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祖师禅

祖师禅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离言绝思,是般若的最高境界。因其所得之智是即心而成,故有别于如来禅独立成为祖师禅系。修祖师禅的重要方法是看话头、起疑情,离四句,绝百非。检视历史上南北之争的公案,可以发现各有其开宗立说的内在理路。神会对弘扬南禅固有贡献,但其一味主张顿悟禅风也埋下了禅宗衰颓的种子。而宗密对禅宗南北、顿渐之争进行的调和圆融,对中国禅宗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考察现代的铃木大拙和胡适之争,也给...

根本修持心要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黄念祖居士在其中提到,从密教来说,根本修持总结为三个方面:出离心、菩提心和正见。出离心就是要出世间,对世间众生所贪恋的享受、食欲、色欲、功名富贵、家庭幸福等一切东西都能放得下,它是学佛修行最开始的出发点。菩提心即大乘心,是要发愿自觉觉他,帮助众生脱离苦海。正见则是要对佛法的真理有正确的见解和认识。黄念祖居士强调,这三个方面是修行的根本,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出离心、菩提心和...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记载明末清初高僧高峰三山来禅师生平与禅修的重要文献,由禅师门人南海普陀嗣法门人性统编订,清人至善作序,为研究禅师禅学思想、修行轨迹及明末清初佛教发展,提供了珍贵一手资料。​ 书中以时间为轴,勾勒禅师从凡俗少年到得道高僧的历程:其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生于蜀重庆垫江,诞生伴 “红光透室” 异象;少年结佛缘,十八岁立 “为聚云儿孙” 之志;此后历经乱世波折,仍坚守禅心,顺治六年(1649 年)...

佛语御禅师语录

《佛语御禅师语录》是佛语彻御禅师的言论汇编,由其嗣法门人法乘、秀等编纂。佛语彻御禅师是嘉阳范氏子,得法于慧觉法兄和尚,因其存日不喜人记录其语,故语录内容为嗣法门人于暇日窃记而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

梦参老和尚一生致力于宣讲华严经、地藏三经等经典,其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讲解深入透彻,深受信众欢迎。 梦参老和尚在讲解《地藏菩萨本愿经》时,讲述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例如,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便发愿尽未来际度罪苦六道众生,这是其第一大愿。地藏菩萨还曾为婆罗门女,为救堕入地狱的母亲,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前发愿,尽未来劫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此为第二大愿。此外,梦参老和尚提到,...

占察善恶业报经新讲

梦参法师,1989 年纽约开示,系统阐述轮相法理与止观次第。其晚年在各地讲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系列开示,强调 “以占察轮相为方便,先忏障、后入观” 的修行路径,助力末法众生增长净信、消除业障、趣入大乘。根聚法门 / 心地法门,先以轮相检点身口意,再修 “二种观道”,上卷为下卷奠基,非为算命。

信愿念佛百问

印光大师是近代佛教净土宗的重要高僧,其著作以平实恳切、导人信愿念佛著称。大师相关开示中 “信愿念佛” 问答内容的汇集。印光大师关于 “信愿念佛” 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其中反复强调 “信、愿、行” 是净土宗的核心,信:信自(自己本具佛性,能往生)、信他(信阿弥陀佛愿力、《阿弥陀经》等经典真实不虚)。 愿: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脱离轮回,广度众生。 行:以念佛为正行,一心称念 “...

印光大师永思集

印光大师圆寂后,由四众弟子追思之作汇编而成的书籍,由陈海量编辑。书中包含大师遗教、大师传记、书简、诗偈、輓联、赞词等内容。其中大师遗教收录了印光大师的自述、与居士的书信等,如《复金振卿居士书》《与蔡契诚居士书》等,阐述了大师的修行理念、对净土法门的倡导以及对世人的劝诫等;大师传记则有《印光大师生平略记》《印光大师行业记》等,介绍了大师的生平经历、修行历程等。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是黄念祖居士 1987 年于美国华府佛教会的讲记,1991 年整理成文,系统阐释了 “大光明” 与 “大安乐” 的体用、内涵及修行要义,其核心思想与佛教 “智慧”“解脱”“涅槃” 等核心教义紧密相连,同时融入了净宗等宗派的阐释视角。“大光明” 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光亮,而是象征超越烦恼、无明(愚痴)的觉悟智慧,是如来本具的智德彰显。“大安乐” 并非世俗的感官快乐(如享乐、欲望满...

入关斋戒十讲

即《八关斋戒十讲》,为释能度记,佛历二五一四年(1970)于新加坡灵峰般若讲堂会讲记录,后收入天华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附录等流通,常以 “入关斋戒十讲” 流通,实指 “八关斋戒十讲”,会讲于星洲灵峰般若讲堂,记录者释能度,收录于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 附八关斋戒十讲》(1989),常见目录结构为十讲,包括绪说、八关斋戒的出家训练、名义略释、制立缘起、功益殊胜、受者拣别、忏...

页次:(5/478)
<< <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