议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湛山倓虚大师撰述,是1942年(壬午)农历二月十三日在青岛湛山寺观音息灾法会首日的讲经记录。此书围绕“普门示现、寻声救苦、一心称名即得解脱”的核心主旨,通过题解、科判及征引历代灵验事迹,深入阐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方便与威神之力,契合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要旨。在题解部分,大师指出“妙法莲华经”以法喻立题,“观世音菩萨”为人名,“普门品”为法名。“普门”意为普遍通达、有感即应,而观音菩萨因耳根反...

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略解

《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是唐代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后所作的七言歌偈,全文百余句,以通俗明快的语言直抒证悟心境,浓缩了禅宗 “明心见性” 的核心义理。倓虚法师的《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略解》则是对这部经典的解读,该书以佛教经论为依据,结合禅宗的修行理念,对《证道歌》中的每一句偈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禅理和修行方法,引导修行者领悟禅宗的真谛,回归本心,获得解脱。

广钦老和尚语录

《广钦老和尚语录》以 “老实念佛、忍辱无诤、自净其意” 为核心,强调念佛求生西方与自性净土不二,倡导粗衣淡饭、少欲知足的头陀行持,认为临终正念分明即可带业往生。其核心要点包括:念佛需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妄念不理自息,行住坐卧乃至梦中皆不离佛号,以愿导行;净土观上主张西方即在自心,心净即净土,极乐胜境为对机方便,离相清净方为究竟;行持上提倡粗衣淡饭、知足少欲以降伏贪嗔痴,忍辱不说是非,将逆境视为增上缘...

竹窗随笔白话文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它的主要特点:一、见地圆融,深入浅出,言近而旨远。深入固不易,而又能浅出,非于教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者莫能办。二、补偏救弊,苦口婆心。每则皆有感而发,富有针对性。而且这些时弊,于今尤烈,更具有现实意...

地藏菩萨的观呼吸法门

《地藏菩萨的观呼吸法门》是梦参老法师有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第二册〈十轮品〉的开示内容,并採用唯识瑜伽行的名相分析,以相应《十轮经》译者玄奘大师的思路。梦参老法师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地藏菩萨的禅定法门与具体的入手处,并以自身的修证经验,说明如何修持定业轮的观呼吸法门(修入出息观、修习持来去念)。他也对照了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六妙门)来彰显「数、随、止、观、转、淨」六个修行阶段,让大众在修持地藏菩萨禅定...

页次:(6/478)
<< < 5 6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