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谑编
《调谑编》一卷。旧题宋苏轼撰,实为苏轼与士贤交游之轶事笑话。从中可见宋代的世俗之风与士大夫的风趣乐观。此书明以前各家书录均未著录,明末重编《说郛》始收之,《五朝小说》据以翻印,显出明人伪作。其现存版本有:宛委山堂本《说郛》(简称“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另外,《历代笑话集》中也有收载。本次整理,从宛本收录。
校讎广义·校勘编
属 “校雠广义” 四编之一,校勘编由七部分组成,分别包括校勘学的界义与功用、书面材料错误的类型、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的原因、校勘的资料、从事校勘所应具备的知识、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校讎广义·典藏编
属 “校雠广义” 四编之一,《典藏编》聚焦古代文献典藏实务,分六章论述典藏学体系、单位、收集、保管及流通制度,梳理先秦至清末国家、私家等藏书机构发展脉络,配50余幅版本图例。结合历史实例分析图书收集标准、保管技术等,强调文献保存与学术研究关联性,为典藏学研究提供系统性范本。
校讎广义·目录编
属 “校雠广义” 四编之一,系统阐述目录学原理、结构、著录、分类沿革与各类目录编制,被学界视为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一等奖。包括目录与目录学、目录的结构及其功用、目录的著录事项、目录的分类沿革、综合目录、学科目录、特种目录、目录的编制等。贯通目录学 “史 — 法 — 用”,兼顾古典义理与现代目录实践。以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为旨归,超越版本赏鉴与甲乙簿记,突出学术史导向。
校雠广义·版本编
该书为《校雠广义》四编丛书之一,全书以版本学为核心,系统解析文献载体形制演变、纸书装帧技术及雕版鉴定方法,涵盖版本流变规律与非雕印本区分标准。内容兼顾传统校雠学“辨章学术”宗旨与现代学科规范,构建版本、校勘、目录、典藏四维学术框架,通过卷轴装、包背装等技术细节揭示古籍整理规律。该编与丛书其余分册共同形成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完整方法论体系。
万木草堂口说
康有为所著,由其1891-1897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学生记录的笔记汇编整理而成,收录《万木草堂口说》《长兴学记》《桂学答问》《南海师承记》四部分。现存广州中山图书馆藏丙申本(1896年)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丁酉本(1897年)两种抄本。该书内容包括学术源流、诸子百家及经学史学评析,体现其"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史学、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系。康有为通过功课簿制度、蓄德录德育等教学方法讲授维新变法理...
金翼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就构思来说,它的主题非常简单,却像竹叶画一样其朴素的形式掩映着高水平的艺术。这个故事在于剖析福建一个村庄里毗邻而居的两个家族。这两家既有亲戚关系,又一起做生意。《金翼》一书突破性地运用文学笔触,通过福建黄村的具体案例呈现了对中国现代化的政治经济过程和个体精神世界转变的探索。本书的中心问题是黄东林为代表的“金翼之家”和以张芬洲为家长的“龙...
在大学与田野间
学术文集,林耀华撰,该书基于作者在哈佛大学求学经历及燕京大学等高校执教生涯,系统梳理20世纪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发展脉络。全书共六章,首章“严复研究”追溯学术起点,末章“民族识别与民族学的实践”总结田野调查经验。书中收录《金翼》对福建宗族社会的文学化研究、《凉山彝家》对彝族社会结构的实地考察成果,并整合义序黄氏宗族的功能学派分析案例,呈现“宗族-家族”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附录显示该丛书共14册,同系...
敦煌学概论
姜亮夫著。1985年10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是作者的讲演录。共六讲,主要是分类介绍敦煌写本与敦煌艺术品的内容,并概说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以及敦煌写本的研究方法。全书以六讲为核心框架,涵盖敦煌学的文化价值、敦煌文献与艺术品的分类解析及研究方法,并附《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节录。通过个人赴巴黎抄录敦煌写卷的经历,结合经卷版本对比(如《道德经》河上公注本与王弼注本)、卷子纸张工艺分析等实例,系统阐...
从金瓶梅到清明上河图
长久以来,历史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印象,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概括,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样高的历史视角在学术与大众之间设下了一道高大的藩篱。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从一系列罕见的典籍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人们曾经对《金瓶梅》的误读与曲解、《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历史联系、西王母故事的衍变过程、《山海经》中的古代故事及其系统、明朝胡惟庸党案之真相、咸...